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52464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页岩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新型页岩墙体材料生产(6500万块)环境空气影响专项分析报告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1气象特征分析1.1气象资料的来源项目拟建厂址位于*,本评价区域的地面气象资料取自*气象站。该站位于*县城,坐标位置为北纬3409,东经11228,海拔高度313.3米。1.2气象特征*隶属洛阳市,从气候类型划分属北暧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处于中纬度地带,气候季节性很强,冬季径向环流强盛。由于该地带受蒙古的冷高压控制,气候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冷空气势力渐弱,暖湿空气逐渐活跃,降水增多,气温升高,这一时期天气很不稳定,多风;夏季常受大陆低气压控制,降雨多为阵雨形式;秋季径向环流

2、开始明显,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候温和。总的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期。1.3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蒸发量根据*气象观测站3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4.0,极端最高气温44.0,极端最低气温-21.0;无霜期较长,平均21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6%;平均年降水量690.3mm;平均年蒸发量1804.3mm,是年降水量的2.6倍。1.4污染气象条件1.4.1地面风向特征根据*气象观测站2001-2007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主导风向为E,频率11.01%;次主导风向为NW,频率9.06%,静风频率35.96%;与主导风向相邻的NE-E大约45扇形方位上风频之和为22.

3、16%(见表1)。静风频率最多的是秋季,频率高达43.67%;最少的是春季,频率为28.03%。静风频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除了最多、次多风向外,ENE的频率也较高,风频大于6.5%。从风向频率的分布来看,高风频基本上集中在NE-E的扇形方位上。对NW方向400m处*不利的ESE-SSE风风频之和为11.08%。表1 全年及各季节风向频率(%)项目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春季3.542.334.711012.384.185.561.962. 121.322.541.384.973.979.371.6428.03夏季3.144.894.113.

4、6813.953.268.763.22.170.911.930.723.681.514.230.4839.38秋季3.975.494.514.588.362.324.273.970.791.041.221.532.932.018.31.443.67冬季5.112.6757.729.283.332.940.830.720.891.671.563.944.1713.892.1734.11全年3.953.774.516.6411.013.315.342.431.461.051.861.33.922.989.061.4535.96(具体风向玫瑰图见附图)1.4.2地面风速特征与风向对应的风速资料统计结

5、果显示:该区域年均风速为1.71m/s,属于有风范畴,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横向输送扩散。各月及全年风速见图1、表2,各月平均风速见表3,不同季各风速当档级频率见表4,各季平均风速见表5。表2 全年及各月平均风速(m/s)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风速1.951.892.212.211.841.611.371.071.141.411.661.891.71图1 112月平均风速变化图表3 各风向平均风速(m/s)项目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春季3.011.662.023.022.763.162.711.861.631.521.271.672.

6、624.014.623.35夏季2.131.941.672.172.402.862.471.772.081.471.541.372.102.552.672.01秋季2.301.982.232.092.482.292.171.651.171.091.691.621.943.754.203.51冬季2.611.491.662.502.422.512.171.190.921.171.481.332.494.684.743.11全年2.541.831.882.602.532.782.441.691.641.331.451.512.354.034.363.19表4 同季不同风速档级频率(%) 风速档(m

7、/s)时间 1.51.5-33.0-5.05.0-7.07.0春季44.4221.0323.537.543.43夏季57.8820.6918.832.040.3秋季62.7315.6814.994.71.82冬季53.8617.3317.186.94.83全年54.3518.7818.85.372.66表5 各季节平均风速(m/s)时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风速2.091.351.401.91由图1及表25可知: 该地年平均风速1.71m/s。在全年各月中,以3、4月份的平均风速最大,为2.21m/s;以8月份的平均风速最小,平均只有1.07m/s。在各季中,以春季的平均风速较大,为2.09m/

8、s;夏季的平均风速最小,只有1.35m/s。可见,春季的扩散能力较好,夏季的扩散能力较差。在各风向中,平均风速最大的是NW风,为4.36m/s,出现频率为9.06%,对扩散较为有利。平均风速最小的是SSW风,为1.33 m/s,出现频率为1.05%,此时,扩散条件最差。由风速档级频率表可看出:全年小于1.5m/s,风速档级的频率占54.35%;静风、准静风和小风频率较高,说明该地风速扩散条件不好,对污染物的扩散不利。从季节来看,只有春季扩散条件较好。1.4.3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表征大气污染物在垂直方向扩散能力的重要参数。本评价采用*气象站近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大气稳定度进行统计分析。按

9、照GB/13201-91中规定采用修订的帕斯奎尔法对大气稳定度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见表6。表6 全年及各季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 稳定度 时间 ABCDEF春季0.4220.7916.1935.4517.259.89夏季2.1725.3011.7834.9018.127.73秋季016.4812.9433.0924.7912.70冬季06.229.6646.5625.2212.33全年0.6317.112.737.6321.2810.67由表6可以看出,该地的大气稳定度以中性(D)为主,占37.63%,说明该地大气的垂直扩散能力一般。按季节而言,春夏两季不稳定类较多,分别占37.40%和39.

10、25%,这两个季节扩散能力较好。冬季与春夏季相反,稳定类最多,不稳定类最少。全年中性稳定度最多,扩散条件一般,从大气稳定程度来看,该区域属于扩散条件一般的地区。结合前面的风速条件分析说明:从输送能力和扩散能力来看,春季是扩散能力较好的时期,冬季次之,夏秋一般。1.4.4地面污染系数地面污染系数为风向频率与对应风速之比,它能综合反映风向风速对某一方位的影响程度,污染系数越大,该风向下风向的污染几率就越大,反之越少。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计算出各方位的污染系数见表7。表7 全年各方位的污染系数方位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系数5.897.819.09

11、9.6816.54.518.305.453.372.984.863.265.872.807.881.72由表7可知,污染源的NNEE扇形方向受污染几率最大,其它方位受污染几率较小。E方向的污染系数最大,年均16.5,其次是ENE方向,年均9.68。因此,E和ENE方向将是主要污染方向。对于本项目而言,*位于厂址的西北,不处于污染源污染几率最大的扇形方向,本项目的建设对敏感点的影响很小。1.4.5大气混合层高度混合层高度是反映污染物扩散空间大小的参数。混合层高度越大,污染物可以稀释的空间范围越大,相应污染物浓度就低,反之亦然。该地区不同稳定度下的混合层高度见表8。表8 大气混合层高度(m)稳定度

12、ABCDEF混合层高度152512548573972401012大气污染因素分析由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可知,有组织大气污染源主要为隧道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烟尘、SO2等;破碎车间内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筛分机产生的粉尘;无组织大气污染源为原材料与产品的装卸、运输及堆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隧道窑与干燥窑平行布置,配备一台脱硫除尘器,其除尘效率不低于90%、脱硫效率不低于60%,烟囱高度为20m;破碎车间各粉尘产生点配备集尘罩及除尘效率不低于99%的袋式除尘器和15m高排气筒;无组织排放源拟采用硬化地面、建立定期定时洒水制度等保持料堆表面湿度及地面清洁,抑制粉尘产生。根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确定本评价大气污染源源强见表9。表9 大气污染源源强一览表项目废气排放量(Nm3/h)污染物初始浓度(mg/Nm3)治理措施及效果污染物排放浓度(mg/Nm3)污染物排放量(kg/h)排气筒高度/内径(m)林格曼黑度(级)隧道窑有组织80000烟尘:620.75SO2:93.4石灰乳喷淋脱硫除尘器烟尘:90%SO2:60%烟尘:62.08SO2:37.4烟尘:4.97SO2:2.9920/1.21破碎车间有组织10000粉尘:10000mg/Nm3脉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