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982419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内容简介: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的结果,黑 龙江文化以其浓郁的民族性、 鲜活的丰富多彩性, 在中华文化中 占据极重要的地位。 清以来的流人文化作为黑龙江流域文明形成 过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仅开拓了北疆文化新风, 而且在 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 分 4 个部分即流人文化的界定、 对黑龙江文化影响深远的流人及 作品、流人促进了黑龙江省官办、私塾教育的发展、流人文化促 进了黑龙江省城文化的发展, 系统论述了流人文化的成因以及流 人文化对黑龙江文化、 教育的影响。 流人文化是指流人这一社会 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2、 也就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 社 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中所创造与传播的一切知识的总和。 它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 , 广义的流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狭义的流人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我们在这里主要是指精神文化。 由于我国流人这一社会群体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综合 体, 而流人流放之地基本上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 所以流人文化进一步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 形成一种新质文化 , 这样 , 在 包括黑龙江流域在内的边疆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多民族文化关系。 流人文化作为一种客籍文化必然会与地域文化发生横向联系, 影 响和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研究流人文化及其影响 , 就可以为我 们掌握各个民族风土

3、民俗、 促进与邻国的文化交流、 增加边疆各 地旅游文化中人文景观的历史底蕴 ,开发旅游新资源 , 提供历史 的借鉴。 研究流人文化为弘扬、 开发黑龙江文化必将发挥重要作 用。黑龙江流域文明同黄河、 长江流域文明一样, 也是中华民族 文化的摇篮之一。黑龙江流域的古代民族在这块荒凉、冷僻、凄 苦、易使人丧失活力的气候条件下, 开拓出了如此繁荣的都市文 明。在这片令中原人只会产生一种流放之感的土地上, 黑龙江流 域的古代民族却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入主中原,多次建立王朝政 权。历史的真实, 充分证明了黑龙江流域古代文明的存在和它的 活力。黑龙江流域的民族,为国家疆域的开拓、民族的融合、经 济和文化的繁荣都

4、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黑龙江流域文明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包含有土著民族文化与 客籍民族文化中各个民族文化, 有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 有古今 有别的时代文化,有各种具体的专业文化。此外,还有作为社会 群体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流人文化。 由此可见, 流人文化是黑龙 江流域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流人文化实质是以中原汉文化 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质文化, 具有中原农耕 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兼备的双重特点。一、流人文化的界定 流人,先秦时代含有二义,一谓被流放贬逐之人,一谓流亡 于乡里以外之人。 西汉时出现了指代流亡于乡里以外含义的流民 一词,此后流人与流民的含义逐渐有了分工,界限渐趋明显,至

5、 明清时, 流人成为称呼流放贬逐之人的专有名词, 而流亡乡里以 外之人,则被固定地称为流民。流人,是作为阶级专政的对象与 统治阶级掠夺财富或戍边实际需要的产物, 被强制迁徙到边远之 地予以管制、服役或戍边一种客籍居民。简言之,流人就是被流 放之人,即流放者。它既指个人而言,又指社会群体而言。流人 文化是指流人这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也就是指 历代流人在与自然、 社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中所创造与传播的 一切知识的总和。 它产生于流人与自然、 社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复 杂关系之中, 又产生于流人的创造活动之中。 它有广义与狭义之 分,广义的流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狭义的流人文化

6、 专指精神文化而言。我们在这里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二、对黑龙江文化影响深远的流人及作品 吕留良,明末清初思想家。初名光轮,字用晦,号晚村。浙 江省嘉兴府石门县人。 生于明崇祯二年 (1629) ,卒于清康熙二十 三年(1683) ,时年五十五岁。他是明代大儒刘宗周的门人,与黄 宗羲、高斗魁等结识。 明亡时,散家财结客, 矢志反清, 后事败。 家居授徒,并研治程朱理学。著作有四书讲义 、四书评语、 诗集、文集等。其内容借朱子之义理发挥民族之精神,痛 惜祖国之沦亡,怒斥异族入主中原。雍正年间,其遗著以笔墨得 罪,惨遭戮尸, 其子孙多人俱发至宁古塔, 后又因子孙捐监违例, 将三房、七房、九房三支及家眷

7、发遣齐齐哈尔。吕氏后裔的这三 支来到齐齐哈尔后, 因不准仕进及一切政治上的行为, 家世相传 仅以行医、塾师、经商为业。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经营范围逐 步扩大。有开当铺、麻绳铺、磨坊、五金洋行、布匹绸缎庄、百 货商店、日杂商店、中药房等, 其经济状况日渐好转、 家资雄厚, 并“资雄于塞上”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吕留良玄孙 吕景儒,继承祖业,自幼学医,成为齐齐哈尔的一代名医。嘉庆 年间,齐齐哈尔爆发瘟疫,吕景儒自制药剂,投入井中,救活许 多人,其医术、医德受到当地人们的称赞。 获救的人们送他匾额, 上书“妙手回春” 。其事迹在当地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如黑 龙江志稿载: “吕景儒,字淇园,

8、吕留良后裔。留良以文字狱 断棺剖尸,子孙俱戍黑龙江,不得仕进。学成,则经商,以资雄 于塞上,齐齐哈尔之富无吕氏若者。 ” 齐齐哈尔的文化传播与吕氏后裔息息相关, 其功不可没。 吕 氏家族为书香世家, 迁移到齐齐哈尔的吕氏后裔从事塾师, 传播 文化知识, 为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地方史料 黑水先民传载:“吕留良子孙先后以罪远谪,土人慕其流风, 抵经请业,始能读中国之典籍” 。民国元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家章太炎曾至吕氏故宅祠堂祭奠吕留良, 在章太炎全集 中载: “民国元年,余至齐齐哈尔,释奠于用晦 (吕留良字 )影堂,后裔 多以塾师、医药、商贩为业,土人称之老吕家。虽为台隶,求师

9、 者必于吕氏。诸犯官遣戍必履其庭,故土人不敢轻,其后裔亦未尝自屈也。初开原、铁岭以外,皆故胡也,无读书识字者,宁古 塔人知书,方孝标后裔谪戍者开之。齐齐哈尔人知书,由吕用晦 后裔谪戍者开之。至今用夏变夷之功亦著矣” 。由上可见,吕氏后裔对当时黑龙江重镇卜奎 ( 今齐齐哈尔 ) 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吕氏故宅为齐齐哈尔市增添 了历史底蕴,应该受到人们的关注。给予保护修缮。方式济 (1678 1720) ,字渥源,号沃园,安徽桐城人 (今 枞阳义津镇人 ) 。式济周岁即随母吴氏迁居金陵 (今南京 ),7 岁 丧母。年渐长,因好学工诗,精于绘画,曾得到当时的大画家王 原祁的赏识。康熙四十

10、八年 (1709 年) 中进士,授内阁中书。次 年回家省亲,适逢南山集案发。因南山集有数处写到族 人方孝标, 因此全家被牵连, 式济和父方登峄共 4 人同时被贬谪 到黑龙江卜魁城。 边关看守的头领想把其亲属分居各地, 方式济 卖尽衣装打通关节,才得以聚居。方式济在风雪中上山打柴,常 常两手破裂出血,但在父亲面前总是谈笑自若。父子之间,自谓 “师友”,常在一起精研经学。长期的边疆生活,使式济对当地 的风情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爬山涉水,实地考察,并查阅大量 资料,详细记述了边陲的山川、民族分布、物产、资源和历史沿 革等,写成了龙沙纪略 一书。该书为清代名志, 后被收入 四 库全书。方式济为人谦虚忠

11、厚, 每当看到人家有长处, 常常以其作楷 模,自勉奋进。人有急难,则乐而助之。式济曾与族弟方薪传作 客在外,族弟染上病疫,人人都躲避而去,但式济却始终照料族 弟,同室起居,一直等待族弟病愈。方式济 42 岁时,病死于卜 魁城。著有龙沙纪略 、陆唐初稿、出关诗各 1 卷。黑龙江现存第一部诗集为何陋居集 (方拱乾撰 )。方拱乾 (1596 1666) ,初名策若,字肃之,号担庵等,晚号苏庵。安徽 桐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法家。 “弱冠负文誉” 。因顺治十 四年(1657) 科场案牵累而被流放。 十六年闰三月出关, 七月抵宁 古塔 (今黑龙江海林 ) ,十八年十月被赦归,十一月离开戍所。方 拱乾

12、“平生酷好为诗” ,虽处流放之逆境, 仍然“无一日辍吟咏” 。 流放前已有 白门、铁鞋、裕斋等诗集。 赦归途中与归后, 又有苏庵集与宁古塔志 。从出关至离开宁古塔, “凡一千 日,得诗九百五十一首” ,平均几乎每天一首,数量之多实在惊 人。这部诗集所咏多为塞外山川景色、民风土俗、流人的生活及 心态, 具有补史之阙或于其他史籍互相印证的作用, 由于是作者 所见所闻或亲身所历的第一手史料,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唐代渤海国上京遗址、 明代奴儿干都司永宁寺碑、 清初黑龙江军 民抗击沙俄斗争等历史遗迹或事件, 在清代文献中首次得到反映 的当推此书。如鬼妾叹反映了清初黑龙江人殉 ( 活人殉葬 ) 罪恶

13、风俗犹盛。河冰行是咏上元节满族妇女卧冰以“脱晦气” 的风俗。还有些阴晴、树挂等自然现象及咏豆腐、酿酒之作,为 黑龙江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多难得的珍贵素材。黑龙江现存第一部山水志为宁古塔山水志 ( 张缙彦撰 ) 张缙彦, 河南新乡人, 字坦公,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 后中举人, 1643 年官任兵部尚书,次年李自成攻入北京被俘,后逃回故里, 顺治三年降清,先任山东右布政使,后官至工部右侍郎,顺治十 七年因遭人弹劾,获罪流放,顺治十八年 (公元 1661 年)出关至 宁古塔。在宁古塔期间曾撰写宁古塔山水记 ,被称之为黑龙 江的首部山水专志。黑龙江现存第一部戏剧作品为龙沙剑传奇 ( 程煐撰) 。程

14、煐字星华,一字瑞屏,号珂雪头陀,清代安徽天长县人。清嘉庆 二年(1797 年) ,流人程 煐因文字狱受牵连被流放到齐齐哈尔, 他在饥寒交迫的逆境中仍然乐观地对待生活,嘉庆七年 (1802) 程煐 创作了龙沙剑传奇 ,不出 10 天,书成。全剧共 30 出, 寄托了作者的民族之愤。书成之后,未得出版机会,有若干抄本 在少数人中流传。 该剧的手抄本收藏于齐齐哈尔市图书馆, 为海 内孤本,弥足珍贵。龙沙剑传奇己被国家版本库列为珍善本, 此剧本被收入到中国戏曲志 。龙沙剑传奇以神仙道化故事 为题材,以神和魔之间的斗争,以李鹬夫妇的悲欢离合、弃官悟 道为线索, 揭示了正义善良一定能够战胜邪恶的真理。 这

15、部五万 言的剧目上演后引起轰动, 程煐 本人不但因此受到齐齐哈尔副都 统的褒奖,而且“龙沙”一词也由此成为齐齐哈尔城的雅号。黑龙江现存第一部书信集归来草堂尺牍 (吴兆骞撰 )。清 初著名诗人吴兆骞, 曾因事流放黑龙江省海林、 宁安等地 23 年, 写有大量诗文,其中的归来草堂尺牍是黑龙江现存第一部书信集。上述流人通过作品及言行传播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流 人文化,为边疆文化, 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 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们传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并且硕果累累,影响深远。三、流人促进了黑龙江省官办、私塾教育的发展。 清代前期,东北的学校教育有官学和民办两种。先是 1744 年,时任黑龙江将军傅玉,奏

16、请朝庭并获批准设立满官学;续而 黑龙江将军永琨于 1796 年,即满官学成立 52 年之后,设立了汉 官学,这些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由流人担任。接着 1806 年在卜 奎驿站附近建起了 “文昌阁”,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祭祀文昌星; 又于 1851 年在卜奎城东南角又建立一座 “孔庙”,每年由将军亲 率文武官员祭祀。 每到祭祀文化的节日, 全城的私塾先生几乎都 走出低矮简陋的茅草屋,大家在一起泼墨挥毫、纵情歌吟,大有 扬眉吐气、 潇洒一回的意味。 从中可以看出齐齐哈尔人逐渐重视 文化教育, 文化流人的地位也在步步提升。 由于官办学校数量较 少,规模也不大,因此,民办私塾就成为当时东北学校教育的一 种重要补充, 并广泛分布于黑龙江中游以南各主要城镇, 特别是 黑龙江下游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清代在黑龙江省以齐齐哈尔为 中心的私塾教育,与流人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史载: “流 人通文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