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99810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五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一水果好看又好吃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加深对秋天水果桔子的认知2、培养幼儿对写生画法的兴趣活动准备:实物桔子若干,图画纸每人一张,油画棒每人一盒活动情况记录:活动由来:“咦!今天怎么吃桔子了?”随着孩子们一句句稚嫩的疑问,我们开始了关于秋天水果的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为什么会对午点时吃的桔子如此感兴趣,使他们很兴奋呢?在幼儿园孩子们品尝到的第一种秋季时令水果就是桔子,这第一个出现的时令水果桔子,自然而然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激起了他们对秋季时令水果的兴趣。活动形式:通过实物观察,使幼儿生动、细致地发现桔子的特征(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

2、等。在幼儿观察、交流、总结的基础上,请幼儿写生桔子,教师不出示范例,鼓励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桔子的真实颜色用各种颜色的画笔表现出来。与幼儿的互动:(1)请幼儿回忆中午午点时吃的桔子的味道,引导幼儿回忆并说一说自己印象中的桔子的样子。多数幼儿回答出桔子是圆形、orange的颜色。(2)出示桔子,请幼儿观察,观察桔子的外部特征。(3)请幼儿逐个较细致地触摸观察后,引导幼儿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看完后说桔子不是特别圆,发现有些扁圆,桔子皮上的颜色是有变化的,有的地方是orange,有的地方是yellow,有的地方是green。(4)请幼儿分成小组,发给每组几个桔子,请幼儿边

3、观察边参照桔子实际的颜色给“桔子画像”。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眼睛看到的颜色尽情地用画笔在纸上表现,展示他们的丰富感知。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边画边发现“这儿有点黄,往下又成桔红色了”。(5)幼儿作品展示,并进行介绍。孩子们听说要讲一讲自己画的桔子都很积极地举起小手想说一说,有的孩子说他的桔子是又漂亮又甜的桔子,有许多漂亮颜色,有的孩子说他画的桔子超市都买不到,因为它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活动开展后的反思:通过开展这个活动,孩子们对于桔子的外部特征了解得比已往细致了许多。由于绝大多数幼儿基本掌握了圆或椭圆的画法,所以幼儿画的桔子造型较好,构图很大胆,有的孩子画一个桔子,有的幼儿画了几个桔子。由于是写

4、生,我们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想看看幼儿自我表现的成果,结果很令人欣喜,尤其在用色方面,很多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桔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都进行了表现。在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画得非常认真投入。此次活动为后面的活动延伸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接下来生成的活动是点数桔子,泥工制作桔子等)。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二活动目标:1、感知几种常见水果的颜色、味道,知道这几种水果的名称。2、知道水果的味道丰富,喜欢吃水果。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1、各种常见水果若干。2、小筐人手一

5、只。3、布置几棵长满水果的“果树”。4、水果拼盆五份。活动重点、难点:幼儿能感知几种常见水果的颜色、味道,并知道这几种水果的名称。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喜欢吃的水果教师: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宝宝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教师展示水果实物)教师:果园里呀有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宝宝跟着老师一起去果园摘水果怎么样?2、“摘水果”游戏(1)幼儿到“果园”门口每人拿一只小筐,在果树上自由采摘水果后,回到座位上,说说自己摘了什么水果,有多少,及水果颜色等,和好朋友比一比水果形状等。教师:现在老师来请宝宝们告诉老师你摘了什么水果?几个?什么颜色?什么形状?(2)请好朋友吃水果教师:请宝宝们送水

6、果给你们的好朋友吃,边说:“某某,我请你吃一个X颜色的苹果”等等。3、“猜猜吃的是什么水果”(1)教师:现在呀,老师也请你们吃水果,说说你们吃到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猜猜是什么水果呢?(2)教师:水果好吃吗?宝宝们都喜欢吃水果吗?4、延伸活动:画画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三活动目标:1.幼儿在猜猜、抓抓、尝尝的游戏中,体验感知糖果的不同(数量、形状、软硬、味道等。)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简单事物的能力。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活动准备:1.红、

7、黄、小罐各一对,分别标上记号。2.各种糖果若干。(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糖等。)3.两个透明塑料桶,多条糖果排列纸条。4.每位幼儿粘纸照片、糖果帖纸。5.敲碎的按叶糖,小袋装的跳跳糖若干。活动过程:一.回忆体验:1.出示区域游戏中的图片,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送糖果”情景的回忆。提问:这张图片认识吗?我们是用它来做什么游戏的?这上面有谁?(让幼儿将名字一一念出。)遮掉一半的画面,提问:某某喜欢吃什么糖,还记得吗(教师必须清楚的了解谁的喜爱,如好朋友之间的。)二.操作,游戏(一)“猜糖果”1.红罐中的糖果“一和许多”(罐内放置各种形状的糖果)抓住两点:一是听辩是否正确,可数一数验证;二猜猜看糖纸里藏着什么形状的糖果?(重点介绍椭圆形)教师小结:糖果是有各种形状的。2.猜黄罐中“多与少”(多些棉花糖与5个硬糖果),靠近孩子摇,多摇几遍,嘴里关照“仔细听。”问题提示:明明这个罐子里轰隆隆的,怎么这个少,那个多呢?故抓住三点:一是验证。二是引导幼儿思考糖果的软硬差异。(原来啊,软的糖果发出的声音轻,硬硬的糖果发出的声音响。)(二)抓糖果1.教师出示透明大桶,交代游戏规则:一个手抓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