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案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91730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2004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专业考试辅导案例考试复习要点轮(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100084) 2004年的专业案例考试题形与上一年一样,允许考生从35道题中选答25道。这样,一套题的题量共有70道。虽然考试大纲指定的考试容很多,但符合“出题条件”的容却是相对有限的。符合“出题条件”的容,是指该问题比较重要,能够考察考生对岩土工程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或者某项工程技术的原理、方法、适用围与设计计算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要能够在比较短的考试时间作答。试题还要满足“难而不繁、难而不偏”的一般原则。因此,要在考试大纲指定的围编制出多达70道的案例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

2、想在复习中准确猜中考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具体的考题是可以千变万化的。但是,通过数目较为有限的练习题,可以掌握考试大纲中很大部分满足“出题条件”的基本容。在这些容掌握后,便可应对各种变化形式的试题。这就是打好了基础。本文根据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2003年3月)的要求,给出了符合“出题条件”的复习要点,8个科目共计60项。考生可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复习教程与其他复习资料中的问题讲解、例题和练习题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基本题进行复习。基本题是指可以考察最基本知识的练习题。一道考试题可以是一道基本题,更多的情况是由多道基本题复合而成,且往往在形式上发生某些变

3、化。专业案例考试中往往会有许多不能直接简单求解、“转弯抹角”的试题。这就需要扎实地掌握基本题的解法,才能比较自如地应对。考生在考场上难以在规定的时间正确地解答试题,往往是对该试题所包含的基本题掌握不够好。以下为考试大纲8个科目中符合“出题条件”的60项复习要点。对于每一项复习要点,考生应通过一道或几道基本题的练习来扎实掌握。60项复习要点所包含的全部基本题大约在150道左右。在考场上,考生如需要计算公式的准确表达式,可以根据这些要点所指出的教材、教程和规名称与条款查找。1. 岩土工程勘察有关土的基本物性指标以与三相指标换算、渗透系数和渗透力、地基自重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和压缩性指标、土的抗剪强

4、度指标等土力学的基本知识,大多可以分列在各相关科目中。例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可以在“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问题中出现,也可以在“土工结构、边坡与支挡结构、基坑与地下工程”的土压力、土坡稳定问题中出现等等。但是,它们与“岩土工程勘察”这一科目的关系更密切一些,故收列在本科目中。这些容比较容易满足“出题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中的一些计算、分析,则分列入各相关科目中。例如,该规第5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中的滑坡验算,列入第6科目“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中。第(1)至(13)项可使用土力学教材,并结合注册岩土专业考试辅导教程复习。(1). 表示土的三相比例关系的指标的

5、定义、换算和应用。土的密度、土粒比重、土的含水率、孔隙比e、孔隙度n、饱和度、饱和密度、干密度、饱和重度、干重度和有效重度。重点练习、和的计算和应用。.(2). 熟练地应用三相草图进行各三相指标的换算。对于三相土,只要通过试验确定三个独立的指标,就可应用三相草图按照它们的定义计算出其他指标来。对于干土或饱和土,则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独立的指标,就可以求出其他各个指标了。(3). 土的塑性指数,计算公式、意义和应用。(4). 土的灵敏度,定义、计算公式、应用。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十字板试验测定土的灵敏度。(5). 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颗粒分析试验)。成果的整理、计算和应用。(6). 土的物理状态

6、指标。无粘性土(粗粒土)的密实度指标相对密度的计算(砂的相对密度试验);粘性土的稠度(软硬状态)指标液性指数的计算(粘性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7). 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击实试验)。成果的整理、计算和应用。(8). 达西定律。渗透系数(实验室试验、现场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成果的整理、计算和应用。结合注册岩土专业考试辅导教程复习。(9). 渗透力j。临界水力坡降。(10). 土层中自重应力的计算。地下水位以下用有效重度。结合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计算以与土压力计算等进行复习。(11). 土的压缩性指标,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以与固结系数(固结试验)。试验方法,成果

7、的整理、计算和应用。(12). 快剪、慢剪、固结快剪的抗剪强度指标(直接剪切试验)。试验方法,成果的整理、计算和应用。(13). 三轴压缩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和(不排水试验(UU)、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和以与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和(固结不排水试验(CU),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和(固结排水试验(CD)。峰值和残余强度指标。试验方法,成果的整理、计算和应用。(14). 岩土参数的统计。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第14.2.2条。对于统计修正系数,其计算公式为:注意式中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例如,抗剪强度指标的修正系数应取负值,因为通常抗剪强度指标越小对工程越不

8、利;孔隙比的修正系数应取正值,通常土的孔隙比越大对工程越不利。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附录E“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一节是针对抗剪强度指标、进行统计的,可作为例子帮助学习和掌握岩土参数的统计。(15). 原位测试的载荷试验(计算变形模量,并结合第2科目地基承载力、第3科目单桩承载力复习)、静力触探(结合单桩承载力复习)、标准贯入试验(结合地基液化等级评价复习)、现场剪切试验(结合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复习)、十字板剪切试验(结合灵敏度计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复习)。2. 浅基础本科目包含有较多的岩土工程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9、)中有关计算的容也相当具体、明确。由于本科目中符合“出题条件”的容较多,考生可作重点复习。(16). 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土力学教材。(17). 根据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之附录C。(18). 对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5.2.4。注意式(5.2.4)中各符号的说明。(19). 通过抗剪强度指标和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5.2.5;附录E“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注意式(5.2.5)中各符号的说明。(20). 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的

10、计算。土力学教材“土体中的应力计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5.2.2。(21). 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5.2.1。(22). 地基沉降计算(一)土力学教材“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分层总和法。地基沉降计算(二)规推荐的“应力面积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5.3.5。(23). 软弱下卧层验算。可与地基处理的换填垫层法设计比照复习。基础工程教材,“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8.2.7。(24). 扩展基础的抗冲切验算和抗弯验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11、(GB50007-2002) 5.2.7。这部分计算看起来比较繁,主要是因为涉与到一些钢筋混泥土的问题。可能有的考生对这一部分不很熟悉。但这些计算在规中有比较具体的规定,通过做几道练习题,还是比较容易解答的。3. 深基础本科目在案例考试中的容以桩基础为主。桩土相互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计算、分析较为复杂。与其他科目相比,本科目中的计算、分析依赖规要多一些,对有关计算方法的规定也更明确、具体一些。本科目符合“出题条件”的容,很大部分在规中。(25). 桩的承载力的组成: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桩的轴向力与桩侧摩阻力、桩身位移的关系。基础工程教材。(26). 根据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12、标准值。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之附录C.0.10和C.0.11。(27). 根据静力触探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2.6和5.2.7。(28). 根据物理指标计算公式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2.8、5.2.9、5.2.10和5.2.11。(29). 确定桩基中复合基桩和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2.2。(30). 桩基中复合基桩和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2.1。(31). 有软弱下卧层时桩基承载力验算。建筑桩基技术规(JGJ

13、94-94)5.2.13。(32). 负摩阻力的分布,中性点。基础工程教材。(33). 负摩阻力和下拉荷载的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2.14、5.2.15和5.2.16。(34). 桩基沉降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3节,可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5.3.5比照学习。(35). 单桩与整体破坏群桩中基桩的抗拔承载力的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2.17、5.2.18、5.2.19和5.2.20。(36). 按强度和位移控制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4.2。(37). 考虑群桩效

14、应的群桩基础中复合基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4.3。(38). 进行单桩基础和群桩中的复合桩基水平承载力验算;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4.1。(39). 进行承台的抗弯、抗冲切与抗剪验算。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5.6节之I、II和III。这部分也涉与到钢筋混泥土的问题,可通过做几道练习题来掌握。虽然计算比较繁琐,但规定比较具体,解答并不困难。对于要求按规计算的考题,计算时要根据题目要求选用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第8.5节“桩基础”与附录Q和附录R的方法进行。4. 地基

15、处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对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加理、适用围、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本科目的复习可以该规为主。本科目容不是很多,但符合“出题条件”的却不少,试题难度相对要小一些。考生有可能将本科目案例考试的分数“尽收囊中”。(40). 考生要熟练掌握换填垫层法的设计计算。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4.2.1和4.2.2。应与浅基础的软弱下卧层验算联合进行复习。(41). 预压固结法的设计计算;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5.2节,“条文说明”的5.2.7和5.2.8还给出了算例。应结合土力学教材中的一维固结理论进行复习,要熟练掌握一维固结计算方法,如求某个时间的固结度、求某个时间的沉降量等。(42). 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较多,如振冲法、砂石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以与柱锤冲扩桩法等。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和沉降计算,其设计计算方法有许多一样或相似之处,可参考文献1的表3和表4进行复习。5. 土工结构、边坡与支挡结构、基坑与地下工程本科目由几个部分组成,容看起来似比较分散。但它们主要涉与土压力和边坡稳定问题以与地下工程问题,因此被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