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手册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24155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生存手册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野外生存手册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野外生存手册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野外生存手册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野外生存手册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外生存手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生存手册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外生存手册生存基本知识+技能野外生存手册生存基本知识人体与水:宿营地的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有几个最重要的原则,一是安全、二是方便、三才是考虑舒适性。理想的宿营地应背风、 向阳,而且附近有可利用的充足水源。不要选择山顶的开阔地,这里风很大,山谷低会聚集下沉的冷空气, 潮气很重。山腰的平地是接纳雨水的好地方,但和潮湿,不宜选做营地。在山崖下宿营要防备落石和雪崩, 如果不能保证安全,最好另择其地。营地安扎在距水源太近的地方,易受蚊虫和前来饮水的野兽骚扰。在 河流或小溪边扎营,尽管选择高一点的地势,流水声或许对你的睡眠没什么影响,但会掩盖周围环境里的 异常响动,而且突降的大雨顷刻间会让溪流或河水暴涨,对

2、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河流的上游如有水库电站, 同样需要防备。因为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引起的河水上涨更是毫无征兆的。最后,察看一下周围有没有蜂窝,如果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宿营,还要注意营地不要选择在野生动物 饮水的必经之路上。安营扎寨选好了营地就可以安营扎寨了,扎营时厕所应安排在整个营地的下风处,向上依次是厨房、仓库、宿营帐篷,要学会统筹的安排时间,如厨房建好后,先支起炉灶,这样在大建其他帐篷的同时,就可以烧开水。当整个营地建好时,水已烧开,可以饮用并开始做饭了。宿营帐篷的搭建要注意,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向阳,所有帐篷的朝向应一致。帐篷的周边或四角用地钉 固定好,如有可能的话再用大石块压住。为防止下雨时帐篷

3、泡在水里,聚在帐篷的四周挖一道排水沟。中暑的防治高原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如在阳光下剧烈运动或在温热无风的山林中活动量较大,身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靠流汗散发出去的话,人就会中暑。中暑的症状为:头痛、脉搏快而有力,脸色燥红,体温升高,过后或许会很快失去意识甚至导致意外。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抬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漫湿患者内衣,不停扇风 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患者清醒时应给他喝一些凉开水,体温正常后,将湿衣服换下。水疱的防治长时间的徒步行走或登山很容易在脚上磨出水疱,所以出门时最好穿与脚磨合管;惯了的登山鞋。在 水泡出现后可用消过毒的针穿上一根头发,针刺破水疱后用手轻按患处,

4、使液体随着头发流出,用创可贴 或干净的纱布包好。雪盲冰雪地或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里数小时,即可 造成雪盲。雪盲会造成视力的短暂消失,其症状为:对光线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砂子,疼痛、眼睛发 红、流泪。若发生雪盲,应以眼药水洗清眼睛,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冷镇,减少用眼,尽 量休息。记住不要热敷,高温会加剧疼痛。良好的环境能及时缓解雪盲的症状,但完全恢复通常需5 7天。冻伤及其处理寒冷天气里,身体的组织的末梢(手、脚、耳、鼻等处)由于散热较快而血液循环又不畅,容易出现冻伤。冻伤按其严重程度分为四度:一度冻伤及皮肤表层,患处刺痛并渐感麻木,皮

5、肤僵硬苍白或出现蓝色斑点,恢复温度后会有充血和 水肿现象。二度冻伤达真皮层,患处红、肿、痛,数小时后会起水泡。三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患处皮肤呈青紫、紫红或蓝色,皮肤会逐步变黑、坏死。四度冻伤是最严重的冻伤,肌肤甚至骨都受到损害,皮肤呈紫黑或青灰色,随即组织坏死,可能导致截肢。冻伤可伴随着失温现象,急救时应先处理后者。单纯的冻伤可按下述方法救治。可用体温温暖,但对三度以上的冻伤者施温者要注意时间不能长。一般为3040度的温水漫泡患处或以温毛巾热敷,水温不能高,也不可用火烤使患处温暖,伤处受热过快会产生剧痛。当患处恢复血色和知觉后停止复,在伤处涂上冻伤药膏,然后用纱布或质地柔软的衣物轻裹患处。特别

6、注意不可摩擦或按揉患处,也不要挑破水疱。有很多人以为用雪擦拭患处可以快速升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冻伤部位处理后不宜暴露于寒冷中,要注意保暖,更不要以解冻的脚走路。冻伤的预防风雪天外出戴上手套、防寒帽,防寒帽最好是能护住耳朵的,否则应戴上耳朵罩;保持脚部的温暖干 燥,袜子湿了及时更换;风大时停止活动,找个避风的地方休息;经常按摩揉搓易冻伤不为以促进血液循 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组织缺氧和血液循环不畅更易导致冻伤,此时能吸氧补充则为最佳。失温是指人体内部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弥补身体散失的热量,而导致的体温下降。在恶劣的天寒或风雨条件 下历时太久,特别是当人筋疲力尽或衣服湿透的情况下易发

7、生失温。一般当体温降至35C以下时,则进 入了失温状态。失温的症状表现为:烦躁、感觉寒冷、反映迟钝,剧烈而无法控制的颤栗、行动不能协调、 走路跌撞欲倒、脉搏减缓、头痛、视觉模糊、心跳慢,呼吸细弱。失温救治的原则是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 温,协助患者获得正常体温。对失温患者首先将其移至温暖处,脱掉潮湿的衣服(不能全脱光,边脱边换, 换以温暖干燥的衣物,用睡袋裹住身体。患者清醒时可让其饮用热饮,食用含糖高热量的食物。若患者失 去知觉,可用热水袋放在患者腰背部,胃、腋窝、后颈、腕部、裆部,这些部位血液接近体表,可以将热 量带入体内。切记不能给患者喝酒,酒精会使体表血管张开加快体内热量散失。山地行走徒步穿

8、越山岭,可以河流为参照物,但有其他选择的话就最好不要沿着河边走,水能穿过的地区部一 定你能轻松穿越,有时甚至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不是高山,沿着山脊潜行,开阔的视野有利于你把握方、 选择路线和宿营地,但要时刻注意所携带的水的消耗,以便及时安排下山补充水,毕竟在山脊上发现水源 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不要等水用光了再去找,这会让人的旅行变得十分被动。当注意到河流变宽,河谷的 地势趋于平缓时再回到河流边来。丛林跋涉在人不常至的丛林中跋涉,有时很难找到一条现成的道路。有的只是丛生的灌木和四处蔓延的藤类植 物,你只能靠你手中的砍刀(这在登山等野外活动中是必备工具)辟出一条路来。开路的人要特别留意不 要触动灌木

9、丛中的蜂窝,对有巢的灌木丛绕道而行。砍掉的枝藤弃于两旁,确定不会反弹回来,砍后的断 口折向外,以免伤着后面的同伴。行进中两人间保持一定距离,23米为佳,这样相互之间既有照应又不 至因短暂驻足影响别人。在丛林中行走,膝盖以下是最容易收到伤害的地方,所以最好将裤脚扎起,以免被刺丛挂伤和被蛇虫叮咬。如果没有向导和其他确定方向的参照物,行走一段时间后应取出指南针确定一下方向。如何对付蚂蝗:蚂蝗分为旱地蚂蝗和水蚂蝗,蚂蝗吸血的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素,使伤口血流不止,其实蚂蝗并不可怕,发现有蚂蝗叮上时,可用手沾上唾液把它拍下来或用烟头烫,切记不可手扯,然后伤口用创可贴贴上即可,行至蚂蝗出没的地带,应将裤脚扎紧

10、,有脚上、手上涂一些有刺激气味的药品,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蚂蝗叮咬。野外生存技能提要:野外生存技能是野外,作者必需的技能。在野外工作,随时都可能发生不测的事件,这就要求野 外工作人员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本专题详细介绍了影子定向定时、避免动物攻击、野外 防寒、标记、应急、寻找食物和水源,以及野外取火等方法。学习目的:掌握野外求生的技能。第一节用影干端点轨迹定向在没有罗盘仪,或因靠近大磁体,罗盘仪不能工常工作时,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可靠的定向方法,纬度60内均可使用。操作程序如下(图12-1):(1) 插一根棍子或枝条在地上;(2) 用石块或树枝标邮影子端点;(3) 等候影子的端点移动一段距

11、离,再标出新的影子端点;(4) 过两个标记点画一条直线,即为东西线(太阳由东向西运动,影子由西向东)。第二节用影子端点轨迹定时做完影子端点定向后,将棍子垂直接到图10-16东西线和南北线的交叉处。东西线西段对应着日出时 间(一般在6:00左右),而东段对应着日落时间(一般在18:00左右)南北线是中午。第三节遇危险动物的应急方法在野外工作时,时常会有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的情况发,有的动物,如大象、熊、老虎、野牛等可能 会攻击人,这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以避免受到野生动物的伤害以下是避免野生动物伤害的一些常 用的方法。从动物的下风方向接近;肃静;当很接近时,爬上大树;如果被动物追赶时,扔下衣服

12、或其他物品,分散动物的注意力,并以左右迂回的方式向下坡方向逃离。第四节防寒夜间在林子里过夜是很冷的,应携带帐篷和被子。如因意外,不能归宿,则应将所有衣服穿上,并将 干衣服贴近皮肤,而潮湿的衣服穿在外面。其他保暖的方法还包括活动、生火、抽烟、多吃多喝,吃辣椒、 洋葱,用辣椒、衣服擦被冻的部位增加血液循环,躲在避风处,寻找干洞、树洞、石洞等,或用棕榈叶、 香蕉叶等大树叶做成档风的蓬子。巡护员常常会因大雨被困在野外过野,有时需要在林子里搭建临时营地住好几天,因此需要搭建临时 窝棚。如果因巡逻需要在寒冷的条件下过夜,应携带帐篷和睡袋。但在然带地区就没有这个必要。在旱季, 用树枝搭建简单的窝棚就足以防寒

13、取暖。而在雨季则需要用塑料薄膜压在窝棚的顶上,以防漏雨。在潮湿的地区,应携带较大的雨衣,它可兼作防雨窝棚的顶和铺在地上休息。有的雨衣可以扣在一起 做成一个更大的窝棚。如果要在窝棚内住一段时间,最好用竹片或树枝做一平台,将林下潮湿的地面隔开。 这样势必要砍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砍树,或在游人经常经过的地方乱砍一气。营地的选择要考虑用水方便、安全,不要在有大枯枝的树下、或大型动物活动的路线上扎营。第五节标记当发生事故或迷路时,要留下记号,让其他人找到你,就要在走过的路上标记。标记的含义要尽可能 清楚。不要用含混的符号到处标记;不用一些永久性的标记把保护区弄得乱七八遭;可将经过的小路旁的小树枝折弯,做

14、成临时性的标识。即使在夜间用电筒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被折弯的树枝,而它又能在几天内消失;-对永久性的小道、调查线路的标记,可使用磷光漆、彩色胶带或彩环,将其套在树干上,这样不会对树木造成伤害;不要一路乱砍,这样既破坏了树木,又不能达到标记的效果;在地上画上箭头,或用树枝标出行进的方向,或用枯枝横在不走的路上;不要将自己的名字或信息雕刻在树干上;随时注意其他人留下的标记,这些标记可能帮助你辨认方向。第六节野外应急技术巡护员有时生病、腹泻、感冒、疟疾、受伤等。在远离医院的情况下,必须知道如何对付一些简单的问题,或知道那些症状是非常危险的,必须立即找大夫。一、疟疾疟疾在热带地区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在乡村,

15、有许多人曾经患过疟疾,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因此只表现轻微的症状。疟疾的症状主要有:夜间突然发烧,早上退烧,但浑身无力、疼痛,常常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烧是间歇性的,一般3-4天一次。防治措施:不要将食物和用具放在不干净的地方;不要饮用不流动的积水;夜间睡觉用蚊帐;早晚穿长袖衣服,防止受凉和蚊咬。二、伤寒伤寒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呕吐和腹泻。防治措施:保持食物和饮水卫生;在有伤寒发病的地区更应注意消 毒利饮用烧开过的水。应急处理:保持病人体温;大量饮水,补充因呕吐、腹泻造成的脱水。三、登革热、斑疹伤寒同样是热带地区常见的疾病。此类病人的体温变化不大,主要是头痛。防治措施:登革热主要由昆虫引 起,斑疹伤寒由跳蚤引起,所以睡觉时用蚊帐可防止这两种病;接种疫苗也可防治斑疹伤寒;在套袜里放人驱 虫剂。四、蚂蟥咬伤在潮湿的林下或水中,被蚂磺咬是常事。蚂磺本身不带病,但如果被咬的伤口长期不愈,可能会被其 他疾病感染。防治措施:不要在有大量蚂横的水中沐浴;在潮湿的林下工作时,穿戴套袜,并喷洒一些驱虫剂。 伤口处理:如果流血不止,用卫生的纤维或纸堵住伤口,保持卫生清洁和干燥。五、蛇咬伤如果被无毒蛇咬伤,可作为普通伤处理。如果怀疑是毒蛇咬伤,应尽可能将蛇捕捉以便辨认,并立即作以下的处理:不要惊慌,不要快跑,以免毒素扩散;-如果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