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24532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67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一系列相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二、学情分析: 1、六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水平,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水平。但是,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造型和审美

2、水平相对低年级比较强。2、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水平,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实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有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3、学生作品缺少童趣,难得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4、本学期主要对学生增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 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

3、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水平,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理解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实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

4、语言对欣赏对象实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实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 教学重点 1尝试用简练的墨色效果实行表现体会戏曲人物艺术的魅力和用水墨来表现戏曲艺术的快乐2观察秋天,欣赏各种表现秋天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形式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制作的水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同伴交流,并选用各种材料实行新家园模型的制作。 (三)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掌握用水墨表现任务的基本方法。2 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理解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 用

5、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 使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实行造型设计。 5能使用纸、泥、蔬果等材料实行立体造型。四、单元分析 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一1、 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2、 比较分析,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并临摹感受。3、 提升美术观察与欣赏水平,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4、了解传统戏曲艺术,掌握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5、欣赏、总结戏曲人物的服饰、动作、道具等相关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向水墨戏曲人物表现名家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

6、,6、尝试用简练的墨色效果实行表现体会戏曲人物艺术的魅力和用水墨来表现戏曲艺术的快乐7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掌握用水墨表现任务的基本方法。8、在欣赏名家水墨作品的基础上,尝试用水墨来写生表现身边的人物9、提升对水墨画的兴趣,培养对这个传统绘画方式的持久热10、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11、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重点: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掌握用水墨表现任务的基本方法。难点:比较分析,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并临摹感受。 尝试用简练的墨色效果实行表现体会

7、戏曲人物艺术的魅力和用水墨来表现戏曲艺术的快乐二1、 根据蔬果自身的特点加以想象实行夸张装饰,掌握蔬果造型的基本方法。2、 使用蔬果变化多样的质感、机理及形状,采用削、剪、拼、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3、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4、观察秋天,欣赏各种表现秋天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形式的多样性。5、综合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6、通过观察、表现秋天的事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重点:1、观察秋天,欣赏各种表现秋天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形式的多样性。2、

8、运用蔬果变化多样的质感、机理及形状,采用削、剪、拼、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难点: 综合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三1、简单了解我国制陶历史,对比感受古今中外陶艺不同的艺术特征;了解陶艺的工具材料及一般制作工序,熟悉陶艺成型的常规的四种简单技法,并掌握一种技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2、探究学习不同材质、造型的陶艺艺术及成型方法,培养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立体造型能力。3、感受陶艺之美,培养对中国陶瓷文化的热爱和兴趣。重点: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进行立体造型练习。难点:用捏塑、泥片、拉胚成型等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四10

9、、初步了解扇子的历史、相干知识及认识扇面绘画的特点。11、学习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创作扇面画,初步培养学生的国画创作能力。12、通过欣赏和创作扇面画,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重点:学习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创作扇面画。难点:欣赏不同时代和不同种类的中国扇子,体会扇子深厚的文化底蕴。五1.了解果壳箱的结构和功能等,初步学习果壳箱设计的基本知识。2.能够设计出造型独特又美观的果壳箱,并运用立体纸工的形式来表现。3.通过果壳箱的设计与制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精神。4、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5、会用一

10、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6、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7、调查家乡特色街的文化艺术成果,并感知环境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8、学会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与同学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 9、通过综合探索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重点:1、能够设计出造型独特又美观的果壳箱,并运用立体纸工的形式来表现。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难点:1、调查家乡特色街的文化艺术成果,并感知环境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2、学会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与同学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

11、面图或模型。六1、 了解生活与科技的关系,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科学创意的方法。2、 欣赏改变生活的科学技术,了解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并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进行科学创想,提高创新能力。3、 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创新意识。4、 重点: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科学创意的方法。5、 难点: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进行科学创想,提高创新能力。七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描绘窗外的风景。2、通过心灵对风景的感受,借打开房间的窗户之际,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着打开心灵的窗户,看到希望。3、在绘画时注意到前后的层次关系。4、欣赏各种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感受建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12、、热爱生活的情感。5、了解模型制作的有关知识,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6、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制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同伴交流,并选用各种材料进行新家园模型的制作。重点:1、了解模型制作的有关知识,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2、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制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同伴交流,并选用各种材料进行新家园模型的制作。难点:在绘画时注意到前后的层次关系八1.了解传统金银器工艺、造型、纹样的特点,掌握金银器的欣赏方法。感受传统金银器的美感,培养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

13、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3.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4.通过学习培养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重难点: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金银器和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五、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主要采取自主互助,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

14、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5、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进度单元课次内容课时周次备注 一1 徐悲鸿与奔马2 一2 戏曲人物1 二3 水墨人物2三4 画家林风眠2四 二 5 蔬果造型1 五6 秋之韵2 六 三7 做做陶艺2 七 四8 中国扇子1 八 五 9 小小果壳箱2 九 10 流动的风景线2十11 公交站台设计2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