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246316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习作指导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济小学霍玉霞教师怕改习作,学生怕写习作似乎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死结”。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习作的好劣,跟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他的思维活动就越活跃,他的习作就越生动具体,引人入胜;反之,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也会不断地丰富已有的想象力。因此,学生习作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而丰富的想象力又反过来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 课内外结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发展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基础。但凡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

2、,他们都善于捕捉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物,表达一个深刻的内涵。显然,他们养成了“有心”观察的好习惯,才会挖掘别人视而不见的素材。因此,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基础,有了敏锐的观察能力,习作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教师要有目的地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课文句子等实例,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观察的方法。课后,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特别是新鲜,有意义的景象,教师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以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在发展学生观察力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有了观察的基础,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想象,

3、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本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桂城区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举行的焰火晚会,文中表达了自己愉快的心情。这一材料,无疑是恰当新颖的,但就文章的内涵上来说,就较为肤浅了。而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又是合理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建国五十年的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等方面立意,使学生明白写文章除了要仔细观察外,还要借助事物进行深层次的想象,挖掘事物的内涵,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二、 进行多种形式习作训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是写好习作的前提,而进行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则是形象思维得到质的飞跃的保证。但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4、,较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立足于考试常见的类型进行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学生越写越怕,教师越改越烦。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和新大纲的精神,教师要转变观念,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促使学生敢于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如:1、写片断训练。片断训练只要求刻画某一细节,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写的内容不多,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师可结合生活的情节或其它各科的课堂教学,挖掘训练的结合点。如劳动课、队会课、班会课等。一次,我上了一堂劳动课,内容是学削水果皮。真想不到,这看似简单的劳动竟难倒了不少人。于是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看看每个人的不同表现。劳动后,抽出时间让

5、他们进行小练笔。有不少学生都能抓住同学中最具特点的表现来写,如“平时爱玩闹的男同学,这时候一个个都端坐在座位上,气也不敢大喘一口,那笨手笨脚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唉,最顽皮的沛成同学终于忍不住了,只见他把刀一放,张开嘴巴,狠命地咬了一口只削了一半皮的苹果”不过,如果条件许可,事前用录像机拍摄下精彩的片断,再让学生边看边回味,最后在此基础上再写,效果一定更好。2、根据给出的内容,扩写、改写、续写等。这类题目有一定的想象限度,有利于中高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引起想象的“亮点”,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文章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如穷人一文中描写

6、桑娜的心理矛盾时,运用了较多的省略号,教师可让学生将桑娜的心理活动写下来。3、自编童话。童话趣味性强,学生喜闻乐看。让他们自编童话,想象的空间大且不受限制,能激发学生想象、创作的兴趣。这一方法较适合低、中年级,因为心理学认为:年龄越小,想象的制约越少。如果启发得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想象思维。记得一个学生曾创作了一篇童话小草的诉说,童话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告诫人们要爱护绿化。想象合理,语言质朴感人。当我在班上朗读这篇文章时,许多同学都受到了教育。4、选择性的日记。所谓选择,就是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不一定天天记,但如果有令自己感到新鲜的人、事、物,就得记录下来。教师可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具真情实

7、感的习作,加以表扬、张帖。教师要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减少学生习作的压力,并通过鼓励让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处处留心,不断地培养想象的能力。三、 向课外延伸,拓宽想象的空间。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必须经历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知识越丰富,想象就更趋于成熟、合理。因而,学生单靠课堂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从“大语文”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课外的多种渠道去获取更多的知识,以拓宽想象的空间,满足想象的需要,如多看课外书、报刊、杂志和电视,收听广播等。教师在引导学生从课外吸取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根据教材的需要和时事的发展,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如教完草原一文,引导学生看有关的课外书,了解当今环境恶化的情况和保护环境的措施,去观看动物世界,了解草原上动物的生存情况;奥运会比赛期间,鼓励他们不但去看,而且去观察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实际行动。从多方面充实他们的认知领域,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潜在的想象因素活跃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