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_复习提纲(页面改进免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91455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_复习提纲(页面改进免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_复习提纲(页面改进免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_复习提纲(页面改进免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_复习提纲(页面改进免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_复习提纲(页面改进免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_复习提纲(页面改进免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_复习提纲(页面改进免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六 环境爱护 复习提纲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 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四周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结合政治对立与统一学问: 对立方面,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相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须要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反规律的改造活动.令其事与愿违.统一方面,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同它四周

2、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肯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更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1)自然缘由 自然缘由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难(2)人为缘由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冲突(根本性的缘由)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冲突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冲突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限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行预见性:举例2、过程的不行逆

3、性:举例3、规模的全球性:举例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渐渐相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相识。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 基本观点:折服自然 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新的环境观 天人合一,人地归一 保持平衡与协调。 良性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意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意其自身需求实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激励经济增长;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

4、步。(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其次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实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肯定的消纳、同化实力。环境污染的缘由:在肯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实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实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缘由从流淌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养分化:水体富养分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淌性差,自净实力弱河道中不的

5、净化作用见课本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养分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水质变坏湖泊变沼泽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人类活动(水体富养分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2、污染物:石油3、危害:干脆危害:油污染能干脆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丢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4、常发区域:

6、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旁边、海上油井四周5、怎样清除石油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 不宜在近岸或渔场运用沉降:撒粉状石灰, 危害海底生物汲取:利用麦秆等汲取石油, 静水环境围栏:小面积油污, 静水环境放任:任其自然分解燃烧:油层达2mm, 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制约工业的发展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 宏观性限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2. 技术性限制对策。如主动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3. 管理性限制

7、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2)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3.在缺水地区应主动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爱护5.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三)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城市垃圾的特点1、数量大 2、品种多 3、变更大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1、自然环境对

8、固体废弃物具有肯定的自净实力,例如沙土掩埋、微生物分解等,使垃圾回来土壤2、传统方式:用垃圾和粪便堆肥,使有机质回来土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留意:上述两种方式,不能处理全部的固体废弃物。3、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一)固体废物减量化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变更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削减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1.物质回收利用,如从废弃物中回收提取有用成分,如纸

9、,重金属等2.物质转换利用,如废渣生产建筑材料、水泥,进行堆肥,产生农肥,取代某种工业原料等3.能量转换利用,如能有机废物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发电,利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气(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加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样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主要污染物主要来源危害碳氧化合物,主要指CO50来自汽车尾气有毒氮氧化合物,NO和NO2汽车尾气造成酸雨(

10、硝酸型酸雨)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与氮氧化物形成光化学烟雾氯氟烃化合物制冷剂,发泡剂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颗粒物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采矿,建材,冶金等工业企业和人类的农耕活动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SO2)含硫煤的燃烧造成酸雨(硫酸型酸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1、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10微米2、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例如北方绝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3、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见课本P 26页)利:刺激并熬炼人的免疫机能弊:假如颗粒物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颗粒物中假如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

11、时,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为什么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北京为例)?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峻,导致自然降尘多燃煤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运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限制扬尘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削减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酸雨: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 型酸雨和 型酸雨3、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

12、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自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缘由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我国酸雨80年头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头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南方比北方严峻的缘由: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13、南方阴雨天气多我国怎样防治酸雨建立酸雨限制区和SO2污染限制区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发展干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臭氧层破坏1、缘由:自然:太阳活动的自然因素人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例如:氯氟烃类化合物)2、后果 :3、治理措施:全球气候变暖1、缘由:自然:全球气温处于波动上升期人为:人类活动(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多,CO2剧烈汲取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上升2、后果: 3、措施: 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调整能源战略是大气污染防

14、治最有效、最干脆的途径2、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开发干净煤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限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限制地面扬尘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爱护淡水资源短缺:1、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2、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世界主要分布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世界淡水资源短缺1、缘由: 自然缘由: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 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国家多年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人为缘由:淡水资源的污染、奢侈严峻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长快人类对水的需求可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农业部门用水量最大,占世界用水量的23以上。2、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分析其缘由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 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3、分析中东淡水资源短缺的缘由从气候方面: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