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140836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内容提要】社会关联形式可以分为神性关联包括巫术关联、伦理关联和契约关联。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是伦理关联。传统中国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治乱相因,而伦理关联的社会关联方式那么于其中实现了七大正功能和六大负功能。一、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伦理关联社会关联或社会团结,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建立在某种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根底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络状态。正是靠着这种联络,社会才获得完好的存在和独立的生命。在社会学家杜尔凯姆那里,社会关联或社会团结又分为机械关联团结和有机关联团结。机械关

2、联是一种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个体结合在一起的关联。它是一种由于彼此相似而形成的关联,社会的协调一致建立在“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的根底上。有机关联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互相依赖根底上的关联。它是一种其社会成员之间彼此不相似而形成的关联,社会的协调一致建立在“个人分化的根底上,衡量机械关联和有机关联的重要标准是社会中集体意识的强弱。在机械关联的社会中,集体意识驾驭着大局部个人的意识和行动;在有机关联的社会中,集体意识的作用相对削弱了,个人对社会解释的余地扩大了。在机械关联的社会中,集体意识通过“刑事法的惩罚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力量;而在有机关联的社会中,集体意识以“恢复原状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3、杜尔凯姆的有机关联与机械关联的划分以及对各自状态的集体意识的说明,对于认识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根据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社会关联的形式,社会关联可以分为巫术关联或神性关联、伦理关联和契约关联三种形式。巫术关联或神性关联是指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外界所发生的关系,是依赖于某种神秘性的力量,如巫术、萨满、神等,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联需要一种中介,即神性的中介。伦理关联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联依靠的是一种宗法的、亲情的伦理来维系的。契约关联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联的维系有赖于一种明文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应的规那么或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契约。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可能各种形式的社会关联

4、都存在。但是,假如仅仅以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联形式来划分社会,那么,社会可以划分为以巫术或神性关联为主导的社会、以伦理关联为主导的社会和以契约关联为主导的社会。传统中国社会或儒学社会注:儒学社会,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国家的政治生活即其组织、运行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皆以儒学为范导,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理念为依归。儒学社会的正式起始,即在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精神为最高立宪精神之时,而其正式完毕即在于“儒家法的被终止表现为一种立宪运动。儒学社会是对传统中国社会进展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理想类型。由此,作者将传统社会的历程概化为前儒学社会和儒学社会两个阶段。是

5、一个伦理关联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首先,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是儒学精神,或者是儒学精神是儒学社会的集体意识的一种表达,而儒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是伦理理性。伦理宗法理性决定了儒学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采取伦理关联的形式。伦理理性是指有关伦理的判断、评价才能。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有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为的标准。伦之理伦理不同于数之理数理、物之理物理等,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比拟而言,儒学社会的伦理理性尤其兴旺,儒学精神是这种伦理理性的集中表述,它鲜明地表达了儒学社会的民族特征。儒学中的“伦即日常生活言语中所谓的“辈分、“伦分、儒学中的“伦不是指一般的人际关系,而是以血缘、宗

6、法、等级为内容的人际关系的网络,是以血缘关系为起点和核心外推扩散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儒学精神规约为三个互相关联的命题,即“以仁爱为原那么、“以君主秩序为目的、“以伦理控制为手段。仔细分析起来,儒学的仁爱是伦理中差等的仁爱,是符合礼的仁爱,君主秩序的合理性即在于其合礼性,儒学社会的大同理想和小康理想也是建立在“亲亲的伦理之上的。分开了伦理或者说分开了伦理控制,仁爱的原那么、现实的社会秩序即君主秩序、理想的社会秩序大同与小康等都无法加以展开。总之,儒学理论及其开展千条万条,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从伦理理性中衍生出来,尤其是从宗法伦理中衍生出来。儒学社会的伦理理性概括起来,大约包

7、括以下几点:其一,以家族为本位,将人类最为原始的生物性密码“孝传宗接代与最高的哲学思维结合于一体。?周易?说:“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血缘家族是儒学伦理的根基,由此而引发的道德标准如“孝外推为“忠是儒学社会中判断行为善恶的根据。“孝这个观念,是人类要求传宗接代,要求生命力可以延续、可以正常繁衍的生物性观念,是一种非常原始性、非常直觉的感情。在儒家伦理中,最根本的关系是父子关系引申为双亲与子女,而又成为儒家传统中最高深的哲学考虑的基矗用现代语言来表达,这是把生物性的密码和最高的哲学密码融会在一起的思维方法,也是儒家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很独特的考虑

8、形式即伦理思维或伦理理性。其二,诚心正意,修己为本。诚心正意的道德要求,将建立王道的理想归于“修身二字。明德、至善在于修身,即“修礼而已。诚心正意把儒学社会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政治复原到个体的克己修省上。其三,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注:?论语雍也?。“允执其中注:?论语尧曰?。中庸的主旨是指行为处事时要适中、适度。中庸是儒学为人或修身的重要方法。儒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是伦理理性,而不是实用理性。西方社会伦理注重的是神伦,儒学社会注重的是人伦尤其是宗法伦理。古希腊宁愿将人伦理解为神伦,而不是像儒家那样理解为血缘亲情和以此为基准的家族行为标准。希腊人认为,人世间的氏族都是由群神派生出来的,

9、一切违背伦常的行为就是亵渎神,人间社会本无伦常。西方社会在无人间伦理的束缚下,充分开展了其它理性如哲学、逻辑等,儒学社会由于人间伦理的重压,其它理性无以舒展,中国人埋头于伦理理性并视之为立地之基、生命之根。注重神人之间的伦理那么易于强调人人生而平等,而注重人与人间的伦理那么更易流于建构等级秩序并无以自拔。第二,以伦理组织社会、国家生活。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论语学而?。从而将“孝弟与“犯上直接联络起来,构造出后来的君主秩序的最直接的基矗梁漱溟先生说:“伦者伦偶,正指人们彼此之相与。相与之间,关

10、系随生。家人父子,是其天然根本关系;故伦理首重家庭。父母总是最先有的,再那么有兄弟姊妹。既长,那么有夫妇,有子女;而宗族妻党亦即由此而生。出来到社会上,于教学那么有师徒;于经济那么有东伙;于政治那么有君臣官民;平素多往返,遇事相扶持,那么有相邻朋友。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有其四面八方假设近假设远数不尽的关系。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无形之中成为一种组织注: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7年版,第7980页。中国人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以伦理组织社会,于此可见其详。费孝通将伦解释为“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

11、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注: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27页。儒学从来不将个体视为孤立的存在,恰恰相反,人被界定为社会性的存在即“伦的存在,儒学社会的秩序就是建基于这个“伦或“五伦之上的。“伦可以视为“序,也可以解释为一组制约着社会关系的纲常或规那么,如义、亲、别、序、信等。俞荣根先生指出:“伦理一词,实指古代宗法社会中以血缘家族为根底的人伦尊卑等级秩序,亦称伦常,即人伦常道。推而广之,也是宇宙万物的大化规那么,人类社会的政治秩序。注: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133页。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论语颜渊?。,

12、孟子所言“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注:?孟子滕文公上?。,荀子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那么终,终那么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谓大本注:?荀子王制?。等等,都是对儒学社会的伦理关联的性质的描绘。第三,儒学社会的伦理关联的维系手段或集体意识的修复方式是儒学社会的儒家伦理法。其所希望到达的社会是个“无讼的和谐社会。所谓“十恶不赦、“原心定罪、“名位不同,礼亦不同等,都是儒学社会伦理关联的表达。二、伦理关联的功能儒学精神是儒学社会集体意识的表达,其内在规定性是伦理理性,伦理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关联中表现为伦理关联,伦理关联的修复、维系方式

13、是伦理控制。伦理关联、伦理控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构造性特征,它深入地关联着传统中国的治乱兴衰。儒学社会的伦理关联或伦理控制之正功能或显功能,综合起来就大约相当于“治乱兴衰中的致治和起兴的功能;其负功能或潜功能,总体说来即是其致乱、致衰的功能。其正功能或显功能简约说来,可以归为以下几点。其一,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脉相承,主要在于其建立了以伦理关联、伦理控制为核心的君主秩序。儒学社会的皇帝一官僚制度、血缘组织特征、乡村社会、天下意识、夷夏之辨等等,都是这种文化社会的重要表现,而所有这些特征分开了伦理控制都是不可理解的。儒学社会企图建立以伦理控制为特征的华夏秩序。华夏秩序观的最根本内容是其文化优越观。在

14、华夏秩序的理念中很早就有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包括油然而生的文明优势观和对这种文化担待的自觉。这种文化自觉的最早形态表现为夷夏之辨的观念的形成。所谓夷夏之辨,就是要辨明夷狄未开化民族与诸夏中国之间的不同。其实,夷夏之辨的重要标准说开来就是儒学社会的伦理关联、伦理控制,承受了这个标准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对担待华夏文化的生存与开展的上国奉行“以小事大的原那么,就可以并入文明的系列。夷夏之辨标准的本质就在于其是否建立起伦理控制的君主秩序。其二,伦理关联、伦理控制的原那么是儒学社会的组织原那么。儒学社会的主导精神是儒学精神,儒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伦理控制。能概括儒学社会政治或组织生活的原那么大约是“三

15、纲五常。“五常或“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常是儒学社会中的五种人际关系,是儒学社会的基矗“五常之中各有其义务,?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儒学社会以“五伦来组织社会生活。五伦之中,父子兄弟是天伦,君臣朋友是人伦,夫妇介于二伦之间;五种伦理关系都是一种等级尊卑关系,其中父子兄弟具有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君臣具有政治或国家生活关系,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推延,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推延。由此可见,五伦关系把血缘、宗法、等级结合起来,把家一国结合起来。五伦是儒学社会社会关联的构造原理。“三纲即三个坚持,在“五常中突出强调君臣、父子、夫妇三伦。坚持

16、“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由“五常开展到“三纲,反映了儒学社会对自身社会秩序的坚决和执著。在儒学社会中,道德或伦理控制成为君主秩序运行的最重要机制。君主秩序下人们行为最强大的约束力量来自于道德,道德是评价、审定一切行为的杠杆。社会标准的核心是道德,风俗习惯围绕道德并效劳于道德,法律是道德标准的提升。其三,伦理关联、伦理控制成为儒学社会的整合基矗?礼记?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西方传统社会整合的根底是宗教,梁漱溟认为,中国以道德代乎宗教是不得已,只可说为“伦理教。对祖先的崇拜是传统中国人生活的核心观念,祖先维系着一个家庭的脉系,而传统中国社会的国家制度那么是家族制度的扩大。家国一体化成为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