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97550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古诗句情境填空。1我的好朋友小明即将转到新的学校,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我为他送行。此情此景,我想到了用王昌龄的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_,_。”2小明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妈妈夸他梅花颜色真好看,可小明却说,我要像王冕一样“_,_。”3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4是金子总会发光,不错,正如一句诗“_,_。”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不了的!二、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

2、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2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那粒_的豆粒最值得称赞,因为_。3有疑问很正常,有不懂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正如韩愈说的“_,孰能无惑。”4神话中的“千里眼”让我想起了现在的_,“顺风耳”让我想起了现在的_。20世纪科学技术成就举不胜举,我们可以用诗句“_”来形容。5前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几篇神话故事,其中我对_印象最深,它让我懂得了_的道理。6_,雪却输梅一段香。7八月里来雁门开,_。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繁星(七一)中_、_、_,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

3、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_,_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_。3.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运用_的修辞手法,用_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_的画卷。四、 根据课文填空。1乡下人家门前的空地上种着_、_、_、_,这些鲜花美丽,迷人,表达了作者对_。2_,_。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_。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_。4顺着_,溪流时而_,时而_,时而_,时而_,溪声也时时变换_。 5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_,慢慢地在扩大它的_,加强它的_。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日长篱落无人过,_。2_,老来方知读书迟3相看两不厌,_。4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想象,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英国华兹化斯也曾说过_。5清风

4、明月本无价,_。6_,为谁辛苦为谁甜?7学习不怕根底浅,_。六、 按课文内容填空。1当你想表明自己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时,会想起诗人_芙蓉楼送辛渐中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_”;当你想要表达独善其身、不求功名的愿望时可以借用墨梅中的诗句“_,_”。2“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作者按_的顺序写了“诺曼底号”_的全过程,文章有详有略,运用了大量的_描写,衬托了_的果断,突显了他_、_的高大形象。3当我抱怨这不好、那不对的时候,妈妈就会用论语中的“_,_”教育我;当我沉迷于安乐而不思进取时,爸爸会用孟子中的“_”来教育我。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1.填写正确的关联词语,然后再写一句话。_

5、是倦了,_驮着斜阳回去。_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的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再写一句拟人句:_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册学过的三首古诗词让我感受到乡村独特的美景:“儿童急走追黄蝶,_”描绘了儿童捕蝶的天真可爱;“_,惟有蜻蜓蛱蝶飞”写出了初夏江南美丽的田园景色;“大儿锄豆溪东,_。_,_”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2)桃花一簇开无主,_?(3)待到山花烂漫时,_。(4)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_。英国华兹华斯(5)_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课本中我们学过他写的_和母鸡;课外,我知道他写的_等经典著作。(6)罗隐在蜂一诗中写蜜

6、蜂勤劳的诗句是:_,_。九、 积累展示。1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名句是:_ ,_ 。 2雪梅这首诗中,“_ ,_ 。”这句诗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非常相似。3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诗句是“ _ ,_ ”。4蟋蟀的住宅是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_写的一篇观察日记。文中采用了_的手法,分别介绍了_和蟋蟀怎样建造住宅。5请积累两句与秋季的天气相关的谚语:_ _ 十、 根据课内积累填空。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里所写的那样: (_),(_)。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那声音如同(_),好像(_)。3“博学之,(_),慎思之(_) , 笃行之。”

7、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深入追问,谨慎思考,明晰分辨。 4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开始向南飞了,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让我想起了一句谚语(_)。 5精卫填海故事的主人公是(_)。精卫填海的原因是(_),精卫填海的过程是(_)。(引用原文的话回答)十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1一道残阳铺水中,_。2_,远近高低各不同。3_,雪却输梅一段香。4一场秋雨一场寒,_。5八月暖,九月温,_。6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中蕴含了_的哲理,请你再写一句蕴含哲理的古诗句:_,_ 。十二、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毛泽东主席在卜算子咏梅中描绘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的句子是:已是悬崖百丈冰,_。2.童年的岁月是令人怀念的

8、,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都塑造过儿童的形象,有“意欲捕鸣蝉,_”的牧童;有“儿童急走追黄蝶,_”的乡村儿童;还有“最喜小儿亡赖,_”的小儿,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古代儿童的天真烂漫。3.通过学习,我们积累了很多诗词名句。既有罗隐蜂中描写蜜蜂勤劳的“不论平地与山尖,_”,也有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春意盎然的“梅子金黄杏子肥,_”。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牛和鹅按_的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_,害怕_。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_,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_。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_。 (2)作者小时候从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

9、们(_)(多选) A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B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C不能相信别人的话。十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场秋雨一场寒,_。2._,露似真珠月似弓。3.梅须逊雪三分白,_。4._,万里长征人未还。十五、 先补全诗句,再完成练习。但使龙城飞将在,_。(出塞)_,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生当作人杰,_。(夏日绝句)莫愁前路无知己,_?(别董大)1.以上诗句中第_句都是边塞诗。第_句都表达了爱国情怀,第_句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填序号)2.我所知道的爱国诗句还有:_,_。十六、 把诗句补充完整。1_,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