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828462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一)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持健康证上岗;新员工必须体检、培训合 格后才能上岗。2、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原件或复印件按照岗位 分类存档,到期前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健康证明在有效期内。3、从业人员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 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 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 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主动报告,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 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2、。4、实行每日岗前健康检查制度,每日上岗前由班组长逐一检查每个从业 人员个人卫生、健康状况,并详细记录。5、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 帽,专间操作人员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 物。6、上岗操作前应洗手,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 应该经常用 75%酒精擦手进行消毒。7、自觉接受企业内部的健康晨检制度;并熟记本岗位卫生知识及应知应会 的内容。8、入厕前必须换下工服,出厕后必须洗净双手、重新换上工作服方可进 入食品操作场所二、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组织

3、职工 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 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并建立培训档案。2、应当依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加强 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3、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 生产经营工作。从业人员包括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从事食品采购、保存、 加工、供餐服务等工作的人员。4、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制订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从 业人员(含新参加和临时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及职业道德培 训,使每名员工均能掌握岗位食品安全知识及要

4、求。5、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应待考试合 格后再上岗。6、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 结果等有关信息记录归档,并明细每人培训记录,以备查验。三、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1、餐饮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明 方可上岗。2、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严格遵守食品 安全操作规程。从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形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洁 的工作衣帽,不得穿工作服入厕,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内。3、遵循科学的洗手习惯:操作前、从事食品原料处理后以及从事与食品 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先用消毒

5、液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4、坚持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洗工作衣帽);从业人员不得 涂指甲油、戴戒指等有碍食品安全的首饰。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内吸 烟、吃零食;不挖耳、不揩鼻涕、不用手直接抓取直接入口食品。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二)企业经营方针目标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方针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科学办法之一.工厂为了实现本企业的经营目 标和达到最佳效果,每年必须明确制定企业的经营决策、纳领和企业发展方向计划. 方针目标实现的全过程要自上而下地建立目标,制订措施、确定制度,组织实施和严 格考核,这有利于动员企业所有部门及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共同做好一年的工作,有 利于提高企业现代管

6、理水平,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章 制订方针目标的依据第一条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利润等技术经济指标和其它要求.第二条 本厂的中长期企业发展规划、现代化管理规划、新产品开发规 划、产品质量升级及全面管理发展规划、技术改造规划、生产发展规划、安全环保 综合治理规划其它规划等.第三条 国内市场的调查、分析、预测、情报信息资料(包括国内外同行业 先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第四条 工厂的实际能力和现有水平,上年度工厂方针目标实施的遗留问题.第三章 方针目标编制的程序第五条 在每年的XX月,由工厂各分管厂长、三总师提出下年度工厂目标 设

7、想,厂务会集体讨论,形成工厂方针目标指导思想,并由厂长下达指令.第六条由XX组织XX.XX.XX根据厂长指令,分生产行政口、技术 口、党群口组织各职能科室提出下年度方针目标设想,并收集准备依据资料.第七条XX、XX、XX分头组织可行性分论证,,形成各口方针目标计 划.第八条 发至各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再 讨论修订.第九条 经厂务会、工厂管理委员会、党委会、职代会讨论审议通过,由XXX按系统图法展开,在XXX月份编制出工厂方针目标展开图.第四章 方针目标的展开第十条 方针目标展开一定要坚持以数据说话的原则,目标值尽可能定量化. 其内容一般包括品种、质量、生产能力、科研技改、企业管理、技术经

8、济指标、安 全环保、文明生产、思想政治工作、职工福利等.第十一条 工厂方针要按系统图法展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连锁,层 层确保的原则进行.第十二条 分管副厂长、三总师方针目标展开,要根据工厂方针目标展开的 内容和自己分管工作的重点,列出目标值和措施.展开格式与部门展一的相同,分管 副厂长于XX编制完成,XX校对,厂长批准.第十三条 各车间、科室方针目标展开一般有分管责任人、部门方针、目 标项目、现状、目标值、采取措施、检查手段、评价、总结等.第十四条 各部门要紧紧转绕工厂方针目标以及分管帮领导方针目标展开, 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发动群众认真制订本部门的方针目标,保证工厂每个目标值都能 落实

9、到部门和人,确保工厂目标的实现.各部门要在元月底前完成方针目标展开图.第十五条 班组方针目标由班组长主持编制,要根据主和部门方针目标和本 班组分管工作的重点,列出产品产量、质量、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班组管理、思 想政治工作等内容、目标值、采取措施、责任人、进度和检查、评价、总结等进行 展开班组方针目标展开图要在XX完成.第十六条 各部门方针目标展开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持编制,党群系统由XX审核;技术系统由XX审核;生产行政系统由XX审核,分管厂领导批准.第五章 方针目标的实施第十七条 为确保工厂方针目标的实现,工厂每年将组织两次分阶段 PDCA 循环,分阶段PDCA循环计划由“三办”会同有关部

10、门根据工厂年度方针目标安排的 进度和厂长的指令制订.第十八条 各部门要转绕工厂方针目标和本部门方针目标,认真组织月度 PDCA循环.每月XX号前制订下月份计划,总结本月计划的实施情况,并由主管厂检 查批示.第十九条 在方针目标的实施过程,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大家积极性,广泛 开展群众性的管理活动、劳动竞争活动、确保各级目标值的实现和完成.第二十条XX、XX、XX、XX要建立方针目标管理卡,建立方目标实 施方案,将每项目标的展开情况,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协调、检查、调整、考核等情 况登记在案,逐步达到方针目标管理标准化.第六章方针目标的检查诊断与考核第二十一条 方针目标管理的综合部门是XX,主要归

11、口部门为XX、 XX、XX 归口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工厂方针目标的组织、实施、协调、检查和考 核工作.第二十二条 厂长组织方针诊断是保证工厂方针目标实施的主要手段,在厂 长主持下,XX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对工厂方针目标实施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诊断,并 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十三条 厂长组织方针目标诊断,应在诊断前一周,向各分管领导及各 部门发出书面通知(由计划科制定,厂长批准),由各部门自引检查对照,各分管领导 和XX广泛调查、收集情况,形成书面调查记录,做好诊断前的准备工作.第二十四条 厂长方针目标诊断会由厂长、副厂长、党委书记、归口部门 负责人、有关职能科室的负责人或厂长指定的人员参加.诊断

12、根据方针目标展开图 逐项逐条检查进度的效果.先由分管领导汇报,后由负责部门补充,并解答厂长及其 它人同提出的问题,对于存在的薄弱环节,集体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措施,XX制定整 改措施计划,由厂长责成有关部门组织整改.第二十五条 根据目标值实现的情况,对每条目标值给予评价并考核,明确落实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评价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按目标进度要求实施,且效果较好成绩显著. 乙级:基本按目标进度要求实施,效果一般. 丙级:没有达到目标进度要求、效果较差且主要由主观努力不够所致. 第二十六条 对方针目标进行诊断评价,对甲级目标视其难易,效果好坏等给予表彰、奖励,列入年终评先的重要条件;对只达丙级目标

13、的要追究责任,认真分 析原因,帮助纠正, 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经济惩罚.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的方针目标应按计划要求进行定期的检查诊断,对存在 的问题按职能分解落实.第二十八 条各部门方针目标应按计划要求进行定期的检查诊断,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整改.各种公司管理制度范本(三)薪酬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其他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方案。第二章原则第二条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经 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 原则。第三条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建立起

14、公司规范合理的工资分 配制度。第四条以员工岗位责任、劳动绩效、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指标综合考核 员工报酬,适当向经营风险大、责任重大、技术含量高、有定量工作指标的岗位倾 斜。第五条构造适当工资档次落差,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第三章年薪制第六条适用范围。1.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 下属法人企业总经理;3. 董事、副总经理是否适用,由董事会决定。第七条工资模式。 公司经营者与其业绩挂钩,其工资与年经营利润成正比。年薪=基薪+提成薪水(经营利润X提成比例)1. 基薪按月预发,根据年基薪额的 1/12支付;2. 提成薪水,在公司财务年度经营报表经审计后核算。第八条实行年薪制职员须支付抵押金

15、,若经营业绩不良,则用抵押金充 抵。第九条年薪制考核指标还可与资产增值幅度、技术进步、产品质量、环 保、安全等指标挂钩,进行综合评价。第十条年薪制须由董事会专门作出实施细则。 第四章正式员工工资制 第十一条适用范围。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员工。第十二条工资模式。采用结构工资制。 员工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津贴1. 基础工资。参照当地职工平均生活水平、最低生活标准、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各类政 策性补贴确定,在工资总额中占%(如40%50%)。2. 岗位工资。(1)根据职务高低、岗位责任繁简轻重、工作条件确定;(2) 公司岗位工资分为(如 5 类 18级)的等级序列,见正式员工工资标准表,分别适用于公司高、中、初级员工,其在工资总额中占(如20%30%)。3. 工龄工资。(1) 按员工为企业服务年限长短确定,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地为企业工作;(2) 年功工资根据工龄长短,分段制定标准,区分社会工龄、公司工龄;(3) 年功工资标准见正式员工工资标准表。4. 奖金(效益工资)。(1) 根据各部门工作任务、经营指标、员工职责履行状况、工作绩效考核 结果确立;(2) 绩效考评由人事部统一进行,与经营利润、销售额、特殊业绩、贡献 相联系;(3) 奖金在工资总额中占%(如30%)左右,也可上不封顶;(4) 奖金考核标准见正式员工工资标准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