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范文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0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09280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导处范文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导处范文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导处范文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导处范文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导处范文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导处范文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导处范文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诲处范文之中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中学202X22X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将依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和区教科室工作意见,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标准办学行为,深化施行素养教育为目的,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 强化治理,打造特色,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在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使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得到健康、欢乐的成长。进一步转变教科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努力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立足为本校提供高效的业务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如下:一、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办好教科研。1按照校本培训计划

2、,有组织有重点地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别人的先进经历和先进方法,通过对教案的精心设计,寻求合适本校学生的校本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全体老师重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个人理论素养,提升个人教学理念,做好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经历总结或教学论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总结,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二、开展方式多样的校本教研,促进新课程的施行。1本学期,教科室将积极配合教诲处,组织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深化课堂,采纳跟踪听课、老师座谈、学生咨询卷调查等方式进展调研。理解老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检查课后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的开设等情况,并在检查过程中予以指导。在调研中,不断理解和发觉典型,及时

3、安排开设校级示范课,推行经历,以点带面,推进本校课程的实行。2.探究集体备课的有效途径。我们倡导从校情出发,“缩短间隔”,即缩短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间隔”。要求老师“吃透”教材,“吃透”学生。集体备课的重点是构建合适本校学生的新课程教学方式。集体备课的方式为各备课组提早一周安排相关老师对各章节分别重点备课,拿出预设教案,定时间定地点进展商讨,确定教案。同组任课老师可依照本班实际作一定的调整,但需根本使用该教案,并做到和本班的学习实际相结合。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互相听课、评课制度的建立。各备课组、教研组定期举行教研组例会,进展评课、议课活动,对开课老师要有公正的评价等第,把开课、听课、评

4、课作为提高老师业务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4本学期将接着配合学校各部门及上级要求,在各学科中开展学生竞赛活动,开展学生个性,为参加市、区级学生竞赛打好根底,为学生施展才华制造条件。5接着标准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考核制度。坚持做好对备课组长每学期两次考核和期未对教研组长的考核工作。三、以教育科研为动力,构建合适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强教研组建立,进一步健全教研活动制度。备课组可依照本年级的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要落实课程改革、考试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实在讨论教学中的咨询题,组织好课堂教学评价。2、老师应有一定的教科研目的,倡导每学期在备课组内上一节研究课,要有本人研究专题,平时养成作教学随笔的适应。

5、四、强化师资队伍建立,培养优秀老师群体。1.组织老师参加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重点落实面广量大的校级培训工作,分期分批组织,集中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让大多数老师都得到学习培训的时机。2按照上级要求,分层次培养教学骨干,开展青年骨干老师评选活动,造就我校更大、更新、更年轻的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群体队伍。五提高效劳认识,优化效劳质量1要进一步树立为老师效劳、为教育教学改革效劳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发扬艰辛奋斗、开辟创新精神,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和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2.严格恪守爱岗敬业、老实守信、办事公正、效劳群众、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标准,严格恪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6、,以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赢得广大老师的信任。3.积极听取广大老师的意见和建立,积极主动地为老师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效劳。六、重点工作:1.课题治理。组织、指导好“南京市第四期个人课题”的申报、“南京市第三期个人课题”的结题、“浦口区第二期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让“个人课题”研究真正促进是个人开展、学校开展、教育开展。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交流活动。观摩、交流是促使教育科研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加强本校教科研骨干老师的培训,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专业才能和情意水平的教育科研人才,并能对老师群体的起到示范、辐射、鼓励和带动作用,从而提升我校教科研研究的质量,构成我校“科研兴校”的气氛。4.打造特色。深化施行素养教育,确实是要标准办学行为,真正将教育从应试教育的轨道转向素养教育的轨道上来,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扬,专长得到充分的展示,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欢乐的成长。本学期,我们将围绕学校确立的“四会五能”培养目的,充分发挥老师个人的专长,通过努力,初步构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5.论文评选。组织论文、案例评选是我室的常规工作。本学期我们将接着组织老师认真参加省教育学会、市、区学术委员会的论文评选,争取在质量上、数量上比往年均有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