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839202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突规定专家解读及应用指南初稿李希建贵州大学二0一0年五月各位领导与专家:我负责第七十九条至第一百零六条的解读编写,请提宝贵意见。我的电话:13511907268,邮箱:,或直接修改在初稿上,或我当面请教。谢谢! 李希建第七十九条 工作面防突措施是针对经工作面预测尚有突出危险的局部煤层实施的防突措施。其有效作用范围一般仅限于当前工作面周围的较小区域。【相关规定】无。【新旧条款区别】新增条款。【条文理解】采用工作面防突措施,其作用在于减弱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的地应力、推移应力集中区至煤岩体深部、提高工作面附近卸压区宽度、降低煤层瓦斯压力与煤层瓦斯含量、改变煤岩体物理力学特性等,从而达到消除突出危险

2、性的目的。一般认为,工作面防突措施包括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等的瓦斯防治措施。目前常用的局部防突措施主要有预抽瓦斯、排放钻孔、煤体固化、金属骨架、前探支架、煤层注水、松动爆破、水力冲孔等。不同于区域防突措施,工作面防突措施有效范围一般仅限于当前工作面周围的较小区域,属于局部“四位一体”循环综合防突措施中的一个环节。【专家提示】本条款是对工作面防突措施这一概念的解释。由于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开拓开采及抽采工艺等的原因,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很难彻底消除井田范围内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因此局部区域仍然可能存在突出危险性。对于区域验证仍有突出危险的局部区域必

3、须采取局部消突措施,以作为区域防突措施的补充。工作面防突措施必须与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配合实施。建议针对突出危险程度、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瓦斯压力与含量等情况,优化组合工作面防突措施。【应用范例】煤巷掘进工作面超前排放钻孔防突技术。十二矿应用超前排放钻孔防治突出,主要参数为:钻孔孔径89mm;排放半径0.9m;超前距5m。钻孔布置:当迎头煤厚小于1m时,布置一排7个超前排放钻孔;当迎头煤厚大于1m而不足2m时,布置2排钻孔,每排7个,共14个,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2m;当迎头煤厚大于2m并逐渐恢复正常后,布置3排钻孔,每排7个,共21个,其中:上排孔7个,开孔距顶

4、板1.5m,孔间距0.5m;中排孔7个,开孔距顶板2m,孔间距0.5m;下排孔7个,开孔距顶板2.5m,孔间距0.5m,两帮终孔距巷道轮廓线1.8m(控制轮廓线外2.7m);钻孔平行于煤层顶底板。钻孔布置见图4- 1、4- 2。图4-1 当煤厚为1m或2m时钻孔布置示意图图4-2 当煤厚大于2m时钻孔布置示意图在执行第一循环措施时,为保证工作面附近有足够有效的控制范围,以形成5m安全煤柱,须在工作面迎头两帮和退后1m处补打3排共12个排放钻孔。补1、2、3、4、5、6#孔,终孔位置与1#、8#、15#号超前排放孔位置相同,补7#、8#、9#、10#、11#、12孔,终孔位置与7、14、21号超

5、前排放钻孔位置相同。钻孔参数见表4-1。表4-1 超前排放钻孔参数表孔号措施前5m安全煤柱补打钻孔孔号超前排放钻孔孔号效果检验孔伪倾角水平角孔深m伪倾角水平角孔深m伪倾角水平角孔深m补13.5-20710-13.51122-2.5-910.5补2-4.5-20722-911231010补3-12-20733.5-4.510.5244.5910.5补43.5-20645010134.5911补5-4.5-206574.510.514613.511补6-12-20668.591115-8-13.511补73.520671013.51116-6-911补8-4.52068-4-13.51117-4.

6、5-4.510.5补9-122069-2.5-91118-3010补103.520710-0.5-4.510.519-14.510.5补11-4.5207111010200.5911补12-122071234.510.521213.511说明:1.表中水平角指钻孔与巷道施工方向的夹角,顺时针为正;2.表中伪倾角指钻孔与巷道顶板在钻孔方向上的夹角,上仰为正。每执行一次防突措施作业循环后,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只有检验有效后方可进行掘进;否则,必须采取增加排放钻孔、延长排放时间、深孔抽放等补充措施,直至消除突出危险为止。效检指标选用q值和S值二项指标,其中:q临界值取4L/min;S临界值取6kg

7、/m。效检孔三个(22#、23#、24#),布置在措施孔之间,距底板1.2m。孔深等于或略小于措施孔,严禁使用措施孔作为效果检验孔。措施孔与效检孔施工使用角度控制仪器控制。效检超前距为5m,当效检无突出危险时(突出危险性的判断方法和预测方法相同),认为措施有效;反之则认为措施无效。每次掘进工作前,必须进行工作面预测。若预测无突出危险,还必须再次执行防突措施,只有当连续两次预测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时,方可不采取防突措施,但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一旦预测有突出危险,则必须执行防突措施。(范例来源: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二矿)第八十条 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的专项防突设计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主要

8、内容:(一)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置的基本情况;(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三)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等工程布置、实施方案;(四)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置等;(五)工作面防突措施;(六)安全防护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七)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相关规定】煤炭行业标准石门揭穿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程序技术条件(MT/T 9552005)对石门揭煤技术原则、石门揭煤防突专门设计的主要内容石门揭煤程序等作了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九十

9、九条规定了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编制设计,第二百条与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了石门揭穿突出煤层的突出参数规定。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了发生突出后的安全要求。【新旧条款区别】本条款与防突细则第57条、58条、59条、60条相对应,与防突细则主要有以下两点区别:(1)防突细则明确必须编制防突设计,但没有要求必须编制专项防突设计;(2)防突规定增加了专项防突设计的编制内容: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置的基本情况;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等工程布置、实施方案;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置等;组织管理措施;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条文

10、理解】石门和立井、斜井等岩石巷道揭开(穿)突出煤层是一项最容易发生突出的作业,其平均突出强度远大于其他类型工作面的突出,容易酿成重特大恶性事故,所以石门等岩石巷道揭开(穿)突出煤层必须编制专项防突设计。专项防突设计及施工质量的好坏是保证工作面防治突出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煤与瓦斯突出与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瓦斯压力与含量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掌握被揭煤层的赋存产状、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突出危险程度等,专项防突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置的基本情况。其次,揭煤突出将突出成百上千吨的煤、涌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立方米的瓦斯,为能顺利将发生突出

11、的煤、瓦斯引入回风系统,避免突出的煤、瓦斯波及其他区域,所以要求揭煤工作面具有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采取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揭煤工作面的污风必须单独回到回风井、总回风巷、回风上山等主要回风巷,其进风侧设置可靠的反向风门,穿过反向风门的风筒、水沟等必须设置防逆流装置,局部通风机须有足够的通风能力并安设在全负压通风的进风流中。为防止误揭开(穿)突出煤层或安全岩柱厚度不够发生突出事故,必须加强地质工作与探煤工作,准确控制揭煤工作面和被揭煤层的相对位置,即被揭煤层的层位与安全岩柱的厚度,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岩柱厚度阻止有突出危险性的煤层发生突出。煤层瓦斯压力是一个重要的瓦斯地质基本参数,瓦斯抽采

12、应达到的指标为煤层瓦斯压力降到0.74MPa以下,采用综合指标法D值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需用煤层瓦斯压力P,煤层瓦斯压力也被认为是突出的主要动力来源。由于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工程、测定工艺及仪器仪表等方法较多,并受具体条件制约,所以防突规定要求明确钻孔等工程布置、实施方案,以保证煤层瓦斯压力准确可靠。应当由工作面向煤层的适当位置至少打3个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P,适当位置即钻孔应布置在岩层比较完整的地方、钻孔应穿透煤层全厚或见煤深度不少于10m、小于5m的近距离煤层群需测定煤层群综合瓦斯压力、便于施工等。再次,在选择防突措施前,应选用综合指标法、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或其他经试验验证有效的

13、方法进行预测,确定石门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防突措施执行完后,必须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等进行措施效果检验。若检验措施无效,应采取打排放钻孔等补救措施,或采用其他有效的防突补救措施。只有经过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采用安全防护措施揭开煤层,做到“不掘突出头”。在确认防突措施有效后,进行远距离爆破揭煤,通风系统不完善的新建矿井应在地面放炮。揭煤前,应制定详尽的安全防护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特别是揭煤工作面回风侧严禁有人、构筑并关好反向风门与远距离放炮等,并在揭煤过程中严格执行。揭煤之后,由于靠近石门附近煤层中的瓦斯和应力还未得到充分的释放,应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特别是临时支护,防止

14、由于冒顶、片帮等诱发突出。石门和立井、斜井等岩石巷道揭开(穿)突出煤层必须在区域防突有效的前提下进行,局部防突措施只是区域消突未达标时采用,以作为区域防突措施的补充。防突规定未对发生突出后清理、支护等作出要求,但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了“突出的煤必须及时清理,以防自燃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清理突出的煤时,必须制定防煤尘、片帮、冒顶以及瓦斯超限、出现火源、再次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及时清理突出物、避免再次诱发突出、对突出点进行加强支护防止片帮冒顶与松散煤岩体垮塌、防止发生瓦斯煤尘事故等,也是防突专项设计的内容,建议编制有关安全要求。【专家提示】本条款是对编写石门和立井、斜井揭开(穿)突出煤层的专项防突设计内容的规定。石门揭开(穿)突出煤层时,由于破坏了煤岩层内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故最容易发生突出。为了安全地揭开(穿)突出煤层,要在石门揭开(穿)突出煤层前,编制有针对性、适用性、规范性的专项防突设计。专项防突设计必须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做到具体、可行、严格、规范。其中要注意的是,预测孔、检验孔与措施孔尽量远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