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93565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一)【知识讲解】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3、反应焓变的计算(1)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2) 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A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AH的代数和。(3) 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AfHme计算反应焓变AHo对任意反应:aA+bB=cC+dDAH=cAH0(C)+dAHo(D)aAH%A)+bAH

2、0(B)fmfmfmfm2、电解原理的应用(1)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阳极:2C1-fCl2+2e-阴极:2H+e-fH2T通电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T+Cl2T(2) 铜的电解精炼。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ZnZn2+2e-;NiNi2+2e-FeFe2+2e-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阴极反应:Cu2+2e-Cu(3)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

3、:CuCu2+2e-(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放里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PbO2+4H+SO42-+2e-充电PbSO4+2H2O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3)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2H2+4OH-4H2O+4e-正极反应: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2H2+O2=2H2O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金

4、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2) 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f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3)金属的防护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

5、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1、2节)原电池的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电解池的反应很多不是自发进行的,如何判定反应是否自发进行呢?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放热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即AHVO的反应大多能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NH4HCO3与CH3COOH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室温下不能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如CaCO3高温下分解生成CaO、CO2。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概念,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反应的熵变區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产生气体的反应为熵增加反应,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3、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AH-TA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AHTAS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2) 活化能Ea。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