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293521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 猜想。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2、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不足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 断。更重要的是,否认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锋利的挖苦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那么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

3、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表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沛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为难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观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正确。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

4、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的确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答复?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 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局部,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局部,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

5、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贡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1.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想。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挖苦之作应该不是“献诗。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C.?诗经的作

6、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沛。2.文中用了比拟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佳的一项为哪一项()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规范,美丽的诗篇必须合乎“天堂的三个元素。B.是为了表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C.是为了表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观赏和喜爱。D.是为了表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3.根据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

7、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斥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

8、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新$课$标$第$一$网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 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9、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选自?史记)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次:次序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举起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荆轲性格特点中的耿直刚烈的一组是( )(3分)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 契以报太子也A. B. C. D.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

10、哪一项( )(3分)A.荆轲原打算等待自己的一位朋友到来和他一起去刺杀秦王,可燕太子丹认为等他朋友来到就太晚了,所以想让他马上就出发。B.荆轲前往刺秦,太子等人都到易水来为他送行,荆轲的歌声感染了前来送别的人,然后荆轲登上车离开,始终没有回头。C.荆轲达到秦国之后,拿着一千斤金子贿赂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经他引荐秦王非常隆重地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使者。D.荆轲追逐秦王时,殿上的大臣们仓促之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扔给秦王一把剑,秦王才得以拔剑击伤了荆轲。(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共15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

11、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 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7. 以下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高低来)而出 B. 越国以鄙(边邑)远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8. “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或 以为死,或以为亡C

12、.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9. 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 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B.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容许以焦、瑕两城作为酬报,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范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C.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范您,

13、这些您是知道的。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D.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容许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范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10.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11. 以下表达不合乎文意的

14、一句是(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表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高低。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容许过给秦国两座城池。D. 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三)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谢亭、西楼:送别之地。12.下面关于“红叶青山水急流一句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急是诗眼,突出了舟行的迅疾,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态。B.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和青山相映成趣。C. 突出了诗人目送行舟穿行时的忧伤心境。D.红叶青山是

15、以哀景正面烘托离情13.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色调的场景组成,情感气氛似不协调,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5分)14.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每空1分)(1)书生意气,_。(2)但我不能放歌,_;(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士皆垂泪涕泣。(4)?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爱国热情、誓死尽忠的诗句_,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4分)1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玩 笑法国 莫泊桑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了,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达到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