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75080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1(1146字)这是自入职以来第一堂得到李老师指点的课。感觉得到李老师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也让我更深一步的体会到,只有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规律,特点,才能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应用起来更有效率。平日里,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很多规律甚至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虽然课堂教学的速度有了,但是效率并不高,后期教师要花费的时间更多。那才是真正的丢了西瓜捡芝麻!下面从几点来分析本节课一、优点课堂掌控力不错,教师的个人素质也不错。二、不足1、是除不尽的。但是课堂上,我却当做了能除尽的。思考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是自己对课堂、对学生的预设不足!2、26是

2、13和2的倍数,13和2是26的因数-大家发现没有,大的是倍数,小的是因数!我非常清楚,倍数、因数是有依存关系的,而不能单独说,但是课堂上却说出了“大的是倍数,小的是因数”这样一句有问题的话。失败!归结原因,还是课堂太想投机取巧。作为一个引导学生入门的老师,在知识的门口,真的不能有丝毫差池,更不能为了一时的省事,而为后面的教学买下祸根!三、除了错误,还有很多做的复杂、不到位的地方。1、开篇之时,复习自然数,是为本节课作知识铺垫用的,但是,问题中的“自然数有什么特点?”却是一个设计失败的问题。已经学到高等数学的我,自然之道,自然数的特点到底有多庞杂!根本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的,但是我却问了这样一个

3、问题。2、给定12张卡片列除法算式求商时,可以限定时间30秒,看说写的又多又准确。也就是说能全员参与的,就单独。让学生在数学作业纸上写完后,可以抓条,然后教师可以挑选着在摘录一些。这样准备充分,也可以为后面的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3、找个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先找,在订正,最后让学生说说做法。而后更正练习,接着判断,说方法。只有清楚的说出了方法,才能保证学生是真懂了。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总结一些自己的做法,比如用乘法找因数,乘到几就不乘了。用除法也是,除到几就不除了!(这个数的中间位置)4、本节课最好的量是到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就可以了,接着归纳一个数因数的特点部分就拖堂了。内容不能很好的在一堂

4、课中充分的展现!一堂课教会了我很多,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李老师后来的引导,让我清楚的看到了学生的聪明,学生的观察力!要相信学生-首先要给学生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否则,学生的思维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发展!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提升。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2(983字)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后,照例要过进行复习。课堂上,在引导学生复习了“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这些概念后,我要求学生先写出20以内的素数(2、3、5、7、11、13、17、19),再写出20以内的合数(4、6、8、9、10、12、14、15、16、18、2

5、0)。这时,我问学生:“谁能利用这些数来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学生一时哑然,不知从何下手。我微微一笑:“老师来带个头,请问:最小的素数是多少?”“哦!”学生立刻醒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问:生1:最小的合数是多少?生2:20以内有几个素数?生3:20以内有几个合数?生4:哪个数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生5:哪个数既是素数又是偶数?生5:20以内有哪几个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生6:“自然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这句话对不对?生7:“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对不对?生8:“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对不对?生9:自然数按它的因数的个数分成哪几类?生10:“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这句话对吗?学生有的提问,有的作答,

6、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忙得不亦乐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要想让课堂成为“清澈的渠水”,就必须不断地为它注入“活水”,这个“活水”就是一个个精妙的提问,而如果这些“活水”就来自学生自己的思考,那么这将是多么有生命力的课堂!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只是抛出了一个问题,但就像点着了焰火的引信一样,课堂立刻绽放出绚烂的火花!学生纷纷把自己积累的数学知识亮了出来,提出了一个个问题,既考了考别的同学,又训练了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又让大家应用概念的能力得到了增强,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让一堂平淡无奇的复习课变得精彩纷呈。由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要先培养自己提问的能力,用精妙的、恰到好处的问题,激

7、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思考,只有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才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促进自己和同学的数学能力的提高。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3(644字)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而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612,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尤其对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通过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上课之前我特意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8、来帮助学生对相互依存的理解,在描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就不会说错了。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下面几个细节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是我上课时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是要学生注意区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两者都只能是整数.3.是要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和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可以说15是3的倍数,也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我们只能说15是3的倍数,却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在课堂中反复强

9、调,帮助学生认真理解辨析,所以学生一节课下来对这组概念就理解透彻了,就不会模糊了.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4(701字)本课程为一节数学概念课,现在的课程设计主要通过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们而言,属于较难掌握的内容。同学们在乘法算式的学习中对因数这个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中首先复习前期的知识,逐步引出新的知识点,利用数形结合、自主探究、巩固练习等方法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一、数形结合感性认识通过阅读课本上的飞机图,让学生利用情景图使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本环节较为简单,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引出因数与倍数的具体含义。本环节主要借助数形的关系列出方程,有效衔接了

10、新旧知识。二、互帮互助自主探究在学生理解因数倍数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让学生与邻座互相帮助找出24的所有因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展现了较强的合作能力,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语言来准确表达,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整找齐24的所有因数。三、巩固练习快乐学习最后利用不同程度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本阶段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概念性,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本环节利用“比一比谁更快”、“你说我做”等小游戏练习寻找因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在本次教学中因为担心学生第一次接触概念,难以理解故过多、过细地讲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

11、自主探究的空间是本课的不足之处。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5(646字)1、这堂课的行走过程。学习了五堂同课异构的倍数和因数,一直想自己尝试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无奈,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学过了,就放在三年级进行教学,预习自己先到一个班级熟悉一下,和六年级的孩子打习惯了交道,现在一下子走进三年级课堂,真的还有诸多的不习惯,一堂课下来,自己用一个“急”字贯穿课堂,说话方式有待调整,于是,再一次梳理教案,详细备好每一句话。第二次上课,请了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听课,出现了一个“涩”点,就是:9是倍数,9是因数的判断,但是学生稍作点拨,还是能完全理解的,师生配合,还算顺利,另外有一些小节问题处理得还是不成熟。由

12、于“卡”得不算太“涩”,所以,也没在意。第三次课题组正式上的时候,当出现“9是倍数,9是因数”的判断,学生竟齐声回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的,现在,再一次理一理,发现,开始的谈话,借鉴了“三个人,有两个儿子,两个爸爸”没有用好它,反而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提示,而且“先入为主”,学生进行正迁移,从数学原理来看,没有真正处理好“数形结合”,处理因数个数与摆几种图形的关系,课堂显得思维含量不够,数学价值有些削弱,所以,教案我又作了一定的修改。2、关于“体验教学”主题的思考。体验既是过程,又是结果。通过学生观察老师三种写因数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碰撞中,深化自己的认识

13、。通过自己找因数、倍数的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是我教学的出发点,实施得怎样,还需要同行的指点。2023年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6(2028字)今天我把倍数和因数这个单元上完了,这个单元的内容教材上安排了课时,可是我却上了1课时。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我就意识到这个单元的概念比较多,学生肯定会产生混淆。于是我在上课时特别注意了每个概念的讲解,尽可能的让学生体会每个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个单元上完以后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倍数和因数”与“倍数和约数”这两种说法让我搞不清。“倍数和因数”与“倍数和约数”这两种说法让我搞不清。我记得以前教六年级的时候,书上说的是“倍数和约数”,而不是现在的“倍数和因数”。我到

14、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为什么现在的书上为什么要把“倍数和约数”改成“倍数和因数”。不过我现在正在上网查资料和请教别人,相信要不了不久我会把这个问题给搞清楚的。二、为什么本册书上在讲“倍数与因数”的时候不提整除。我的头脑也许还受以前书的影响,我认为说到“倍数与因数”必须要谈到整除,似乎只有谈到了整除,才有资格说到“倍数与因数”,但是我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书上在这里不提整除的好处。但是我的心里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国标版教材到底在什么时候什么数学环境下才提出“整除”这个概念的,我现在期待在国标版的教材上看到“整除”这个概念。三、的倍数的特征怎样让学生发现出来?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能很容易

15、的发现和的倍数的特征,对于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就发现不了了。我感觉书上的那种方法比较机械,肯定会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引导学生找出的倍数的特征,只不过到现在我还没想出来,不知道谁有好办法能告诉我一下,在这里我先谢谢了。四、我觉得这个单元上完以后,一定要让学生搞清楚“偶数与奇数”是对应存在的,“素数与合数”也是对应存在的。这两组数之间不能搞混淆。这两组数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分数标准不同,当然它们之间也有交叉的部分。我这个单元上完以后,给学生做了这样的一组题目。、这个数可以怎样称呼?(学生的回答是:可以称它为偶数、合数、自然数,还可以称它为整数)这道题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同样一个数,由于看的角度不一样,它就有不同的名称。、判别()、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素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这一组题目做下来,我感觉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单元的概念还是很有帮助的。成功之处: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