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 (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011007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课堂的提问方式 涡阳县新兴学区大李中学赵良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引起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一节好的数学课,一定要有课堂提问。一、 数学提问必须做到的几个条件。1、 第一要认真设计问题,这是提问的前提。问题设计的好,可以使学生思路清晰,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对所学知识理解深刻,即可节省教学时间,有能完成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提问之前要准备好提问的内容,认真设计问题。2、 第二、要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从大多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基础知识,也不能提出的问题过难,使学生无法回答。因此设计问题不能过难,要使大多数学生适合,让他们积极

2、的回答。3、 第三、教师要合理的引导问题答案。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一样,不可能一答就对。因此教师要分析、引导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回答。使他们的心里愉快,回答问题有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二、 课堂提问要照顾到全班同学由于学生的成绩不一样,所以课堂提问应坚持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先结合的原则,不能只面向好学生、尖子生,而忽略了中下生和差生。长期下去,只会挫伤差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设计问题要有全面性,使多数学生都能回答上来。三、 多提“分散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不同于传统题目答案的唯一性。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发散性”问题不能依赖某一个事实或知识,而需要整理大

3、量的知识来设计自己的解答方案。我们教学中所设计的探索性问题、开放性问题都属于“发散性”问题的范围。而在开放的、探索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学生的参与性高,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开放性题目答案的不唯一性,方法的多样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一份成功的乐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四、 注意问题的语言组织,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数学语言的特点使严谨、简洁,教学提问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不知所云。如:“看到此题。你能想到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也不好回答,无所是从。其次,教师表述问题的措词必须指明思考的前提和方向,以指导学所有的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框架中思考讨论。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那么我们怎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这样的问题学生当然回答不上来,提这样的问题没有给出问题的目标和方向。总之,提问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积极主动思考,至关重要。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在“善学”、“巧学”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