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稿3篇_4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546271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说课稿3篇_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说课稿3篇_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说课稿3篇_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说课稿3篇_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说课稿3篇_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说课稿3篇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说课稿3篇_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说课稿3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电功公式是掌握层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开首篇,足见这节的重要性,在力学中,物体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因素。而在电学中,不但物体在电磁力作用下移动算做功,电流通过用电器使其发热、发光、发声等现象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这就扩展了力学中功的概念,为学生理解电能与其它形式能的转化打下了基础。后面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电功公式导出。所以本节在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2、知识目标A层次: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和做功形式2.会计算一个用电器的电功。B层次:由公式W=UI

2、T求U、I .C层次,运用串、并联电路特点及公式计算电功。3、能力目标1.学会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2.会读电能表的示数。4、思想教育通过介绍一度电的用途,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电的教育。5、教学关键做好电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6、准备教具课本图9-1所用仪器(将钩码换成小车),秒表、电能表、投影仪改幻灯机。二、 教法和学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体、师生间相互反馈的层次教学法和传统的五环教学法。学法是讨论归纳法和感知探索法。三、 教学程序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复习提问。提出与本堂课有关的易中难三个问题,分别叫ABC三个层次学生回答,为本堂课的教学奠定知识基础

3、。三个问题是:1.水流能做功吗?2.功的表达式如何? 3.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第二个环节:引入新课,水流能做功,电流能做功吗?演示图9-1实验后,问:是什么原因小车被提起的呢?是因为有了电流。即电流对小车做了功。第三个环节:探索新知。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这节我们就学习电功。(板书课题)1. 建立概念电流做功形式很多,如电流通过收音机做功,我们听到声音,电流通过电视机让学生再举电流做功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概括出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 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猜想,有的说与电压、电流和时间有关,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让学生

4、看书图9-1,画出电路图,目的了解实物的连接方法,当一个量随着几个量变化时,我们用什么方法研究呢?引导学生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让ABC层次学生各一名,在教师引导下计时读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让全体学生观察小车上升的高度,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改变电压值,电流值做两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第二次小车为什么升的高呢?学生答: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大。教师讲解:电流对电动机做的功近似看成等于电动机对小车做的功。小车上升的高,说明电流做的功多。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呢?引导学生回答: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让学生推想,保持电压、电流值不变,延长通电时间,小车上升更高。结论:保持电压

5、、电流不变,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通过上面实验得出定性结论: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告诉学生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出了计算电功的公式W=Uit,讲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引导学生说出公式的物理意义。为了让学生对电功的单位焦耳有一个具体认识,告诉学生在力学中将两个小鸡蛋举高1米(匀速),做功约1焦。在电学中每秒钟通过普通电灯的电流所做的功是几十焦,每秒钟通过洗衣机的电流做的功约为200焦左右,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单位在电学使用中显得很小,生活中用起来很不方便,常用度做单位。1度=3.6106焦。生活中用什么来测电功呢?用电能表。3. 电能表讲清读数方法和计算某段时间内用电

6、度数,看书上图9-4,让学生了解一度电的作用,渗透节约用电教育,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第四环节:让学生小结,把这堂课知识形成体系。第五环节:巩固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稳定性,实现正迁移,为此我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检测不同层次学生达标情况,面向全体,激励内化,填空题,采用自查形式,选择题,用答题卡,判断题用手势出示。这样,教师一目了解地掌握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实现了双重反馈。四、 说板书采用横向板书。一什么是电功。二、怎样计算电功。三、用什么仪器测电功。使教学具有流畅性,同时学法一目了然。难点:讨论归纳法。重点:感知探索法。五、 说时间复习提问约4分钟,引入新课约1分钟,新课教学

7、约24分钟,小结1分钟,巩固练习约14分钟,作业约1分钟。这样做到三快一慢,导入新课快,进入重点快,训练节奏快,突破重点、难点慢。附:(练习题)一、 填空题:采用自选自查形式A层次:1.电流所做的功叫( )。国际单位是( )。2.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 )能转化成( )能的过程。通电的电动机将砝码提起( )能转化为( )能。3.实验研究表明:电流所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 )( )( )和( )成正比。计算公式是( )。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 )( )( )和()。生活中常用( )做电功的单位。4. 用来测定电流做的仪表是( )5.某户电表月初示数:123 4 0 月末示数 12962 ,本月

8、用电( )B层次:6.有一用电器通过它的电流是0.5安,在2分钟内电流做了900焦的功,那么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 )伏C层次:7.两只电阻R1:R2=4:3,串联接入电路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 ),若t相同W1:W2=(),并联执着入电路,I1:I2=( ),在相同的时间内W1:W2=( )二、 选择题(出示答题卡,对3个为A层次,4个为B层次,对5个为C层次)1.以1安的电流通过5欧电阻,在1分钟内,电流所做的功是( )焦A300 B1800 C720 D360内2.两个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分别并、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总电功W1和W2之比为( )A2:1 B1:

9、2 C1:4 D4:13.一只灯泡两端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在相同时间内,它消耗的电功为原来的( )倍。 A B2 C D44.电能表测( ) A电功 B电压 C电流 D消耗电能5.属于电功的单位有( ) A度 B焦 C伏秒三、判断题:(用手势,出示左拇指和食指为对号,两食指交叉为错号,对3个为A层次,即3A,同理:5B,6C1. 1度电表示电流能做功3.6106焦耳2. 电阻是484欧,两端电压220伏,通电一分钟消耗电能是6000焦耳3. 导体两端电压越长,通过电流越大,做功越多。4. 导体中通过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在这段导体中做功就越大。5. 1焦=1伏库=1伏安秒6. 某导体电

10、阻为4欧,每秒钟内有5库电量通过,电流做的功为100焦。 物理说课稿 篇2 1说教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物体运动”一章的内容,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以及不同物体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教材的思想体系是:(1) 通过毛线管(牛顿管)实验,证明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其轨迹是直线。(2)利用教材的闪光照片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3)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给出常用值。(4)归纳出其运动性质

11、和运动规律,并能运用。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及分析,学习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目的。2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拟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定义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并能用S=aT2和教材的闪光照片及数据表,确定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导出公式vt= gt和h=gt2/2。(2)实验目标:通过观察空气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和毛线管内“真空”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比较得出常见的轻、重

12、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气阻力所致。通过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闪光实验,学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4) 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说教学方法(1) 实验观察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金属片、纸片、羽毛在空气中的下落以及在毛线管内的“真空”中下落的现象,分析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相同。(2) 实验研究 为使学生判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启发学

13、生利用闪光照片以及数据表的实验数据,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启发学生推导出 vt= gt和h=gt2/2的公式。(3) 讲练结合式 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用上,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死套公式,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分析错误原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有关知识。4说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本节的教学法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自己得出结论,在其中渗透物理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5说教学程序(1)复习提问

1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速度、位移公式是怎样表示的?板书:a恒定;vt= v0+at和s= v0t+at2/2。 怎样验证一个直线运动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板书:S=aT2(2)新课导入:提问:不同物体的下落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呢?(即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演示1: 纸片和金属球下落学生:金属球先着地,纸片后着地。重的物体下落快。提问:有没有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现象?演示2:纸团和棉花下落学生:纸团先着地,棉花后着地。轻的物体下落快。总结: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怎样从道理上论证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不对的?阅读教材P89伽利略的推理。提问:为什么有时重的物

15、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演示3:纸团和金属片下落。学生:纸团和金属片几乎同时着地。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是不对的。提问: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引导:空气阻力的作用使问题变得复杂!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引导:研究问题要从简单复杂,因此先研究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情况(理想化模型)演示4: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的下落软木塞、金属片、羽毛几乎同时着地。学生: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结论1: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提问: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 匀加速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