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基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97649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条基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条基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条基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条基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条基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条基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基施工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基础工程特点2、 土方开挖方案3、条基土方开挖技术措施 4、钢筋混凝土工程安全技术方案4.1、条基砼技术措施4.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4.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一、 编制依据1、 基础工程特点本工程土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粉质粘土、页岩等组成,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10Kpa。基础设计为条形基础,垫层为30cm厚C15砼。砌体为M7.5水泥砂浆砌筑页岩砖。构造柱及地圈梁为C25砼。2、基础开挖工艺测量放线 切线分层开挖 修坡 整平 基坑测量放线时,坑底四周应按基础设计尺寸开挖基线,自下而上按33%放坡作为坑口开挖线。挖土深度为2.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

2、及时修整,检查基坑底宽及标高,坑底凸凹不超过1.5cm。根据地勘资料提供的可靠数据,本工程基础置于地下水位以上,无需采取降水措施,但施工期间跨越雨季,应在基坑施工期间对局部边坡进行保护,基础施工阶段在基坑顶部与基底设置足够的排水沟。 3、土开挖技术措施基础施工前必须按建筑场地基坑探查与处理现行规程进行探察与处理。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或与地质堪察报告不符时,应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方案。31条基土方安全措施避免基坑坍塌伤人。3.11本工程根据地质资料,条基开挖2m深左右,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边挖边运,放坡按条基的深来确定,放坡系数为1:1.3,避免基坑坍塌伤人。3.1.2、人工修正表

3、面平整度5cm。按图纸设计要求的坡度起阶梯。3.1.3、在施工过程中,适时测量基坑周边位移。3.1.4、土方开挖应根据支护要求分部分层进行,坑壁表面平整度5cm。严禁在坡底挖成倒坡。3.1.5、施工时避开管线。2.2、条基土方开挖的技术措施3.2.1、本工程地基由工填土、粉质粘土、页岩土而形成的场平基础。3.2.2、测量放线,人工及机械开挖,在施工前根据控制点坐标,放出条基基坑的灰线、边线和控制标高。龙门桩一般离开坑缘2-3m,以利于保留;放灰线时,按图纸开挖基坑的深度放出边坡的宽度,灰线 标高,轴线进行复核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3.2.3、本工程工期短,为了减少时间,条基开挖方式,采用

4、挖机开挖土方,人工修整。 3.2.4、工程地基基础是天然土,开挖至基底持力层,通知地勘、设计、建设及监理到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浇筑基础垫层。3.2.6、人工修整基坑,超过1m以上的深度,先撑好模板然后人工修整,避免土方坍塌伤人。3.2.7、在施工过程,随时测量基坑周边位移。3.2.8、基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还没有挖到持力层,必须挖到基底的持力层。3.2.9、条基开挖完成,必须做好隐蔽资料,自检资料及其它资料,待验收使用。3.2.10、基槽验收前,基坑清理干净,放好轴线,做好验收检查。3.2.11、条基完成后,即时通知各有关责任单位验槽,合格后立即浇筑垫层,预防下雨浸泡及太阳爆晒。4、钢筋砼工程施工

5、技术措施4.1、条基砼技术措施4.1.1、浇筑砼之前,首先对各强度等级的砼即C15、C25进行现场取石子和水泥,到试验室进行配合比实验。砼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的强度标准值提高1个数值。且有试配报告单,按试配单中的强度等级做试配。4.1.2、对施工用的水泥送去试验并符合设计强度要求以后再使用。对进场的砂,石子进行室验,同时对使用的各种钢筋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已成形且定位的钢筋骨架,逐一进行检查复核;对模板进行抄平和拉线检查,并对刷油及堵洞进行补修,即时对模板进行浇水湿润。4.1.3、砼搅拌时间,即砼的坍落度小于3cm时,搅拌的最短时间,自落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为60秒,容积在40

6、01001时,自落式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最短时间分别是120秒和90秒。4.1.4、砼自高处落自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砼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高度超过3m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等等方法。浇注竖向结构砼前,地部应先填50100mm厚的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砼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注高度的上升予递减。4.1.5、砼浇注层的厚度为表面振动200mm;轻骨料砼表振动200mm,插入振捣300mm,后在人工捣固时,基础无筋砼的结构中,浇注厚度为250mm,浇注厚度砼的最大隙时间,低于C30的砼,在气温25和气温25时,最大间隙时间(min)分别是210min和180min. 4.1.6、

7、浇砼时,应经常观察摸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留孔的情况。当发现有形变时,应即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砼的质量,施工缝留置位置应在浇筑前确定,以保证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使于施工的部位,应在13之处。在施工缝处15继续浇注砼时,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应请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或软弱的砼层,并加以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砼应细心捣实,使砼新旧紧密结合。4.1.6、在采用振捣器振捣密实,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一振点的振捣器延续时间,应使砼捣实,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2)、插入式振捣器捣实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经的1.5倍,轻骨料的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半径的12

8、,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3)、为供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砼中5cm。4.1.7砼工程应确保质量,应振捣密实,基础砼不应有麻面、蜂窝、孔洞,表面光滑平整。但蜂窝系指砼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砂石深度不于5mm,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对于砼中孔洞面积基础上一处不大于100cm2, 累计不大于200cm2;孔洞系指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对基础上露筋长度不大于20cm, 累计不大于40cm,对于砼夹渣层长度,长度均符合要求,即基础缝隙长度不大于20cm,深度不大于5cm,且不多于二处。4.1.8、现浇砼允许许偏差要求为:1、轴线位移条基础许偏差为10mm。2、标高许偏差为

9、10mm。3、截面尺寸,基础许偏差为(15,10mm)。4、表面平整度许偏差为8mm。4.1.9、成品保护,砼终凝前,初凝期间,禁止在砼碰撞,要用塑料布遮盖严密,保护水分。砼终后即夏天气温高时,12小时要开始专人浇洒保护水分养护天数,对普通水泥制的砼,不得少于7昼夜。4.1.10、机具由专人专机保养,工人进工地必须戴安全帽,操作工戴安全帽和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振动器由专人使用,电工随时检查线路,机具及接地情况,预防漏电伤人。4.1.11、砼工程的资料十分关键,资料员要负责在施工前搞好各强度砼的试配,并完成试配强度试验,在施工前还要完成全部钢材合格证和索取和钢筋试验工作及水泥合格证索取和试验工

10、作,对于施工中的每一次浇筑砼要由监理工程师随机取样及送去试验。质量检查工作应搞好班组自检记录和质量验收记录资料整理工作及施工日志记录。4.2 钢筋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4.2.1、凡用在工程上的钢筋,钢板等,均要出厂合格证书,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本工程钢筋采用焊接和绑扎两种形式,因而对于焊接和绑扎使用的机具首先要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不能带病运转,并及时全数运进场,并盖好钢筋和钢筋库。钢筋在绑扎或焊接前应先出锈和清除油渍,调直钢筋。采用的主要工具有立式丝机、电动除机、钢筋调直机,手动GJY-16型液压切断机,、GJT-40型钢筋弯曲机及钢筋弯曲机,都应用进行检查备用。手工钢筋工具有锤头,手摇板

11、手、卡盘、板头、钢筋钓、带机口的撬棍和螺旋型钢筋成机型、先应支好、支平、支牢钢筋加工操作台。对于现场钢筋绑扎和焊接的钢筋型架等、均要求对照图纸效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图纸和料单相符。如有错漏,应予以纠正增补。准备绑扎用的绑丝切成合理的长度,捆成小把备用。绑丝可用2022号铁丝(火烧)或镀锌丝(铅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12mm以下的钢筋。铁丝长度当钢筋直径为35mm时,要求长120mm;当钢筋直径为68mm时,铁丝切成130150mm;当钢筋直径为1012mm时,铁丝长度分别切成长度170、190mm;当钢筋直径为1416mm时绑丝长度分别为170、190、220、

12、250mm四种。施工前准备好控制砼保护层的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根据保护层厚度而定,即与保护层同样厚度,垫块的平面大小,视保护层大小而定,保护层20mm以下时为3030mm;大于20mm的保护层,垫块表面积为5050mm。当垂直(在四边)使用垫块时,要在制作垫块时,把22号铁丝(长度160200mm)插入砂浆中,以便扎在钢筋主筋上,梁底垫块不必插入绑丝。4.2.2、钢筋配料根据施工图的结构配筋,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跟钢筋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中请加工。 4.2.3、钢筋下料时,因钢筋弯曲或弯钩会使钢筋变化,在配筋中不可直接根据图纸尺寸下料;必须了解砼保护层

13、,钢筋弯钩,钢筋弯曲等规定,再根据图纸中尺寸计算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要以下为据:直径钢筋可下料长度=结构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弯构增加长度。上述钢筋如需要搭接时,应增加搭接长度。4.2.4、钢筋加工前,应对油漆、漆污及用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钢筋除锈,一般可采用三个途径:一是在钢筋冷拉和调直过程中,除锈对大量钢筋除锈为经济省力;二是用机械方法除锈,如果用电动除锈,对钢筋的局部除锈较为方便,三是采用手工除锈即用砂纸、钢丝刷、喷砂和酸洗也可以除锈。4.2.5钢筋调直,如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根据钢筋直径选

14、用调直模和传送压棍,并要正确掌握调整直模的偏移量和压棍的偏移力度。4.2.6钢筋切断机的切断钢筋口,不得有蹄形或起弯曲现象,同时钢筋长度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为10mm,在切断过程中,如钢筋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现象时,要予以切除;如发现钢筋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出入时,应向技术员和设计部门反映,并提出设计处理方案。钢筋弯曲成型,级钢筋未端需作180弯钩,其图纸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5倍。对于级钢筋末端需做90或135。弯折时,级钢筋的弯曲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部份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

15、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在弯曲成型前,要在钢筋工对照图形和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时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除弯曲调直具扣法是从相邻两面段长度中各扣一半。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应增加0.5d(d为钢筋直径);划线工作最好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划;两边不对称的钢筋可以从端划,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4.2.7采用钢筋绑扎形式的,应符合以下要求。1: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曲处。2:搭接时,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级钢筋可不做弯钩。3: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压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绑扎牢固。5:绑扎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为:当砼强度等级为C25时,级钢筋搭接长度为35d。4.2.8电动机具由专人操作、保养及时,不带病运转,要求防护设施完整、有效。电焊时,要注意防火具戴焊接镜、焊工手套各穿工作服。4.29骨架的宽度和高度允许偏差为5mm; 骨架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排距允许偏差为5mm;绑扎允许偏差为20mm;钢筋弯起点位移允许偏差为20mm;受力钢筋保护层基础允许偏差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