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及河流水文特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544017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及河流水文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及河流水文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及河流水文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及河流水文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及河流水文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及河流水文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综合题分析方法及河流水文特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 地形和降水 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 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 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 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 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洪涝灾害的原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

2、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 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3、2)人为原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 (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 (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9.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10.河流地貌的形成:(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二、河流

4、的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 有无结冰期.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对应如下:外流河水文特征及原因 :1、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水位和流量大小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2、汛期长短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3、含沙量大小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4、有无结冰期由流域内最低气温

5、决定的。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0以上无结冰期5、河水流速大小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6、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等决定。河流水系特征指河流的发源地、流向、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其分布、河流的形状(如树枝状、扇形等)、河道宽窄曲直等。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6、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

7、流入波罗的海。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推荐精选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

8、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埃及和苏丹,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该河流经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较少,而蒸发旺盛,总径流量不是很大。其上游有两支流,分别是靑尼罗河和白尼罗河。这两支流分别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流经的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支流的水量较大。但白尼罗河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因其源头发源于赤道附近,降水季节变化小,又有维多利亚等湖泊的调节。而尼罗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

9、冬季降水量较多。所以尼罗河的水量特征:河流水量不是很大,季节变化大,其中秋季是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原因同刚果河类似),且从上游到下游的变化是大-减少。含沙量较大,汛期为每年的6-9月(定期泛滥是尼罗河突出的水文特点)。赞比西河:位于非洲南部地区,横穿东非高原,其上游为东非大裂谷的起点,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区,其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为10月到次年的5月,水流急,上游有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墨累-达令河: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的背风位置,发源于东部的大分水岭,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流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密西西比河:流经北美的中央大平原地区

10、,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系结构呈树枝状。其最长的支流为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相通,构成庞大的内河运输网。其水文特征:径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流速较稳,含沙量较小。亚马孙河:世界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地处赤道及附近地区,支流发育多,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很大,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但南北两侧的支流由于流经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带,落差大,水流急,具有丰富的水能;含沙量小,但近年来有增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热带原始森林早大规模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有所增加。阿姆河和锡尔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地区,向西北注入咸海,为内流河。依赖于高山的冰雪

11、融水补给,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有冰期,以夏汛为主。这两河为中亚重要的灌溉水源,流经图兰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上游发源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等。上游地区受地中海西风的影响,冬季降水量大,而下游流经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加之农业灌溉用水,径流量较少。该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大图册P19)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国家,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注入阿拉伯海。源头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去,该河流的径流量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恒河: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也大,汛期出现在6-9月,靠大

12、气降水补给为主(西南季风),含沙量较大(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其入海口附近常发生洪涝灾害。中南半岛上的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中南半岛的“浮稻”即说明),水流较急(地形起伏大),水能丰富。水系南北纵列分布,流域上游窄下游变宽。二、中国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东

13、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少(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3、内流河水文特征: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4

14、、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水文特征比较长江: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汛期较长(6-9月)以夏汛为主,无冰期。分段分析:从源头到宜昌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接纳支流),含沙量较小,河道较窄。从宜昌到胡口为中游:流量大增,水流趋缓,含沙量增大,河道弯曲。从胡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江阔水深黄河:分段分析:源口到河口镇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有湟水、洮河等支流汇入,但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有所减少,含沙量较小,在宁夏段有凌汛现象。(初冬和早春)河口镇到旧孟津为中游:含沙量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支流众多,水量较大,但季节变化很大,水位会暴涨暴落)旧孟

15、津到入海口为下游: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变窄,流速缓慢,在山东境内有凌汛现象。(时间同上)推荐精选东北河流(黑龙江、松花江):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一年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植被覆盖高),流速平缓(东北平原),冰期长。西南地区的河流(横断山区):水量大,季节变化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含沙量较小,流域面积窄,支流较少。汛期在夏季。汛期较长。但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部分地区会出现秋汛现象。东南地区(珠江、闽江等):水量丰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水流较急,尤其是流经低山丘陵地区的。汛期较长,出现在夏秋季节。(秋季东南沿海有台风影响)推荐精选名称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流向 汛期气候流经国家 注入海洋 湄公河大 小 无 自北向南6-1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国澜沧江、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南海恒河大小无自西向东6-10热带季风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孟加拉湾印度河大 小无 自北向南 6-10高寒草甸、热带季风、热带沙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