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56298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练习。卧薪尝胆司马迁吴既赦(sh)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r)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赦:反:女:振: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_。3“女(r)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_。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_2. 阅读理解。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

2、业。1给文中画横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世传(_) 世代相传。 世上传说。卒业(_) 完成学业。 诵读完毕。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之”在文中指_。(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其”在文中指_。3老媪是怎样回答李白的?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在下面。_。3. 文言文练习。王戎七岁,。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取之,信然。1补全文言文。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王戎_,王戎是“_”之一,自幼聪慧。3解释下列字、词。(1)尝:_(2)竞走:_(3)唯:_(4)信然:_4学习了这篇文言文,你获

3、得了哪些启示?_4. 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A.老媪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C.没有实际意义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4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_,本文带给你的启示:_5. 阅读铁杵成针片段,回答问题。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

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_。方: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3文中的“李太白”就是_代著名诗人_,被人们称为_。4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_6. 阅读理解。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叶公好龙”中,“好”字的读音是_,在这里的意思是_。2你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叶公好龙”?用“”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3叶公看到真龙以后是表现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_4叶公真的喜欢龙吗?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_7.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啖蔗顾长康啖甘蔗,先食

5、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1解释下列字词。(1)啖(_) (2)尾(_)(3)云(_) (4)渐至佳境(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_(2)人问所以。_8. 课内阅读理解。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o)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未成,弃去”中“弃”的意思是( )A.离开B.放弃C.不要2“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刚才B.正在C.开始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的意思是:_。4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A.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C.过是溪,逢老媪

6、方磨铁杵。D.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5下列名言与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6“太白感其意”,他当时会想些什么?_9.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这篇文言文出自于()。A.三字经B.山海经3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少女:_溺:_故:_堙:_4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

7、是在做无用功。5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6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7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10.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理解词语意思。曰_溺_堙_故_2本文选自_,炎帝是_,精卫是_。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_11. 轻松阅读快车。藏王的使者唐朝()时,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内地求婚。内地的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能干。好多国家都派使臣来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使臣们比比智慧,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那里去。第一次,皇帝让使臣们分出一百匹马中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

8、生的。别的使臣都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禄东赞却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一匹地放到马驹中去。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急忙扑上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第二次,皇帝叫人扛来一根两头削()得一样的檀香木棍。问使臣们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梢。别的使臣都很为难()。禄东赞用绳子拴住木棍的中央,把它放在池塘里,说:“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最后,皇帝叫人拿来一块玉石,要使臣们用线穿过玉石上的洞眼。洞眼很小,里面的孔道是弯弯曲曲的。使臣们一个个用线去穿,都失败了。禄东赞一边看,一边动着脑筋。忽然,他看见地上有只蚂蚁,想出了主意。他把丝线拴在蚂蚁身上,把蚂蚁放到玉石的洞眼

9、上。在洞眼这头慢慢吹气,在另一头放了蜜糖。就这样,蚂蚁带动丝线穿过了玉石洞眼。皇帝见三道难题全让禄东赞解决了,心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藏王一定更了不起。于是,皇帝让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聪明的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藏王的使命。(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丑陋()愚蠢()(3)唐朝皇帝让使臣们比智慧,比的分别是什么?_(4)唐朝皇帝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_12.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0、”(史记)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发尽白,蚤死_(2)今也则亡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子哭之恸_ (2)门人益亲_(3)弟子孰为好学_ (4)不贰过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迁怒,不贰过。_4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那几个方面?_13. 小古文阅读。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注释)临:临摹。日:每天。率:标准。遂:于是,就。于:对,对于。尝:曾经。苟且:敷衍了事,马虎。简札:信件,书信。少:同“稍”,稍微。易:改换,更换。愈益:愈加,更加。1(字词理解)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文徵明临写千字文”中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玉树临风B.兵临城下C.身临其境D.唐临晋帖2(句段理解)对下面这句话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A.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发精致巧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