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详解详析光的本性物理光学高中物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243017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光的本性物理光学高中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光的本性物理光学高中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光的本性物理光学高中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光的本性物理光学高中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光的本性物理光学高中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详解详析光的本性物理光学高中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详解详析光的本性物理光学高中物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本性 物理光学物理光学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光的波粒二象性粒子性光电效应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电磁说(麦克斯韦)光子说(爱因斯坦)光的波粒二象说光的干涉波动性光的衍射知识网络:一、粒子说和波动说1、 微粒说(牛顿)认为个光是粒子流,从光源出发,在均匀介质中遵循力学规律做匀速直线运动。 成功直线传播(匀速直线运动)、反射(经典粒子打在界面上) 困难干涉,衍射(波的特性),折射(粒子受到界面的吸引和排斥:折射角、不能一视同仁),光线交叉2、波动说(荷兰)惠更斯、(法)菲涅尔,光在“以太”中以某种振动向外传播成功反射、折射、 干涉、衍射困难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偏振19世纪以前,微粒说一直占

2、上风(1) 人们习惯用经典的机械波的理论去理解光的本性。(2) 牛顿的威望(3) 波动理论本身不够完善 (以太、惠更斯无法科学的给出周期和波长的概念)3、光的电磁说(英)麦克斯韦,光是一种电磁波4、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二、光的双缝干涉证明光是一种波1、 实验 1801年,(英)托马斯杨 单色光 单孔屏 双孔屏 接收屏2、现象(1) 接收屏上看到明暗相间的等宽等距条纹。中央亮条纹(2) 波长越大,条纹越宽(3) 如果用复色光(白),出现彩色条纹。中央复色(白)原因:相干光源在屏上叠加(加强或减弱)3、 小孔的作用:产生同频率的光双孔的作用:产生相干光源(频率相同,步调一致,两小孔出来的光是完

3、全相同的。)4、 条纹的亮暗 L2L1=(2+)/ 2 弱 2L=2K*2 = 强5、 条纹间距波长 X / d波长 双缝到屏的距离 双缝距离、 1 m = 10 nm 1 m =10 10 A 【例1】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C )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x 将增大B.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x 将增大.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x将增大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将增大三、薄膜干涉光是一种波1、 实验酒精中撒钠盐,火焰发出单色的黄光2、 现象(1) 薄膜的反射光中看到了明暗相

4、间的条纹。条纹等宽(2) 波长越大,条纹越宽(3) 如果用复色光,出现彩色条纹3、 原因从前后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叠加,峰峰强、谷谷强、峰谷弱( 阳光下的肥皂泡、水面上的油膜、压紧的两块玻璃 )4、 科技技上的应用(1)查平面的平整程度 单色光入射,a的下表面与的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如果被检查的平面是平的,那么空气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干涉后得到的是直条纹,否则条纹弯曲。(2)增透膜膜的厚度为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倍时,从薄膜的两个面反射的波相遇,峰谷叠加,反射减,抵消黄、绿光,镜头呈淡紫色。【例】 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

5、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810H,那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解:为了减少进入眼睛的紫外线,应该使入射光分别从该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光叠加后加强,因此光程差应该是波长的整数倍,因此膜的厚度至少是紫外线在膜中波长的1/2。紫外线在真空中的波长是=/=3.71-7m,在膜中的波长是/n=.4710-7m,因此膜的厚度至少是210-m。四.光的衍射光是一种波1、实验 a 单缝衍射b 小孔衍射光绕过直线路径到障碍物的阴影里去

6、的现象,称光的衍射,其条纹称衍射条纹2、条纹的特点:条纹宽度不相同,正中央是亮条纹,最宽最亮,若复色光(白),彩色条纹,中央复色(白)、泊送亮斑(法)菲涅尔理论 泊松数学推导4、光的直线传播是近似规律 五.光的电磁说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提出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这就是光的电磁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1、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一切物体都放出红外线,180年,英国 赫谢尔 )、可见光、紫外线(一切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1801年, 德国 里特)、X射线(高速电子流照射到任何固体上都会产生射线,1895

7、年,德国 伦琴,)、射线。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各种电磁波的产生、特性及应用。电磁波产生机理特 性应 用无线电波LC电路中的周期性振荡波动性强无线技术红外线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热作用显著,衍射性强加热、高空摄影、红外遥感可见光引起视觉产生色彩效应照明、摄影、光合作用紫外线化学、生理作用显著、能产生荧光效应日光灯、医疗上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软骨病等伦琴

8、射线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穿透本领很大医疗透视、工业探伤射线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穿透本领最强探伤;电离作用;对生物组织的物理、化学作用;医疗上杀菌消毒;、实验证明: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中辐射最强的波长m和物体温度之间满足关系 T =b(b为常数)。可见高温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较高。在宇宙学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恒星发出的光的频率,分析其表面温度。【例】为了转播火箭发射现场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两种信号。其中广播电台用的电磁波波长为m,电视台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56。为了不让发射场附近的小山挡住信号,需要在小山顶上建了一个转发站,用来转发_信号,这是因为该信号

9、的波长太_,不易发生明显衍射。EK AP Q解:波长越长越容易明显衍射,波长越短衍射越不明显,表现出直线传播性。这时就需要在山顶建转发站。因此本题的转发站一定是转发电视信号的,因为其波长太短。【例】 伦琴射线管的结构,电源E给灯丝K加热,从而发射出热电子,热电子在K、A间的强电场作用下高速向对阴极A飞去。电子流打到A极表面,激发出高频电磁波,这就是X射线。正确的有 ( C )A、间应接高压直流电,且Q接正极 B.、Q间应接高压交流电CK、A间是高速电子流即阴极射线,从发出的是X射线即一种高频电磁波D.从A发出的X射线的频率和P、Q间的交流电的频率相同 六.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

10、叫光电效应。(右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光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1)光电效应的规律。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0,只有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光的强度成正比;瞬时性(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10-)。(2)光子说、普朗克量子理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能量子或量子,每一份的能量是Eh ,h6.630 - 4s,称为普朗克常量。爱因斯坦光子说光的发射、传播、接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其能

11、量E=h 。解释:一对一,不积累,能量守恒,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h :Ek= -W(Ek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3).光电管阴极K阳极A玻璃泡(碱金属) 【例7】 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 h-W,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有(C。) .只要是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那么从金属中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会具有同样的初动能EB式中的W表示每个光电子从金属中飞出过程中克服金属中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C.逸出功W和极限频率0之间应满足关系式W= h0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康普顿效应在研究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

12、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康普顿认为这是因为光子不仅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实验结果证明这个设想是正确的。因此康普顿效应也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七 康普顿效应八、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波粒二象性人们无法用其中一种观点把光的所有现象解释清楚,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能把它看成宏观经典的波和粒子。减小窄缝的宽度,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一个一个的通过,到达接收屏的底片上。若暴光时间短,底片上是不规则的亮点,若暴光时间长,底片上是条纹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波

13、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由光子的能量h,光子的动量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和波长。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c=还可以得出:E = p c。【例8】 已知由激光器发出的一细束功率为P=0.15kW的激光束,竖直向上照射在一个固态铝球的下部,使其恰

14、好能在空中悬浮。已知铝的密度为=7103k/m3,设激光束的光子全部被铝球吸收,求铝球的直径是多大?(计算中可取=,g1m/s2)解:设每个激光光子的能量为E,动量为,时间t内射到铝球上的光子数为,激光束对铝球的作用力为F,铝球的直径为,则有:光子能量和动量间关系是E = p c,铝球的重力和F平衡,因此F=g5d3,由以上各式解得d=33mm。八、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推广到微观粒子和任何运动着的物体上去,得出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该波的波长=。【例0】 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用到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