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地图第3课时地形剖面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37671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地图第3课时地形剖面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节地图第3课时地形剖面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节地图第3课时地形剖面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节地图第3课时地形剖面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节地图第3课时地形剖面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节地图第3课时地形剖面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地图第3课时地形剖面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阳一中导学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组胡长考2016/12第2节 地图 第3课时 地形剖面图学习目标:1、能根据等高线图绘制地形剖面图;2、能说出凸坡和凹坡的坡度变化特点,并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指出凸坡和凹坡;3、能根据已有的等高线推测其它等高线的数值,并能计算坡度、相对高度;第一部分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数值范围与极值区域地势起伏大小海拔最大、最小值延伸方向地形走向疏密程度坡度陡缓密陡疏缓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弯曲状况山脊:凸向低处山谷:凸向高处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局部小范围闭合山顶、山峰:中高周低盆地、洼地:周高中低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大于

2、大的”或“小于小的”(2)以图示范绘制地形剖面图(1)确定所要了解剖面的方向,定出剖面基线AB。(2)确定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如上图所示,从115点向MN线引垂线。(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5)用平滑曲线从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6)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

3、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2、预习题:读下图,填图并回答问题。(1)A、D、E、G的地形名称:A_、D_、E_、G_。(2)从AB连线方向看,C处是_(高、低),从EF连线方向看,C处是_(高、低)。(3)陡崖的最大海拔高程范围为_,其相对高差介于_与_之间。(4)图中组的曲线中,有可能是小河的有几条_。A一条 B二条 C四条 D五条(5)若E、F都为小河的河源,现打算开凿运河,连接E、F两河,则运河长度至少长_千米。(6)沿MN作地形剖面图。其中a、b两坡坡度较陡的是:_,判断依据是_。第二部分课堂探究探究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运用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

4、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ABC D探究二: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可视问题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探究三:等高线图中数值的判断和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所有等高线的数值。(2)分别求出两地的高度范围。(3)求两地的相对高度。(4)分别求出图中陡崖顶部和底部的高度范围,并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第2节 地图 第3课时参考答案知识链接课前预习:预习题答案:(1)山顶陡崖山谷山脊(2)低高(3)(1200,1300)100300(4)B(5)34(6)作图见下图a坡等高线稠密(或等高线间距小)课堂探究:1、B 2、略 3、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