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28(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93664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28(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28(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28(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28(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28(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28(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28(附答案详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问答题试述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及其意义。【答案】(1)血流量大,主要分布于肾皮质,血液供应十分丰富。(2)两套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短而粗,使肾小球血液灌注量大于流出量,形成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高,有利于肾小球滤过和原尿的生成。 管周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细而长,阻力大,血压下降较多,形成的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及调节2. 名词解释消化【答案】答: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

2、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与吸收-概述-消化的概念【点拨】消化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1)机械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食物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2)化学性消化:指通过消化液中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3. 名词解释潮气量【答案】答:潮气量是指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功能的评价【点拨】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约为0.40.6L。用力呼吸时,潮气量增大。潮气量的大小取决于呼吸肌收缩的强度、胸和肺的机械特性以及机体

3、的代谢水平。4. 单选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是( )问题1选项A.增强肺的回缩力B.降低肺的顺应性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维持胸膜腔内压【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并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肺泡的回缩力,增加肺的顺应性。故本题选C。【点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1)降低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扩张,使吸气更省力;(2)维持肺泡的稳定性,调节大小肺泡内压;(3)防止肺水肿。5. 单选题心肌自律性高低主要取决于( )问题1选项A.0期去极的速度B.4期自动去

4、极的速度C.阈电位水平D.最大复极电位水平【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学特性-心脏的生理学特性【解析】自律细胞具有4期自动去极化的能力,一旦从最大复极电位去极达阈电位水平,即可以引起一次兴奋。单位时间内发生兴奋频率的快慢,取决于4期自动除极的速度、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的水平,其中以4期自动除极速度为主要因素。故本题选B。【点拨】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1)4期自动去极速度:速率越快,达到电位所需时间越短,自律性越高;反之,则自律性越低。(2)在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不变的时,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差减小,4期自动除极达到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

5、律性降低。6. 论述题论述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答案】答: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递:指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由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中枢延搁(突触延搁):指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传递速度较慢,耗时较长的现象。 兴奋的总和:反射活动中,单条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一般不能使中枢发出传出效应,需有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同时或几乎同时到达同一中枢,才可能产生传出效应。 兴奋节律的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存在差异。 后发放:在反射活动中,当对传入神经的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继续发放冲动,使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后发放。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在反射活动中,

6、突触部位(反射中枢)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的影响,也是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环节。用高频电脉冲长时间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神经递质释放会逐渐减少,突触后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将逐渐降低,反射活动随之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称为易疲劳性。【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突触传递7. 名词解释应激反应【答案】答:应激反应是指当机体遭受各种伤害性刺激时,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升高,机体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肾上腺内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点拨】应激反应是以下丘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加强为主,使血液中AC

7、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升高,以增加人体对伤害性刺激耐受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应急反应是指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加,即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被动员起来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因此,机体的“应急”和“应激”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实际上,引起“应急反应”的各种刺激也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两种反应同时发生,共同提高机体抵御伤害性刺激的能力。8. 单选题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是( )问题1选项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

8、-肾上腺内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解析】肾上腺髓质只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故本题选A。【点拨】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效应相似,交感神经与肾上腺髓质这种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称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应急反应是指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加,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被动员起来的一种全身性反应。9. 单选题去甲肾上腺素对哪种受体有较强的激动作用( )问题1选项A.M受体B.N受体C.受体D.受体【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

9、环-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解析】去甲肾上腺素对受体的亲和力强,对1受体次之,对2受体的亲和力最弱。故本题选D。【点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主要是两者对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上受体的亲和力存在差异所致。心肌细胞上以1受体为主,心、脑、骨骼肌和肝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以受体2占优势,皮肤和胃肠道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以受体为主。肾上腺素与和受体的结合能力都很强。去甲肾上腺素对受体的亲和力强,对1受体次之,对2受体的亲和力最弱。10. 问答题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工作,导致大量出汗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时,尿量有何变化?机制如何?【答

10、案】答:(1)尿量变化:尿量减少; (2)机制:当人体大量出汗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通过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增多,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水重吸收增多,尿液浓缩,导致尿量减少。【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调节-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点拨】抗利尿激素(ADH)又称为血管升压素(VP):(1)分泌及存储: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储存,在机体需要时释放入血。(2)作用及机制:抗利尿激素通过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加强水的重吸收而发挥抗利尿作用。(3)合成与分泌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主要

11、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调节。11. 单选题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的电生理基础是( )问题1选项A.静息电位增大B.舒张期自动去极化C.阈电位增大D.阈电位降低【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学特性-心脏的生理学特性【解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属于自律细胞。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末期达到最大极化状态时的电位值称为最大复极电位,此后的4期膜电位并不稳定于这一水平,而是立即开始自动去极化,这种4期去极化具有随时间而递增的特点。因此自律细胞与工作细胞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故本

12、题选B。【点拨】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1)4期自动去极速度:速率越快,达到电位所需时间越短,自律性越高;反之,则自律性越低。(2)在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不变的时,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差减小,4期自动除极达到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12. 单选题与血浆相比,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下列哪种成分( )问题1选项A.NaB.尿素C.葡萄糖D.蛋白质【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浆的超滤液【解析】微穿制取样化学分析表明,滤过生成的原尿中除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如葡萄糖、氯化物、无机碱酸盐、尿酸和肌酐等)以及渗透压,pH值等都与血浆基本相同

13、。因此,可以认为滤过生成的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故本题选D。【点拨】血浆被肾小球滤过膜滤过后形成超滤液,超滤液也称原尿。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便改称为小管液;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全程,并经一系列处理后形成终尿。13. 名词解释血液凝固【答案】答: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凝血。【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点拨】凝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2)凝血酶形成;(3)纤维蛋白形成。14. 单选题下列选项属于内脏痛的特点的是( )问题1选项A.定位不精确B.刺痛C.必有牵涉痛D.钝痛【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

14、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痛觉【解析】定位不准确是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对刺激分辨能力差。故本题选A。【点拨】内脏器官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疼痛称为内脏痛。内脏痛的特征: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定位不准确(最主要特点),对刺激分辨能力差; 对扩张性刺激和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刺激不敏感; 常伴有牵涉痛。15. 多选题关于肺扩张反射,下述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其感受器属于牵张感受器B.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中的有髓神经纤维C.加速吸气向呼气的转换D.使呼吸频率增加E.肺扩张时抑制吸气活动的反射【答案】A;B;C;D;E【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解析】肺扩张反射是指肺扩张时抑制吸气活动的反射。其感受器位于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属于牵张感受器,其阈值低,适应慢。当肺扩张时,牵拉呼吸道使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增加,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通过延髓和脑桥呼吸中枢的作用,促使吸气转换为呼气。肺扩张反射的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