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81177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前言11现状分析21.1项目位置21.2 周边现状21.3 项目范围22绿地分类33设计依据34指导思想35设计原则45.1以人为本45.2继承传统,大胆创新45.3因地制宜,生态发展45.3体现文化特色45.4适地适树45.5水域景观的可达性45.6空间层次丰富46功能分区57总体特色57.1设计灵感来源57.2 总体布局68植物特色79具体景观分析810经济技术指标9“涟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说明书摘要近30年来,中国迎来了后工业化时代,各个城市开始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与改造,尤其是滨水区域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因为滨水区域在城市系统中担任着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运输、游憩、城市形象等生态功

2、能等。因此,滨水公园的设计与开发对城市的娱乐、文化以及生态等多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设计是通过景观设计来调整及改善场地内的生态环境,使水系生态环境达到平衡梳理河流、岛屿边缘的形态,以弯曲、自然的形式,增大水体与岛屿的接触面积。采用自然缓坡,减少硬质河堤,使整个环境更加具有亲和性与自然性。利用丰富多样的植物配置,使场地四季有花可赏、有树可观。设计场地与建筑满足游客观赏的基本需求,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娱乐需求。本设计手法是以圆形元素语言为主体景观的表现形态,将该场地划分为密林有氧区、亲水活动区、树阵景观区、入园广场四个功能区,以独特的方式将公园打造成为以圆形为主体的“涟漪”公园,使在河流中的岛屿

3、更加富有吸引力。关键词: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涟漪;圆形元素语言窗体顶端Specification of Ripple waterfront landscape park Design Abstract After nearly 30 years, China ushered in the era of industrialization, citie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especially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

4、sign, because of waterfront in city system holds a variety of functions, such as water conservancy, transportation, recreation, the image of the city ecological function, etc. Therefo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waterfront park has a very positive role in entertainment, culture, and ecological

5、 aspects . This design is through the landscape design to adjus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field , the drain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lance carding on the edge of the river, islands form, in the form of bending, natural, increase the contact area of water body and islands. Usi

6、ng natural gentle slope, reduce hard embankment, make the environment more affinity and naturalness. Using the rich variety of plant configuration, make the venue, the four seasons can enjoy flowers, trees. Design space and construction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tourists, and peoples life and recreati

7、onal needs. This design technique based on circular elem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landscape form, divided the site into four functional areas: jungle aerobic zone, hydrophilic activity area, tree array landscape area, the entrance square,in a unique way to the park into a circular as main body ripple

8、 park, make the island more attractive in the river.Keyword:waterfront park ;The landscape design ;ripples ;Circular elements language 前言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是为城市中心打造一个环境舒适,具有生态效益、并能够供广大游客休闲娱乐的主题滨水景观。另外,也是为了利用圆形为景观设计元素的独特的设计手法,将该块场地打造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区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设计意义:60年代,各大城市纷纷发展工业,兴建厂房车间等大型污染企业,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破坏与污染。伴随着

9、21世纪的脚步,环境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环境意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对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认识,使人比较自觉地、全面地、科学地对待人居环境问题。人类也更加注重阳光、空气、 森林和绿地在人居环水、境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建设。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除了经济作为评断一个城市的质量标准以外,环境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城市滨水地带也成为了近年来景观设计的一大重点与亮点。追溯到远古,滨水区必然是城市起源的一大重要因素,河流、湖泊、江海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近30年来,中国迎来了后工业化时代,各个城市开始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与改造,尤其是滨水区域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因为滨水区域在城市系统中担

10、任着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运输、游憩、城市形象以及生态功能等。因此,滨水公园的设计与开发对城市的娱乐、文化以及生态等多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大部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景观设计与开发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增加,尤其是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因为人类对生态环保意识的大幅度提升,作为陆地与水域交接的滨水区域,它包含了水体以及水体周边的局部区域,相对于其他景观设计更加具有丰富多样性。真正的现代化滨水景观设计源于美国,以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之翡翠项链、芝加哥博览会等为主要代表。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与研究,西方国家对于滨水景观设计有了更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我国对滨水区域的重视始

11、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但从目前我国的滨水区景观开发情况来看,存在缺少整体性、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以及缺少设计元素、手法单调,与大部分滨水区设计雷同等多种问题。但也有部分国内沿海城市开发了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滨水景观,这将会带领国内大部分区域的城市更好的对滨水区域进行开发利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本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为城市中心打造一个环境舒适,具有生态效益、并能够供广大游客休闲娱乐的滨水主题景观。另外,也是为了利用圆形为景观元素的独特设计手法,将该块场地打造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区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1现状分析1.1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

12、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花溪区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部,东邻黔南州龙里县、西接贵安新区,南连黔南州惠水县、长顺县,北与南明区、观山湖区接壤,花溪区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是贵阳市著名的生态区。区内有大小河流 51条、总长390公里,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 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花溪因此成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花溪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

13、到达41.53。花溪区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2 周边现状该项目现为“牛角山”公园,地处花溪区最为繁华的地段,并作为了花溪区的人流核心地带区域,在人文地理方面,该场地具有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且历史文化悠久,紧挨着贵州大学与清华中学,人文气息十分浓厚。分布在周边的花溪公园与十里河滩湿地公园也是著名的景区。该场地周边交通极为发达,西边紧临作为城市主要干道的清溪大道,四周被城市次要道路所包围,为周边居民与外来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在对场地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场地人流量大的因素,增加场地出口,同时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舒适、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以及给周边师生创造文化氛围浓厚的学习交流场

14、所。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是地处花溪河道之中的一个独立的岛屿,四周被河水所包围,这是作为一个滨水公园极大的优势。1.3 项目范围 该场地位于花溪区花溪公园东侧,呈不规则长条带状,整个项目面积约为30300平方米。2绿地分类 带状公园3设计依据 1.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 2.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01实施)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 4.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 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5、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 4指导思想 本场地是闹市区中的一块绿洲,四周环水是滨水景观得天独厚的优势。该设计旨在为周边居民打造一个可游览、休憩的综合性公园。采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新理念,做到将本土景观现代化和外来的现代景观本土化,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几何景观的园林风格。整个场地采用弧度、圆形元素设计,圆与圆相互交错、相接、拼合,形成了以圆形景观为主题的综合性滨水公园。 本项目以“利万物于不争,藏文脉于繁华”为设计主题,以“几何形状创造动感空间”为设计手法,以“独特创新、生态发展”为设计取向,将“涟漪”滨水公园打造成为花溪区域内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标性公园,以及能够为当地居民与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公园。 5设计原则5.1以人为本景观设计,大范围来说是为了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空间,但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如若设计的空间不与人的行为发生联系,则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设计处处以“以人为本”出发,真正意义上做到“为民、便民、利民”。5.2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本次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以外,在总体布局手法和设计元素上都采取了大胆的创新,做到将本土的景观现代化和外来的现代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