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是计算的桥梁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45376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算是计算的桥梁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口算是计算的桥梁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口算是计算的桥梁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算是计算的桥梁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算是计算的桥梁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算是计算的桥梁 门古中心小学 杨绪珍 口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之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不是学生先天就有的。它需要老师从感知、动作到表象,再到思维进行培养。如果学生不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就不能很快地完成这一认知活动,进行口算。那么如何搞好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其达到正确熟练,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实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

2、久性不长,喜欢新鲜的事物等,进行口算训练时,要注意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 坚持用分钟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这种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坚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时,可选用以下的形式: 1、运用口算簿。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这种速算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2、运用口算卡视算。 3、听算练习。口头念题,让学生在算术本上写得数。念完题,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 在专项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

3、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 1、充满趣味的“挑战台”.2、典型错例的“小诊所”. 3、自我选题的“小超市”等等. 二、内容多样,扎实有效练习1、直观表象助口算。从运算形式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如教学建立的表象:先出示装有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个皮球,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个皮球中拿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个皮球,外面还有一个,一共个。”

4、我表扬了这个同学说得好,并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就想到和几凑成。这样,表象建立了,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基础了。理清算理助口算。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比少,求与之和,应把分成和, ,与组成, 加得。 并画出口算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算。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说理训练助口算。抓好说理训练,

5、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问学生“等于几呢?”有学生马上说:“等于。”又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三、培养良好口算习惯 1、审题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不审题,提笔就算的毛病。 2、思考习惯。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勤于思考,寻找最简算法的心向。 3、检验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同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检验方法。 4、改错习惯。要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的良好习惯。 5、常练习惯。让口算进入每一堂课,无论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 总之,一直以来的口算教学,却有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之处。我们教师要对此引起充分重视,不断提高口算教学能力,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计算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