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17665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美术第六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水墨游戏、构图知识、色彩、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根底知识、根本技能的根底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开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开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

2、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通过欣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根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开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历;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

3、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根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教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开展;

4、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展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展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历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展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展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1、在会飞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飞的玩具并进展展览。2、 在保护珍稀动物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搜集资料制作一本野生动物图册。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

5、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X扬、开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开展综合实践能力。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历;在

6、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根本的美术素养。五、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 容 第一周水墨游戏重重复复 第二周曲曲直直平平稳稳 第三周迷彩服彩色玻璃窗 第四周彩色玻璃窗我的同学 第五周家乡的桥和塔 第六周我设计的一本书 第七周绒线绕绕 第八周甜蜜的梦 第九周金色的浮雕 第十周变幻无穷的形象 第十一周变废为宝 第十二周我们的节日 第十三周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第十四周 电脑美术 第十五周会飞的玩具 第十六周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第十七周民间玩具 第十八周期末测评课题:水墨游戏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

7、料。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1、工具的使用。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工具、材料: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展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展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1 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 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3 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

8、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 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根底上,教师边示X,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历。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课题:重重复复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

9、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课件创设情景,诱导发现,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工程,想请同学们帮助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展评比,选出最正确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1. 教师出示课件X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

10、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教师点击鼠标,鱼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点击鼠标,鱼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点击鼠标,鱼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点击鼠标,鱼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2. 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师:谁能把刚刚看到的说一说.小结:像这样,把一个根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板书课题:重重复复。三、 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讲授新课。1.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根本形式。师:重复构成的规律,真特别。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教师这儿的泡塑鱼排列一下,这些鱼儿还可以怎么排列着游.下面的学生,拿出信封里的鱼儿,在方格垫

11、板上摆一摆。把你们所想的都摆出来。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骨式图贴于黑板上。 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2. 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师:鱼儿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 同学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四、 自由想象,小组创作,进展课堂练习。1. 结合课本X图诱导启发,拓展创作的题材与空间。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展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根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X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根本形进展排列。同时让学生举例说说,

12、使学生明确画的内容之多、之广。2. 讲解作画步骤。 先请学生说说作画步骤。 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再归纳。3. 自由想象,绘画图案。 接下来,各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收集的东西摆一摆.4.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自由想象,讨论、设计、绘画。五、 展评习作1. 举办小型作品展览,让学生先自我评价,教师、同学辅以点评。2. 联系生活,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那里可以见到重复图案。课堂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根底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札记:课堂上我发现不少同学穿的是今年比拟流行的图案编织绒线衫,于是我把他们

13、请到讲台上,请同学们分析:谁的衣服上的图案是“重重复复的.是属于哪一种重复类型的.大家很喜欢这个“游戏,在具体的分析当中很快了解了有关“重重复复的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举例、分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课题曲曲直直 执教时间:3月7日3月9日教学目标 1.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2.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展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教学准备:教具: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克立作品奔流毕加索牛头其

14、他图片学具:收集各种质地、造型的线材。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线。教学活动过程:一、 初步感受:教师播放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克立作品奔流毕加索牛头其他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学习教材文字局部。教师与学生用游戏的形式,一起来说说直线和曲线。如:只显像爸爸,曲线像妈妈;直线像高山,曲线像流水;直线像松柏、曲线像杨柳;直线像老鹰、曲线像小鸟一方面加深对直线与曲线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作业打下思路。二、开展阶段:小组成员检视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区分一下直线与曲线,一起商量一下:用它们做什么,怎样做,然后交流。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教师出示X作,讲解制作过程,开拓学生思路。学生讨论,修正刚刚的设计,再次交流。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学生作业可以单独选用直线或者曲线一种线形,也可表现二者比照。学生作业最好以小组为单位,一边作业,一边讨论、交流,有些材料可以共享。四、展示作业,收拾与整理:展示作业,重点对学生是否能够巧妙地利用收集到的线材进展设计、作业进展评价。课后拓展:指导学生用线材制作简单的立体构成。札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