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88060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六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六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六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六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六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六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六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六 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工程实际中的构件一般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往往是几种基本变形的组合,要确定这些构件上某点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也就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复杂的工程结构尚无准确的理论公式可供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常常要借助实验的方法解决,如电测法、光测法等。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复合抗力下的应力,应变测定。包括通过薄壁圆管在弯扭组合作用下其表面任一点主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测定;薄壁管某截面内弯矩、剪力、扭矩所分别引起的应变的测定。1学习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学习了解半桥和全桥的组桥技术。2通过组桥技术,学习掌握在弯扭组合条件下分离弯曲正应变、扭转剪应变、弯曲剪应变的测量技术。二、仪器设

2、备1、静态电阻应变仪2、多功能组合实验台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3-1所示,它由圆管固定支座1、空心圆管2、固定立柱3、加载手轮4、C图3-2受力简图及几何尺寸荷载传感器5、压头6、扭转力臂7、测力仪8、 应变仪9等组成。实验时顺时针转动加载手轮, 传感器和压头使随螺杆套向下移动。当压头和扭 转力臂接触时,传感器受力。传感器把感受信号 输入测力仪,测力仪显示出作用在扭转力臂端点D处的荷载值 Po端点作用力 P平移到圆管E点 上,便可分解成 2个力:一个集中力 P和一个 扭矩Mn= P x a。这时,空心圆管不仅受到扭矩的作 用,同时还受到弯矩的作用,产生弯扭组合变形。空心圆管材料为不锈钢, 外

3、径D=47.20 mm,内径d= 40.7 mm,其受力简图和有关尺寸见图3-2所示。1-1截面为被测试截面,取图示 A、C二个测点,在每个测点上各贴一枚应变花。四、实验原理和方法由截面法可知,1-1截面上的内力有弯矩、剪力和扭矩,A、C点均处于平面应力状态。用电测法测试时,按其主应力方向已知的和未知的,分别采用不同的布片形式。1、主应力方向已知主应力的方向就是主应变方向,只要沿两个主应力方向各贴一个电阻片,便可测出该点的两个主应变 1和 3,进而由广义虎克定律计算出主应力(T 1和(T 3:(T 1 =E2 ( 1+ 卩 3)1 - 2(T 3=21- /( 3+ 1)2、主应力方向未知由于

4、主应力方向未知, 故主应变方向也未知。 由材料力学中应变分析可知, 某一点的三 个应变分量x、 y和丫 xy ,可由任意三个方向的正应变 e、a和 u确定。若取0 =-45 、 a =0 、u =45。进而可求出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在主应力方向未知的应力测量时常采用应变花。应变花是一个基底上沿不同方向粘贴几个电阻片的传感元件。常用的应变花有45 、60 、90。等。在测点处的主应力方向不明时,可采用60。应变花,确定测点处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如果测点处主应力方向大致明 确,则多采用45 应变花。如果主应力方向均为已知,可采用90 应变花。采用应变花的优点是可以简化贴片工序,减少工作量,减小误差,

5、便于分析计算等。本实验采用的是45 应变花,在A、C两点各贴一枚应变花。用45 应变花可测出E-45、 Eo和E45,由此可求出:式中为 1与0 应变片之间的夹角(即 (T 1与X轴之间的夹角)。3 测定弯矩薄壁圆管虽为弯扭组合变形,但 A、C两点沿x方向的0 应变片只有因弯曲引起的拉伸或压缩应变,且两者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因此采用不同的组桥方式测量,即可得到A、C两点由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变 M。由虎克定律得b =E M由截面上最大弯曲应力公式便可得到截面A-C的弯矩实验值为IzcrI zMw=- y4.测定扭矩 当空心圆管受纯扭转时,a、c两点,沿45方向和-45 方向的应变片都是沿着主应力方向

6、。且主应力d 1和d3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同样利用A、C两点的应变片,还可以用来测量扭转力矩。因为在弯扭组合作用下,A、C两点沿轴线成土 45 方向上的应变片,不仅受到弯矩的作用,同时还受到扭矩的作用。 由于弯矩引起的应变数值相等符号相同。而扭矩引起的应变,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因此,采用不同的组桥方式测量,便可达到“测扭”“消 弯”,从而得到A、C两点由扭矩引起的主应变 n。由平面应力状态的广义虎克定律得EE(T 1=2 ( 1+卩 3)=21 -k21 因纯扭转时主应力d 1与剪切应力T相等,又因E;n1Mn,1 T这样便得到截面AC的扭矩实验值为Mn =(1忙五、理论值计算由图3-3可看出

7、,A点与C点单元都承受由 生的剪应力t的作用。B点单元体处于纯剪切状态, 生。这些应力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A、C 点:Mw产生的弯曲正应力 d w和由扭矩Mn产 其剪应力由扭矩 Mn和剪力Q两部分产Mw= P X cl-=(D4-d4)64Dy= p =-2(Tx = MwylzI-Mn= P X a兀44I p =(D4-d4)32M PIVI nT x=Ipt = QS-max2QbIz Agx中牺即SL面上顶面圆孤面-45图3-3单元体及应变片的布置is*下虑西mg!面CJCT 1=a=2tg-1 丁B点:主应力大小(T 1、3= T x,方向沿x轴成土 45 。六、实验步骤(1)测量记

8、录相关尺寸(2)将空心圆管上的应变片按不同测试要求接入静态电阻应变仪组成不同的测量电桥, 并调整好所用的仪器设备。完成以下两项参数的测定: 主应力大小、方向测定:将A点3个方向的应变片按半桥接线,并按公共温度补偿法组成测量线路,进行半桥测量。 测定弯矩Mw、扭矩Mn,根据实验要求,自行设计组桥方案。(3)调零:在未加荷载之前,将所接的各个测点调整到零位。(4) 加载:分四级进行,每级加载200N,直加到800N。(200N t 400N t 600N 800N),并分别记录每级荷载作用下各点的应变值(注意数字前的符号,有“-”号者为压应变,无“-”号者为拉应变)。(5 )完成一项测试后,重新组

9、桥测试,重复步骤(3 )和(4 )。(6)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后,卸除载荷,关闭电源,拆线整理所用仪器设备,清理现场, 将所用仪器设备复原。数据经教师检查签字。注意事项:1、切勿超载,所加荷载最大不得超过 1000N,否则将损坏试件。2、测试过程中,不要震动仪器、设备和导线,否则将影响测试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3、注意爱护好贴在试件上的应变花,不要破坏其防潮层,造成应变花损坏。七、试验结果的整理1. 利用给出的三个公式,分别计算各加载步的弯曲正应变、扭转剪应变、弯曲剪应变 的测量值。2. 分析、推导三个公式。3. 根据应变的测量值,用材料力学公式计算实验时所加的载荷,并与实际载荷进行比 较,简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必要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