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习的关键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87781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学习的关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学习的关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学习的关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学习的关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学习的关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学习的关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学习的关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学习的关键:学会提问提出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学习的一条重要原则或措施。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会学生学会提问不为教师 所重视,导致学习者提问的能力越来越差,也使得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习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存在着很 大障碍。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创新学习的教育改革与实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 学会提问应是这一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提问的意义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 质疑释疑”的过程。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因此,“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生疑、质疑、释疑 过程中,

2、才能“创新”。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说明他思考不够, 学业也提高不了,当然更无创新可言。可以这样说,科学创见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因此,“问 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关键,其具体的意义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有利于感悟知识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和新课程实施纲要中,都强调要让学生能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学校教学过程里 的认识主体主要是学生,他们所要认识的东西,主要的不是去发现新的科学技术,而多数是经过实践检验过

3、的科学知识, 是那些比较确定的基础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习惯人手,让学生多提问题,从提问或者问题 解决的过程中,深刻地掌握知识的内涵。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代表作天问中,对“天”一连提出了一百七十 几个问题。在他看来,“天”并非深不可测,因此,他打破沙锅纹 (问)到底,务必穷极“苍天”之奥秘。在学习中提出 问题,不但能使学习者灵活而实际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荀子说得好:“知而好问,然后能 才。”把“好问”作为感悟知识形成,继而成才的途径,这是很高明的见解。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问”;有“问”,才能有“悟”。(二)有利

4、于揭示矛盾提出问题的基本属性是“新”与“异”,这正是矛盾不断揭示的结果。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人类历史上积累下来的 既有知识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易理解、不易掌握、不易运用的问题,或是产生一些不同于既有知识的新奇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逐个加以解决,才能真正实现学习认识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 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人类科学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之中,特别是现代,知识成几何级数增长,新知识层出不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知识不断冲突,容易产生认知矛盾,加之每一个学习者的思 维方式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许多新的或者奇异的问题。学习者在

5、学习过程中要像“蚕食桑”和“蜂采蜜”一样 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积累,原封不动地把前人成果继承下来,而是要加工制作,进行创造发挥,多问多想,出新出异,形 成独到见解,从而建造自己的“蚕丝”与“蜂蜜”。(三)有利于发散思维先贤圣哲一贯提倡为学要有存疑精神。认为疑问的产生是与深思熟虑相关联的,有思才有疑,能思才能疑;思得深 想得远,疑问才能提得深刻、尖锐而中肯。反之,不思则无疑可提;思得不深,疑问也不会提得深刻。这表明,问是建 立在深思、慎思、精思的基础之上的,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同时,问又是向更高层次思维发展的开始。疑问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的,这就意味着新问题产生,又推动学习者主动去思考,去释疑。因此,

6、提问与思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四)有利于发展个性我们常常在议论人时说,“这个人可有点个性”,或“这个人的个性很强”,多把个性当做贬义词来使用,存在着 认识上的误区。在这一点上,欧美、日本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当成是教育的目标 之一。我国教育中提倡“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其本质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 的发展。鼓励提出问题,可把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放到应有的重要地位,给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提供 发展的机会。学校、家庭从小就进行“乖学生”“乖孩子”教育,但我们应倡导会提问题的学生才是合格学生的教育观 念,让学生敢问、善问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在教育的目标上,我们提倡全面发展,但不要 求平均发展,要按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一个规格要求学生。二、问题的构成什么是问题?或许你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但你几乎每时每刻都遇到问题或思考问题。所谓问题就是你遇到一个情境, 一个没有直接明显的方法、想法或途径可遵循的情境。问题情境中的探索过程是与形成新的基本的心理形成物的过程相 一致的。问题的核心成分是新的、未知的东西,当然这是相对于学习者本身而言的。因此,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秋斯 金认为:“问题情境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上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特点首先是当主体完成要求发现新的、主体

8、前 所未知的知识或动作方式的作业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下面,我们就问题的要素和分类做一简要论述。(一)问题的“三要素”一个“问题”须具有三要素:一是关于问题条件的给定;二是关于问题结论的目标;三是条件与结论之间,需经过 一定的思维方能达成。1问题的条件。学习者在提出问题时,或者发现了问题的情境,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条件,缺少条件,就不能称其为问题。有一些问 题如“已知圆的半径为 5 厘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如果能做一双大面积的轻便鞋底的话,在水面上行走如飞的 武功就会变成现实”,它的条件是“半径为 5 厘米”“做一双大面积的轻便鞋底”,这很容易知道。但有一些问题的条 件隐藏在问题之中,需要认真

9、分析。如有一次在学习课文飞夺泸定桥时一学生提出:“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 桥?”这个“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说明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是善于问“问题”的表现。而这个 问题的条件是“飞夺”在这里使用得是否合适,或者是否有其他含义。2问题的结论。问题的结论,也称问题的目标,是问题要求的答案或者目标状态。如上面的问题,结论分别为:“圆的面积是多少” “在水面上行走如飞”“飞夺一词用得好或者不好”。3问题的思维。由于问题的“条件”与“结论”间有“距离”,学习者就要寻找解决的方法,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思维活动,有些问 题可能短时间能解决,有些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要分析问题的“条件”与“结

10、论”间的“差距”。陈景润为了 找到“每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等于两个奇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的方法,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解决了“ 1+2” 离“1+1”还差一步。而解决上面“已知圆的半径为 5 厘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可能仅需几秒钟时间。寻找 “条件”到“结论”解决的方法,是学习者经主体思维而找到“方法”的心理过程。它可能是有现成答案的常规性问题 解决和无现成答案的创新性问题的解决。(二)问题的分类问题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问题的性质分有明确问题和模糊问题;按形式分有实践问题、讨沦问题、应用问题; 等等。为了突出创新学习,笔者将问题分为以下三种。1基础型问题。学习者根据学习内容,

11、提出有关基础知识的问题,如学习数学同底数幕的除法性质am 一 an=am-n时,学生自然要设计一 系列问题:性质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条件能否增减?能否更换?性质有什么特征?在什么范围内成立?怎样证明?除教 材中证明方法外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 ?此性质是否有几何意义 ?在哪些方面能够运用?可否推广?等等。有些问题可能还需 要在实验中解答。2开放型问题。开放,主要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从而蕴涵多种可能,而要求学习者自行推断。它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有关条件的开放性问题,这种题型一般缺少条件,答案有可能是多种。只要答案与题设条件对整体题目而言是充分 的、相容的、独立的,便可认为是正确的

12、。二是有关结论的开放性问题。三是存在性的开放性问题。有的问题不能用一 句话说它存在或不存在,它的存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开放性问题一般形式新颖、构思精巧,通过训练能使学习者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客观评价 事物,并能够再现、理解、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有位学者给小学生现场出了一道题:以下四类动物,挑出不同类的一个: 全白的猫、花狗、绿色的鸟、黄色的狮子。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是鸟,因为鸟能飞;有的说是花狗,因为其 他动物的颜色是单一的;有的说是狮子,因为狮子吃人答案五花八门,尽管学者心中的答案是“鸟是禽类,其他是 兽类”,但他认为学生的答案都正确,因为他们都能自圆其说。其实这一

13、问题本身是开放性的问题,问题条件是开放的。3研究型问题。有一些问题需要学习者广泛涉猎资料,进行演绎或者用实验来探究。研究型问题与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 决问题是分不开的,这类问题常常是学习者自己想出来的,不是别人提供的。在一所创新学习实验学校中,有一个学生 提出了“减法能否从高位减起”,尽管他是个小学生,但他到重庆少年图书馆、学校图书室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并和他 爸爸一道来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他提出了“减法从高位减的法则”,很有创意。学习者提出的问题,有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论证,如某实验学校的学生提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袋装”的问题,他们先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并

14、做数据分析,然后走访环保局及环卫所,再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最后提出可行性意见:将目前公用的垃圾筒统一改装,由“一筒式”改为“分隔式”,这样有利于资源回 收,有利于环境工人处理,尤其是杜绝了填埋不能腐蚀的如白色垃圾、塑料制品等问题。还有一些问题,让学习者相互 讨论,效果会更好。但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定要目标明确,方法实际,有一定难度,有趣味性,并有一定的价值。如在 学习致橡树一文时,一学生就把握住了主题“我们应确立什么样的爱情观”,几个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各抒己见,并 结合现实发散思维,最后形成多种积极向上的观点。三、提问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提问题,或者不敢提问题,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学习观念陈旧,

15、正如王充所说“即徒诵读、 读书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这类也”“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 指出学生不要只背诵文章,还要大胆“问难”。( 一)敢问 更新观念是基础1勇于批判。古代学者治学,常因受前人之见的束缚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尤其先贤圣哲著书立说之定论,往往被认为是天经 地义的真理。治学人常因自身学识浅陋,以为书上所载,圣人所说,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虽然“学穷千载,书总五车” 总是不敢越雷池半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王充给我们作了表率。他在问孔中写道:“凡学问之法 ,不为无才,难 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

16、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 晓解之问。迢难孔子,何伤于义 ?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王充敢于大胆问难,具有彻底的批判革新 的精神,他主张“距师”“问难”,反对“信师是古”,要求学习者能提问,多思考,实中求学。尽管孔子是大学问家、 教育家、思想家,但他对孔子的一些教学方式并不十分推崇,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是“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的 表现。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不守旧才有批判,有批判才能开拓,才能有问题,才能有创新。2敢于提问。学习者要让自己敢“问”,首先是要克服自卑的心理。可通过阅读名人故事提高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例如, 爱因斯坦从小爱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其次还要提高自己问“问题”的兴趣,消除懒得问“问题”、 怕问“问题”的思想情绪,激发起想问“问题”的欲望,锻炼敢问“问题”的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