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14328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2010年中考题江苏省南京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审核人:陈亮 校对人:张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 (27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学而不思则罔, 。(十则)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月下

2、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玷污(zhn) 肃穆(m) 巧妙绝伦(1n) B无垠(yn) 畸形(q) 相形见绌(ch) C迁徙(x) 干涸(h) 一丝不苟(gu) D凋零(dio) 酝酿(ning) 参差不齐(cn)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称职 气慨 销声匿迹 B真谛 阔绰 妙手回春

3、 C幅射 荒谬 略胜一筹 D仰慕 淳朴 心旷神贻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5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

4、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辑古诗】 6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 诗集名称: 次北固山下王 湾 春望杜 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品诗句】 7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

5、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写寄语】 8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2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二 (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

6、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丹青:指绘画。小术:小技巧,小法术。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 (2)恒自梢至根 (3)尤善丹青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

7、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一17题。(13分)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一座里程碑。这一由历史沉淀出的华美织物,在上海世博会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南

8、京云锦雍容华美,内涵丰富。它用材考究,极为奢华,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羽等昂贵材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可谓“寸锦寸金”。在封建社会曾成为御用贡品。从色彩上看,整个织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相传玉皇大帝为装饰天宫,命织女们日夜织锦,朝为锦云,暮为绮霞。当人们仰望那满天的霞光异彩时,无不为织女们的心灵手巧而赞叹不已。传说归传说,但南京云锦确如彩云般绚烂多姿,瑰丽华美。从图案上看,形象各异,寓意鲜明。它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精华,既有象征高洁的莲花,也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既有龙凤麒麟这等祥禽瑞兽,也有喜鹊鹦鹉之类喜庆小品;既有祈盼长寿的仙翁寿叟,也有活泼可爱的顽童婴孩无怪乎明末文人吴梅村赞曰:“江南好,机

9、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其织造非常独特,须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木质提花机上,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方能生产。从设计图稿到完成织物,整个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挑花结本”、“通经继纬”等独特织锦工艺,至今尚不能为现代机器所替代。正在世博会上展出的九龙图,更藏玄机。如果变换角度和光线,正中的那条墨绿祥龙便能显现紫、蓝、绿、棕、黑等不同色彩,金翠交辉,奇丽夺目,其精妙的整理工艺唯南京云锦独有。 当然,南京云锦的织造也特别耗时费力。据介绍,两名熟练织工在木织机上配合无间地工作,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

10、两寸的云锦。诗云:“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这是说织造缭绫的;如果用来形容云锦,则要“扎扎千声不盈寸”了。要是织造大型艺术云锦,耗费的心力更是无法估计。就连六巡江南的康熙皇帝,幸临曹雪芹祖上任职的江宁织造府时,也在诗中感叹“终岁勤劳匹练成”。 南京云锦在继承中创新。以世博吉祥物“海宝”为主题的南京云锦装饰画上,设计师以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8个生动活泼的“海宝”形象。每个海宝的色彩造型各异,甚至连勾边的蓝色都有细微区别,让见惯了传统型云锦的人们眼前为之一亮。还有一幅不到一平方尺的云锦,上面惟妙惟肖地织出一座牡丹花掩映的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其花色的变化,斗拱结构的光影明暗对比,无不

11、精细入微,配合左上角的世博会会标及主题词,颇具收藏价值。这幅小型云锦装饰画,在牡丹这一雍容华贵的传统形象中,巧妙地融入“上海世博会”的现代元素,为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借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世博会上尽显风采的南京云锦,不正是南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一张城市名片吗?13阅读第节,说说南京云锦的“雍容华美,内涵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4第节介绍九龙图有什么作用?(2分) 15第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1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节插入天女织锦的传说,表现了云锦的瑰丽华美,增强了阅读趣味。 B第节引用“扎扎千声不盈尺”,意在形象地说明云锦织造的精细考究。 C由历史沉淀出的南京云锦,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