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907066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7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7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7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7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 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 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 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掌握管理层次和技能 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4.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5.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 三、方针目标管理 (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 1.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 2.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

2、 3.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 (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 1.掌握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和程序 2.熟悉制订方针目标的要求 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 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 四、质量经济性分析 (一)质量经济性 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 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 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 (二)质量成本1.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 2.掌握质量成本的PAF(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 4.熟悉质量成本模型 5.了解质量成本管理 6.熟

3、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 (三)成量成本构成 1.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 3.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 4.掌握外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四)劣质成本 1.熟悉劣质成本的概念及组成2.了解劣质成本分析的步骤 五、质量信息管理 1.掌握质息和信息流的概念2.了解质量信息系统的构成3.熟悉质量信息管理的要求 六、质量教育培训 1.掌握质量教育培训的内容2.熟悉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及各层次培训的目的3.掌握组织选择和实施质量教育培训的阶段和主要活动4.了解培训需求识别的方法5.熟悉设计策划培训的含义和培训的制约条件 6.熟悉常用培训方式和选择培训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7.熟悉培训实

4、施过程管理的主要活动 8.掌握评价培训效果的方式 七、质量与标准化 (一)我国标准的体制 1.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概念 2.掌握我国强制性标准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3.了解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4.熟悉强制性标准的形式5.熟悉推荐性标准的概念 6.了解推荐性标准的作用 (二)标准的制定 1.掌握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2.熟悉制定标准的对象3.熟悉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标准的备案和复审 (三)标准化的常用形式1.熟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概念 (四)企业标准化 1.熟悉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3.了解企业标准的贯彻与监督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5、 1.掌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 2.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及表示方法 3.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规范 1.了解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 2.熟悉WTO/TBT协议的主要原则八.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1.掌握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2.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主要结构3.熟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概要4.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评价方法九、产品质量法规与职业道德规范 (一)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规定1.熟悉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则2.掌握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3.熟悉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4.掌握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5.掌握产品质量法中

6、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7.熟悉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 (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1.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2.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一、供应商选择与质量控制 1.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典型形式2.了解互利的供应商关系对企业的益处3.了解供应商的重要性分类 4.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选择的影响因素 5.了解供应商审核的时机与分类 6.熟悉供应商评价的基本原则 7.了解供应商评价的一般程序 8.了解供应商选择的常用方法

7、9.掌握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方法 二.供应商契约与供应商动态管理 1.了解企业与供应商契约的种类 2.了解供应商选择评价与业绩评定的区别 3.掌握供应商评定的主要指标 4.熟悉供应商业绩的评定方法 5.了解供应商的动态分级及动态管理 三、顾客满意 1.掌握顾客的类型 2.了解相关方的含义 3.掌握顾客满意的概念和特性 4.熟悉Kano模型的涵义 5.熟悉顾客要求的识别与确认 6.熟悉顾客满意度概念 7.熟悉顾客满意度指标 8.了解中国顾客满意指数模型要素的含义四、顾客关系管理 1.熟悉(原为了解)顾客关系管理的含义 2.熟悉(原为了解)顾客关系管理的技术类型 3.了解顾客关系管理与顾客满意度持续

8、改进的关系(新增)4.了解骨骼关系管理的技术类型(新增)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2.了解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新增)3.掌握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了解其在组织中的应用4.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 5.熟悉2000版ISO 9000族文件的结构 6.掌握ISO 9000族核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一)范围 1.熟悉标准应用的范围 2.掌握标准应用的要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和文件要求 1.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及要求

9、3.掌握质量手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4.掌握文件和记录的概念及控制的目的和要求 (三)管理职责 1.熟悉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及要求 2.掌握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四)资源管理 1.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2.掌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3.了解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的要求(五)产品实现 1.熟悉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及控制要求 2.掌握设计和开发的概念及对其控制的要求3.熟悉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要求 (六)测量、分析和改进 1.了解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作用 2.熟悉对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3.熟悉对不合格品控制的基本要求 4.熟悉数据分析的要求 5.熟悉纠正、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概念及

10、基本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了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活动 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 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分类 3.掌握五项审核原则 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5.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第四章 质量检验一、质量检验概述 (一)质量检验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2.掌握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3.了解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4.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 5.熟悉产品验证及监视的概念 (二)不同类别的产品质量检验 1.熟悉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 2.熟悉电工产品

11、的质量检验 3.熟悉流程性材料的质量检验 4.熟悉产品的环境条件试验 5.了解软件质量的检验二、质量检验机构 (一)质量检验机构的基本知识 1.熟悉质量检验机构的主要工作范围 2.了解质量检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3.熟悉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 (二)实验室的基本知识 1.了解实验室的基本任务 2.熟悉实验室的质量体系 3.熟悉样品的质量控制 4.掌握检测的质量控制 5.掌握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 三、质量检验计划 (一)概述 1.掌握检验计划的基本概念 2.了解编制质量检验计划的目的 3.熟悉质量检验计划的作用 4.熟悉检验计划的基本内容 5.熟悉编制检验计划的原则 (二)检验流程图 1.掌握

12、检验流程图的基本概念 2.熟悉检验流程图的编制过程 3.掌握简单的检验流程图的编制 (三)检验站的基本知识 1.掌握检验站的基本概念 2.熟悉检验站设置的基本原则 3.了解检验站设置的分类 4.熟悉几种主要检验站设置的特点 (四)检验手册和检验指导书 1.掌握检验手册的基本概念 2.了解检验手册的主要内容 3.掌握检验指导书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4.熟悉编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 5.熟悉检验指导书的基本内容6.掌握一般检验指导书的编写 四、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品控制 (一)质量特性分析表 1.掌握质量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2.了解质量特性分析表的编制依据 3.熟悉质量特性分析表的内容(二)不合格的严重

13、性分级 1.掌握不合格的基本概念 2.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 3.了解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级别 4.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的内容 (三)不合格品的控制 1.熟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2.了解不合格品的判定 3.了解不合格品的隔离 4.熟悉不合格品的处置 5.掌握不合格品控制与纠正措施 第五章 计量基础一、基本概念(一)计量的内容、分类和特点 1.掌握计量的定义 2.了解计量的内容 3.熟悉计量的分类和特点 (二)计量的法律和法规 1.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2.熟悉计量法的基本内容 (三)量值溯源、校准和检定 1.熟悉量值溯源性的概念 2.掌握校准和检定的概念 3.了解校准和检定的作用

14、二、计量单位 (一)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 (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2.掌握SI基本单位 3.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 4.了解可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 (三)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测量仪器 (一)概述 1.熟悉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的定义 2.了解测量仪器的分类 (二)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1.了解测量仪器控制的概念 2.熟悉标称范围、量程和测量范围的概念 3.了解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考条件的概念 4.掌握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概念 5.了解灵敏度的概念 6.掌握分辨力的概念 7.熟悉稳定性、漂移的概念(三)了解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 四、测量结果 (一)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 1.掌握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 2.了解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