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马哲考试重点打印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79729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大学马哲考试重点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大学马哲考试重点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南大学马哲考试重点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南大学马哲考试重点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南大学马哲考试重点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大学马哲考试重点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大学马哲考试重点打印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哲期末重点一、试卷格式1、名词解释 4题,每题五分,共20分2、简答题 5题,每题六分,共30分(基本观点)3、材料分析 2题,每题十分,共20分(每题三小问,答题要简洁)4、论述题 2题,每题十五分,共30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二、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2、摄影、反映3、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4、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5、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7、规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8、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9、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0、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11、社会意识:社会

3、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2、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13、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本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14、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5、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16、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17、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

4、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简答、材分、论述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体系?(背划的四点即可)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

5、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2、简述哲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答: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基本问题: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简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答: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是

6、本原,物质不依赖于精神而独立存在,精神是派生的,是物质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精神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精神的世界,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完全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4、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实践?答: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7、实践的”。百度答案:1.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社会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包括行动和意识两个方面。 2.人们为了适应自然和运用自然,以便长久和更好的的生活,必须要不断的发现和研究自然规律,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不断的去实践。 3.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人们在运用规律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再次发现其不足的地方,使其更趋完美。 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

8、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6、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答: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3)、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7、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待补充)答: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况(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

9、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激化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激化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8、简述内外

10、因辩证关系的原理答:第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第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第三,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9、简述规律及其特性,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答: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2)规律具有重复性。这是其最基本的属性,人们正是对社会、自然现象的多次重复进行探索,抓住其内在联系,证明它的规律性;(3)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虽然不是一成不变,但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意识的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1、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必然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答:(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11、

12、简述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答: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时间、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2、简述真理及其特征,为什么实践决定认识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一)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14、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答:社会存在是社

13、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1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16、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7、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4、18、为什么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答: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9、简述商品的二

15、因素及其劳动的二重性之间的关系20、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答: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21、简述劳动商品及其特殊性劳动力商品是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称为商品。 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二是他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必须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他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所决定的,他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