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李商隐--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52070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李商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荐)李商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荐)李商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荐)李商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荐)李商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李商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李商隐--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好,咱们又见面了,这次我不是来查你们背诵的,而是跟大家一起来一趟心灵之旅,梦回大唐。同学们都知道,盛唐有号称“诗仙”“诗圣”的李白杜甫,到了晚唐,同样也才人辈出,除了白居易,还有“小李杜”,谁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对,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晚唐著名诗人、西昆体的鼻祖李商隐的最著名的诗作锦瑟和马嵬。(板书李商隐 一概况 +PPT)诗人简介(PPT讲解)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

2、一类下级官员。一、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5岁之前: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 17岁在节度使令狐楚(牛党牛僧孺)门下做幕僚,深受赏识。写了一些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反映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25岁:开成二年登进士第25-34岁:卷入牛李党争。26岁取王茂元(李党李德裕)女儿王氏为妻。因此令狐楚儿子令狐绹(to)担任宰相时在政治上打压李商隐。(李商隐17岁以白衣身份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府,直到25岁离开。令狐楚是牛党中坚。开成二年冬,令狐楚死,李商隐生活失去依靠,于是转投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门下谋食,得王赏识,并成了王的东床快婿。当时,王被视为李德裕一党,李商隐

3、转投王茂元,牛党认为是“背恩”之举,触犯了朋党戒律,因而对他横加打击。开成三年,李商隐应考“博学鸿辞科”,原本已被录取,但牛党一权要从中作梗,复审时李商隐被除去名字。)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 ,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34-46岁:三入幕府、天涯漂泊 诗人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多样,诗境也日趋老成。所写的诗更加发人深思,令人叹惋二、李商隐的爱情: 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现在李商隐写于开成元年(836)年的一组诗(柳枝五首)中。他还为在这组诗写了一个长长的序言,讲述了柳枝的故事:她是一个洛阳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开朗大方,在

4、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李商隐的诗(燕台诗),心生爱慕,于是主动与他约会。但李商隐失约了。他后来得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如果不是李商隐杜撰,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恋。 宋华阳。李商隐在青年时期曾经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因此有人猜想他在这期间与女道士发生过恋情。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于是宋华阳就被认为是李商隐的恋人。还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李商隐曾经和宋华阳姐妹二人同时恋爱。苏雪林在玉溪诗谜中5对于这个故事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想象发挥。 锦瑟。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锦瑟诗,刘攽在中山诗话中提到,有人猜测“锦瑟

5、”是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儿,李商隐在令狐家受学期间,曾与她恋爱,但终于没有结果。 荷花。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两人十分恩爱。在他进京赶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段悲剧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以后的诗中他常以荷花为题也是对旧情的眷恋。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王氏。王氏是李商隐的妻子。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也有猜测,锦瑟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以琴

6、弦断裂比喻妻子去世。 锦瑟了解了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爱情故事以后,我们来一起学习锦瑟这首诗。清末学者梁启超曾经评论过李商隐的诗,他是这么说的:“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问:那么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然后细细品味体会锦瑟的美都体现在哪里? 先读课文,同学讨论,小组合作答案预设:意象美 用典美 多义美板书: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锦瑟三美,分别是哪三美?(意象美 用典美 多义美)上节课发现大家对诗

7、文的大意还是不太清楚,今天我们先来找几个同学翻译一下锦瑟这首诗。(同学回答,PPT演示,同学们读一遍)李商隐诗构思新奇,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李商隐的这首锦瑟到底该如何理解他的主题情感?也就是讨论下尾联中提到的情到底是什么情?答案预设:(结合PPT)追忆恋情,悼亡诗,感怀身世,咏物诗(适怨清和四种音乐境界)马嵬一、背景:兵变过程潼关失陷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

8、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传到长安,让长安人民放心。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闹起矛盾来。哥舒翰主张坚守潼关,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他们请求引兵北上,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要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他怕哥舒翰手握重兵,打胜回朝了,他的宰相位子就保不住了,于是就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会丧失歼灭叛军的时机。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

9、钮下载!哥舒翰明知出关没有好处,但是没法违抗皇帝的圣旨,只好带兵出关了,结果全军覆没。玄宗出逃潼关一失守,唐玄宗感到形势危急,要杨国忠想办法。杨国忠劝玄宗逃到蜀地去。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批皇子皇孙,逃出长安。他们派个宦官先到沿路各地,要官员准备接待。哪知道才到咸阳,派出的宦官和县令都已经逃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没有人给他们送饭。随行太监好容易找到当地百姓,向他们讨了点粮食。有几个百姓送上一点高粱饽饽。那些皇子皇孙平时养尊处优,哪里吃过这样的饭,但是实在饿得慌,也顾不得什么体面,没有碗筷,就用手捞着吃,一下子就吃得精光。唐玄宗勉强咽了几口饽饽,直流眼泪。有个老人挤到车前,对

10、玄宗说:“安禄山想造反,已经不是一天了。这么多年来,有人向朝廷告发,反而被关被杀。陛下周围的大臣,只会奉承拍马,外面的情况,陛下一概听不到。我们普通百姓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不过朝廷宫门太深,百姓的意见陛下听不到。要不是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我们怎么能站在陛下面前说话呢!”唐玄宗垂头丧气地说:“这是我太糊涂,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发生兵变这样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随行的将士又饿又疲劳,他们心思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累,这笔帐得向杨国忠算。于是制造混乱,杀了杨国忠,又把唐玄宗住的驿馆包围了起来。唐玄宗听到外面喧闹,问是什么事,左右太监告

11、诉他,兵士们已把杨国忠杀了。玄宗大吃一惊,不得不扶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兵士。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兵士们不理唐玄宗的话,照样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陈玄礼,问兵士们为什么不肯散。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这下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他低着头站了半晌,才说:“贵妃住在内宫,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呢?”高力士知道不杀杨贵妃,不能平息兵士的气愤,就说:“贵妃是没有罪,但是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如果留着贵妃,将士哪会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将士心安,陛下也安全了。”唐玄宗为了保自己的命,只好狠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了。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总算消了口气,才撤围回营。问:你怎样看待马嵬驿兵变?表面上看来是一场士兵哗变,实质上是由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辅国、高力士等策划的一场争权斗争。太子李亨主谋,借机除掉了杨国忠。二、 翻译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来一起疏通诗歌大意,同学们先听一下配乐朗诵,听的时候注意字音字形。听完了,齐声朗读诗歌,给几分种阅读注释,叫同学起来翻译。之后给出翻译三、 同学讨论问:李商隐对此事件的看法,从哪里可以看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答案预设:板书: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