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的作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1111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太奇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蒙太奇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蒙太奇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蒙太奇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蒙太奇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太奇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太奇的作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蒙太奇形成的历程 1.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一个镜头组成,固定的视觉和视距,没有时空转换,还不存在蒙太奇) 2.美国人埃德温波特的火车大劫案(14个镜头,按故事发生的顺序组接,产生了全新的叙述方法。电影镜头有自己独特的时空,而由创作者按主观意愿把这些时空连接起来,这是该影片意义所在) 3.美国导演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当中著名的高潮段落“林肯被刺”,几分钟的场面由34个镜头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叙述了主人公和他目睹的林肯总统和刺客各方面的表现、行为和心理状态。镜头分别由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组成,这样一种讲述故事的方法,完全形成了电影自己的叙事方法,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

2、的蒙太奇。 4.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中,“奥德萨街梯”片段至今是蒙太奇学说中一个光辉的范例。镜头的运用包括了我们至今所有的电影镜头语言中各种手法。无论是画面构图、镜头剪接以及事件的节奏,都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 5.1927年以后,电影由无声到有声。以后又从黑白到彩色。 蒙太奇的不同表现形式 1、爱森斯坦代表的苏联学派强调镜头组接. 2、五十年代后出现了巴赞的单镜头学说,重新强调长镜头。 3、考察一部电影的蒙太奇,不仅仅要欣赏片段,最终还要从一部影片整体的结构形式中去体味导演的切入视角、情感意象和美学追求。 时空流程顺叙还是倒叙,还是顺叙中插入闪回 叙述角度主观的人称还是客观的

3、人称,还是主客观交替、多角度穿插 镜头风格情绪激昂、起伏迭荡(镜头比较短、多、富于变化)还是稳重庄严深沉(镜头比较长、稳、一致)蒙太奇的作用可分为两个方面:再现和表现。 (一) 蒙太奇的再现作用。 科学原理来自于对自然界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认识与总结,艺术创作的源泉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活,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会,并加工提炼的结果。同样蒙太奇手段的创造与运用也来自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 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事物往往都是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选择多个代表性的观察角度,从而得到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苏联著名电影导演和理论家普多夫金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蒙太奇的依据。他说:“

4、让我们举一个从街上定过来的示威游行队伍作例子。我们试想一下一个观察者怎样来看这个示威游行队伍。为了要得到一个清楚明确的印象,他一定要采取某些行动。首先,他一定要爬上房顶,这样就可以俯瞰游行队伍的全貌,并估量游行的人数;然后,他就要下来,从第一层楼的窗口向外看游行者举起的旗帜上的口号;最后,为了要看清楚参加游行者的面貌,他还得跑到游行队伍中去。” “这个观察者变换它的视点已经有三次了,他之所以时而从近处看,时而又跑到远处望望,就是要从他所观察的现象得到一幅尽可能完整而无遗漏的画面。美国人首先探索了如何设法用摄像机来代替这种活动的观察者,就在这个时侯,电影中初步出现了特写、中景和远景的概念。” 上

5、述例证,清楚地说明了蒙太奇的依据就象人观察事物现象一样,选取不同的视点,以求得细致、完整的印象。 导演在观察事物现象时,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观察视点和角度,通过蒙太奇手段把它表现出来。 (二) 蒙太奇的表现作用 1、 蒙太奇的构成作用若干个镜头,经过组接以后,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产生了比每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更丰富的意义。这就是蒙太奇的构成作用。苏联电影艺术家库里肖夫,在创立蒙太奇理论方面有许多建树。他在1920年作了一次很有意义的实验,他把以下五个镜头按次序连接起来放映: (1) 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到右走过去; (2) 一个女青年从右到左走过去; (3) 他们相遇,握

6、手,男青年挥手指向他的前方; (4) 一幢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建筑物; (5) 两双脚走上台阶。 这五个镜头给观众的印象是一场完整的戏,大家都认为男青年带着他的女友,走向那座白色大厦。其实,(1)、(2)、(3)、(5)四个镜头是在相距很远的地方,在不同的日子里而且并不按照次序拍摄的,而第(4)个镜头则是从电影资料里剪下来的,是美国华盛顿的白宫。 这个实验证明,两个以上的对列镜头连接在一起,能产生新的意义。导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通过镜头的组接,形成能为观众接受、理解的电影语言。由于这是由库里肖夫首先作试验加以证明的,人们便把这种效应称为库里肖夫效应。 苏联电影导演普多夫金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又做了

7、一个成功的蒙太奇试验。普多夫金准备了三个镜头:1、某人在哈哈大笑(近景);2、还是这个人惊慌失措(近景);3、一个人手持手枪指着(近景)。 普多夫金把上面镜头按下列顺序连接:哈哈大笑手枪指着惊慌失措放映后给观众造成印象是此人胆小、怯懦。 同样是这三个镜头,但按如下顺序连接:惊慌失措手枪指着哈哈大笑 放映后给观众造成的印象是此人胆大、勇敢。 这个试验再次证明了库里肖夫效应,并成为学校讲授蒙太奇的经典范例。 上述两个试验的例子,都充分说明蒙太奇的构成作用。 下面再看一个简单例子,有这样三个镜头: (1) 鲜花 (2) 玩具 (3) 婴儿熟睡的脸 当上面三个镜头单独存在的时候,它只能说明个别的作用,

8、鲜花就是鲜花,玩具就是玩具,婴儿熟睡的脸也只能是婴儿熟睡的脸。也就是说,当他们分散存在的时侯,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但是,如果把这三个分散的镜头按上述次序连接在一起,就会产生新的含义,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孩子童年的幸福。它所以能传达出这种新的意念和信息,主要是把三个分散的镜头结构在一起,产生了组合之后所发生的质的飞跃作用。这种作用就比原来三个镜头单独存在时的个别作用丰富了,提高了,有了新的思想内涵。三个分散的镜头经过蒙太奇合成后构成了可提供艺术联想的艺术形象。 但是,并不是随便把两个以上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产生蒙太奇构成的联想作用。例如: (1) 一张熟睡的婴儿的脸 (2) 一节

9、电池 (3) 一支香烟 要是把这三个镜头连接起来,不仅不能产生新的含义,反而会把观众弄糊涂。因为这是三个在生活逻辑上没有必然联系,是人们的经验无法联想的镜头连接,所以它无法表达新的内容和涵义,更不能发挥蒙太奇的构成作用。 这说明了蒙太奇的构成,必须经过导演的选择,选择那些最本质的富有艺术表现力的东西,并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否则,是不会获得蒙太奇构成的效果的。 2、创造时空作用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服从实在的时间和实在的空间法则。例如,当我们要从教室里走到校外去,必然先要走出教室,经过走廊,走下楼梯,穿过门厅,走出大楼门,经过操场,然后才走出校门。这是现实的时间和空间法则所决定的。 导演所处理的

10、素材是摄录在胶片、磁带上的实在过程的片断。他可以根据自己艺术构思的需要,删掉一些不必要的中间过程,重新组合屏幕时间和空间。例如前面提到的学生从教室走到校外去,就可以先用一个镜头表现学生走出教室,下一个镜头表现他穿过操场走出校门,只需两个镜头就把这一过程完成了。至于经过走廊、楼梯、门厅的时间和空间过程都被删掉了。但观众不会提出这是在弄虚作假、偷工减料不给他看全过程,或者看不明白。那些被删掉的实在的时间与空间过程则由观众的联想补充了。如果将全过程都如实反映出来,反而使观众感到厌烦。因此经过蒙太奇手法的剪辑后,出现在电影、电视上的时间与空间已不是实在的了。 也就是说,蒙太奇具有创造电影、电视时间与空

11、间的作用。 电影、电视中的假定性的时间和空间,既有时间与空间的压缩,也有时间与空间的延伸。前面提到的由教室直接走出校门,删掉了中间的过程,即是对时间与空间的压缩。 至于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如电影故事和电视剧的一些重要情节,往往会比实际时间加长,也比原来空间扩大。在电视教材中,为了要看清一种快速的现象,如自由落体运动,100米跑的姿势时,往往采用快速拍摄和馒动作放映的方式去延伸时间;也可以采用反复播放同一镜头的方式去延伸时间。在空间延伸方面则更常被使用。如学生在实验室中做某一实验,也许这实验的过程是在几个甚至十几个实验室中拍摄下来的,最后被组接在一组镜头里,我们仍看到是在一个整体的、被延伸了的实验

12、室空间里。 这样便在银幕上荧屏上构成了一种与我们周围现实世界不同的所谓影视时间和影视空间。 2、 声音和画面结合作用 蒙太奇能使声音与画面有机结合,互相作用构成特殊的声画结合的形象,产生新的涵义,从而更深刻、更生动地揭示与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 声画的结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形式有: (1) 声画同步配合,如炮弹爆炸同时出现爆炸声,加强了真实感。 (2) 画分立,画面内无声源,传来声音与画面形成分立,制造出一种联想的情景。 (3) 声画对比,画面上出现乞丐在路上讨饭,而声音却是酒楼猜拳行令的声音,声音与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上可见,蒙太奇在影视创作以至借鉴用于电视教材编制,它的作用是相当大

13、的,但我们必须适当运用才能起好这种作用。 三、声画组接蒙太奇在1927年以前,电影都是没有声音的。画面上主要是以演员的表情和动作来引起观众的联想,达到声画的默契。后来又通过幕后语言配合或者人工声响如钢琴、留声机、乐队的伴奏与屏幕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声画融合的艺术效果。但真正达到声画一致,把声音作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元素,是在录音、声电光感应胶片的技术,尤其是磁带录音技术出现以后,才把声音作为影视艺术的一个组成因素合并到影视节目之中。1、影视语言影视艺术是声画艺术的结合物,离开两者之中的其一个都不能称为现代影视艺术了。在声音元素里,包括了影视的语言因素。在影视艺术中,对语言的要求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

14、,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则。(1)影视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影视语言有着其特殊的规律,它不同于小说散文,也不同于广播语言。影视语言是按照影视广播的特殊要求灵活运用的,不需要完全遵守作文的“章法”,其作用和特点我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连贯性,声画和谐在影视节目中,如果我们把语言分解开来,往往不像一篇完整的文章,语言断续,跳跃性大,段落之间也不一定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但如果我们将语言与画面相配合,就可以看出节目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表现在语言和画面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简单的合成,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溶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声画组合中,有些时候是以画面为主,说明画面的抽象内涵;

15、有些时候是以声音为主,画面只是作为形象的提示。根据以上我们的分析,影视语言有这些特点和作用:深化和升华主题,将形象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可以抽象概括画面,将具体的画面表现为抽象的概念;语言可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态;语言还可以衔接画面,使镜头过渡流畅;语言还可以省略画面,将一些不必要的画面省略掉。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影视节目面对的观众是具有多层次化的,除了特定的一些影片外,都应该使用通俗语言的。所谓的通俗语言,就是影片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如果语言不能通俗,费解、难懂,会让观众在观看中分心,这种听觉上的障碍会妨碍到视觉功能,也就会影响到观众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当然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视听觉效果。语言简练概括影视艺术是以画面为基础的,所以,影视语言必须简明扼要,点明即止。省下的时间空间都要用画面来表达,让观众在有限的时空里展开遐想,自由想象。解说词对画面也必须是亦步亦趋,或者充满节目,会使观众的听觉和视觉都处于紧张的状态,顾此失彼,这样就会对听觉起干扰和掩蔽的作用。语言准确贴切由于影视画面是展示在观众眼前的,任何细节对观众来说都是一览无余的,因此对于影视语言的要求是相当精确的。每句台词,都必须经得起观众的考验。这就不同于广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