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12单元测清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592230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12单元测清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12单元测清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12单元测清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12单元测清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12单元测清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12单元测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j jin yn yn pn wn jin lu y f hu ch jio zh n ( ) ( ) ( ) ( ) ( ) ( ) ( )ru xu fn nin fn fn yn yn tn yn m b j m yun tio ( ) ( ) ( ) ( ) zhu rn fn zhun y q wn li j j hn li ln li ln zho ( ) ( ) ( )( ) ( ) ( )hun yn ji bi hu bn po xu qi( ) ( ) ( ) ( ) 二、照样子,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毛茸茸、亮晶晶、 、 、 、

2、轻轻松松、 、 、 、 三、缩写句子:1.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 2.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3.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 4.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四、在比喻句后面画“”:1.连日来,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天气,骤然变得冷起来了。( )2.雪末儿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3.树木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4.气温好像一下子低了许多。( )五、 回忆课文瑞雪图,完成练习:1.瑞雪图一课是按照“ ” “ ” “ ”的时间顺序写的。2. 寒流袭来时,从清早到黄昏,天气有什么变化? 3. 下雪时的景色是怎样的

3、? 4. 雪停后的景色又是怎样的? 5.作者 由这场雪联想到 ,表达了作者 。六、为瑞雪图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第一天白天下雪前第一天夜里下雪时第二天白天下雪后七、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1. 本段中表示声音的词语有: 2. “万籁俱寂”形容 3. “万籁俱寂”与“沙沙声、咯吱声”矛盾吗?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八、搭配词语:洁白的( ) 洁白的( ) ( )的声音 ( )

4、的声音 ( )的声音 ( )的雪花 ( )的雪花 ( )的阴云( )的大雪 ( )的银条 ( )的寒风 ( )的天空( )的雪球 ( )的阳光 ( )的彩虹 ( )的雪末儿( )的树叶 ( )的歌声 ( )的鲜花儿九、造句:1.或许或许2.多么多么十、下列诗句表现的季节与括号中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3.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4.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秋)十一、解释词语:谨慎: 顿时: 凛冽: 肃然起敬: 怒放: 飘飘若仙: 十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句后括号里:拟人 排比 比喻 夸张 反问

5、陈述 感叹 疑问1.我总以为牛奶瓶上用来粘绳子的褐色体是巧克力。( )2.这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3.没搞清楚就吃,怎么会不上当呢?( )4.你像只小馋猫。( ) 5.这是什么东西?( )十三、给带点字注音:强( )大 玉屑( ) 发( )布 即( )将 时分( ) 粉妆玉砌( )十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骤然( ) 幻映( ) 凛冽( ) 嬉闹( ) 浓密( ) 轮换( )亮丽( ) 赶紧( ) 圣洁( ) 十五、填颜色组成语:( )装素裹 ( )树成荫 ( )袍加身 素车( )马 万古长( )( )气东来 漆( )一团 灯( )酒( ) 面( )耳( ) 姹( )嫣( )

6、( )山( )水 ( )纸( )字 ( )( )不接 ( )( )分明十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轻盈( ) 雪白( ) 永远( ) 亮晶晶( )十七、读一读,按照字母表的顺序排列:G D H Y X Q P R N F K O J S T L 十八、选字组词:1. 租 组 祖 出( ) ( )国 ( )织 ( )成 先( )2. 锯 剧 据 戏( ) 根( ) ( )场 证( ) ( )木头3. 仆 扑 奴( ) ( )人 ( )向 ( )灭 女( )4. 径 经 ( )直 ( )常 路( ) 小( ) 已( )5. 沟 构 山( ) ( )建 ( )成 结( ) 水( )6. 意 益 ( )义 公( ) ( )愿 ( )思 ( )处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