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91063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优质课参评教案一、教案设计思想突出学生参与理念,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的重点在“探究活动”的过程设计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代物把平面镜改为平板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二、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在学

2、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的基础上编排的,它是对光的反射知识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成像原理课本主要安排学生科学探究,自己总结出规律三、教学说明本课主要围绕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三、教案内容:课题:平面镜成像(分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

3、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型:科学探究,新授课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教学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教学仪器: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支、小蜡烛和大蜡烛各一支、平面镜一面、平板

4、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猜谜游戏吗?现在老师有两个跟今天这节课学习有关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课件显示谜语)学生猜出谜底:镜子。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它的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在自然界中也有平面镜(课件显示倒影),同学们平时观察过这些美景吗?现在让我们面对手中的平面镜,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生答:自己的像。二、 进行新课、进行猜想:同学们,我们经常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成像问题有许多感性的认识,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

5、)() 像与物等大;()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所成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设计实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体是否大小相等呢?学生自由回答。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与像比较。(替代物)、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同学们人为一小组,用桌子上的平面镜和其它器材做实验试试看,行不行。(玻璃板暂不取出)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

6、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我们只能在平面镜的前面看见物体的像,在背面看不见像了,没办法把“替代物”放到平面镜背面的像的位置上。老师引导:大家在后面放一张白纸(作光屏),屏上会出现物体的像吗?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镜子后面的漆挡住了光线,无法透过。(学生自由发言)(课件显示)师问: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代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寻找像的位置?用什么办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解决办法)学生纷纷换用平板玻璃继续完成实验。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完成探究报告单。、分析和论证:学生分析

7、有关数据,讨论观察的实验现象,归纳结论。(课件显示)师小结:可认为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上课时,我们看了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产生的美景,现在能不能用我们刚才探究的规律解释一下,水中的美景为什么看上去是倒立的呢?(课件显示)选取自然界和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并讨论、分析形成的原因。要点主要是:水面相当一平面镜;物体在水中的每一个像点都与物点“等距”;从水面上看是倒的了。引导学生分析所成的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虚像。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物理学把这种像叫虚像,而把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课件显示: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就是

8、虚像。)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生:虚像。(课件显示)通过作图来认识平面镜成虚像的含意,知道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巩固光的反射规律知识。、评估与交流:实验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可靠?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还有哪些猜想?课后同学们自己探究一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是相反的吗?三、课堂小结(课件显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四、反馈练习(课件显示)五、布置作业、阅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动手动脑学物理第、小题。六、课外实践调查一下平面镜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平面镜

9、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不利的方面呢?完成一份调查报告。注: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附录)板书设计:三平面镜成像(一)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二)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附录)探究报告单课题平面镜成像提出问题: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所成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选用的器材: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用平面镜做实验() 换用玻璃板做实验() 记录数据的表格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

10、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第一次第二次分析和论证:(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评估与交流:实验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可靠?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还有哪些猜想?课后同学们自己探究一下探究活动指导卡课题平面镜成像特别提示:同学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让玻璃划伤皮肤、根据自己的猜想,合理选用现有的器材进行实验、小组内要明确好分工,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及时做好信息的记录、实验时,确定好平面镜(用平板玻璃代替)位置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它在玻璃板中的像,再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直到它与像完全重合、必须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做一遍实验、实验时要保持平面镜竖直,结束后注意整理好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