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单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时钟设计大学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518284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片单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时钟设计大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片单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时钟设计大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片单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时钟设计大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片单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时钟设计大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片单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时钟设计大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片单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时钟设计大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单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时钟设计大学论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程 设 计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题名称 电子时钟设计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_ 2013年6月 21 日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一、设计内容:本课题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其定时器和6位数码管,设计一个电子时钟。要求有以下功能:1、开机时,显示00:00:00的时间开始计时;2、要求有秒,分,时的调节。3、具有复位功能。二、设计要求: 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2)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 3)完成必要的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 4)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5)进行单元电路及应用程序的调试; 6)写出使用说明书主 要 设 计 条 件1、MCS-51单片机实验操作台1台;2、PC机及单片机

2、调试软件;3、单片机应用系统板1套;4、制作工具1套;5、系统设计所需的元器件。 说 明 书 格 式1. 课程设计任务书2. 目录3. 说明书内容1)课题的设计要求、目的、意义2)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3)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4)各单元硬件设计说明及计算方法5)软件设计与说明(包括流程图)6)调试结果与必要的调试说明7)使用说明8)程序清单9)总结10)参考文献附录附录A 系统原理图附录B 程序清单 进 度 安 排设计时间为两周第一周星期一、上午:布置课题任务,讲课及课题介绍 下午:借阅有关资料,总体方案讨论星期二、确定总体设计方案星期三、硬件模块方案设计星期四、软件模块方案设计星期五、各硬

3、件模块设计第二周星期一、各硬件模块设计星期二、各软件模块设计星期三、各软件模块设计星期四、写说明书星期五、上午:写说明书,整理资料下午:交设计资料,答辩参 考 文 献1 王迎旭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 李军,刘君华编.AVR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应用J. 测控技术,20023 黄勤编.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4 刘乐善编.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5 李慧编.基于FPGA的电子万年历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2010目 录摘 要1第1章概述21.1单片机简介21.2单片机的特点2第2章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42.1系统

4、方案设定42.2 AT89C52概述52.3 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5第3章 硬件设计73.1 键盘电路设计73.2 复位电路的设计73.3 时间显示电路的设计83.4 硬件各接口资源分配8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104.1 主程序设计104.2 时钟定时器T0中断设计12第5章 调试结果和调试说明13总 结14参考文献15附录16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23摘 要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由RAM ,ROM,CPU构成,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上。而51系列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对它的学

5、习,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本设计主要设计了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并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时间。并通过一个控制键用来实现时间的调节和是否进入省电模式的转换。应用Proteus的ISIS软件实现了单片机电子时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该方法仿真效果真实、准63确,节省了硬件资源。关键字:单片机;子时钟;键盘控制。4第1章概述1.1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

6、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2位300M的高速单片机。1.2单片机的特点(1)高集成度,体积小,高可靠性 单片机将各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晶体芯片上,集成度很高,体积自然也是最小的。芯片本身是按工业测控环境要求设计的,内部布线很短,其抗工业噪音性能优于一般通用的CPU。单片机程序指令,常数及表格等固化在ROM中不易破坏,许多信号通道均在一个芯片内,故可靠性高。 (2)控制功能强 为了满足对对象的控制要求,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均有极丰富的条件:分支转移能力,I/O口的逻辑操作及位处

7、理能力,非常适用于专门的控制功能。 (3)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为了满足广泛使用于便携式系统,许多单片机内的工作电压仅为1.8V3.6V,而工作电流仅为数百微安。 (4)易扩展 片内具有计算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部件。芯片外部有许多供扩展用的三总线及并行、串行输入/输出管脚,很容易构成各种规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5)优异的性能价格比 单片机的性能极高。为了提高速度和运行效率,单片机已开始使用RISC流水线和DSP等技术。单片机的寻址能力也已突破64KB的限制,有的已可达到1MB和16MB,片内的ROM容量可达62MB,RAM容量则可达2MB。由于单片机的广泛使用,因而销量极大,各大

8、公司的商业竞争更使其价格十分低廉,其性能价格比极高。第2章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2.1系统方案设定本设计用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其功能主要有软件来实现,以及独立键盘加LED数码管显示,所以降低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也相应的降低了其成本。根据设计要求,总电路分为键盘接口电路、复位电路、LED显示电路、三个部分。其中键盘接口电路采用独立键盘,分别实现对时钟,分钟,秒钟的加一功能。时钟电路,在本系统中采用单片机定时功能实现时钟计时;复位电路中给给RST引脚连续输入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振荡周期)以上高电平,就可完成初始化操作;显示电路采用8段6位LED显示管显示时间,其中前两位显示小时,中间两

9、位显示分钟,后两位显示秒钟,时,分,秒间通过小数点“.”显示。电路的总体设计框架如图2-1:图2-1 总体设计2.2 AT89C52概述 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AT89C52单片机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AT89C52为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准的C51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8xc52 相同,其主要

10、用于会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功能包括对会聚主IC 内部寄存器、数据RAM及外部接口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会聚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IR的接收解码及与主板CPU通信等。主要管脚有:XTAL1(19 脚)和XTAL2(18 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2MHz 晶振。RST/Vpd(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VCC(40 脚)和VSS(20 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5V电源的正负端。P0P3 为可编程通用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在本设计中,P0 端口(3239 脚)被定义为N1 功能控制端口,分别与N1的相应功能管脚相连接,13 脚定义为IR输入

11、端,10 脚和11脚定义为I2C总线控制端口,分别连接N1的SDAS(18脚)和SCLS(19脚)端口,12 脚、27 脚及28 脚定义为握手信号功能端口,连接主板CPU 的相应功能端,用于当前制式的检测及会聚调整状态进入的控制功能。2.3 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数码管是一种把多个LED显示段集成在一起的显示设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共阳型,一种是共阴型。共阳型就是把多个LED显示段的阳极接在一起,又称为公共端。共阴型就是把多个LED显示段的阴极接在一起,即为公共商。阳极即为二极管的正极,又称为正极,阴极即为二极管的负极,又称为负极。通常的数码管又分为8段,即8个LED显示段,这是为工程应用方便如设

12、计的,分别为A、B、C、D、E、F、G、DP,其中DP 是小数点位段。而多位数码管,除某一位的公共端会连接在一起,不同位的数码管的相同端也会连接在一起。数码管显示方法可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静态显示就是数码管的8段输入及其公共端电平一直有效。动态显示的原理是,各个数码管的相同段连接在一起,共同占用8 位段引管线;每位数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组成公共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性,依次给出各个数码管公共端加有效信号,在此同时给出该数码管加有效的数据信号,当全段扫描速度大于视觉暂留速度时,显示就会清晰显示出来。6第3章 硬件设计3.1 键盘电路设计该设计只用了一个键盘,但实现的功能却是比较完善,减少了

13、硬件资源的损耗,该键盘可以实现小时和分钟的调节以及控制是否进入省电模式。当按键按下又松开,可以实现屏蔽数码管显示的功能,达到省电的目的;直接按下不松开,则可以通过按键实现分钟的累加,每按一次分钟加一;而连续两次按下按键不放松,则可实现小时的调节,同样每按一次小时加一。达到时间调节的目的。选择的多功能按键如图3-1所示。 图3-1 控制键3.2 复位电路的设计可靠的复位电路是保证单片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将RST引脚连续输入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振荡期间)以上高电平,即可以完成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本设计采用按钮复位方式。复位电路设计图3-2所示:图 3-2 复位电路设计图1363.3 时间显

14、示电路的设计LED数码管显示方式有静态显示方式和动态显示方式两种。静态显示方式虽然占用CPU较少,接口简单,但其硬件电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所以本设计中采用动态显示方式。动态显示方式是指轮流电量各位LED数码管,利用定时扫描的方式轮流点亮各位数码管。LED公用一个8位的I/O,即P0口,3位LED的位选线通过74LS138输出,来选中对应的LED数码管,由于采用的是8位LED数码管显示,所以前两位LED显示“时针”,中间两位显示“分针”,后面两位显示秒针间隔有横杠显示“”。同时可通过按键切换到跑表模式,然后还有闹钟模块,通过按键来切换显示模式,同时还可通过对应的按键对其进行时间设定。对于三个显示直接的切换,可通过按键自由切换。时间显示电路如图3-3所示:图3-3显示电路3.4 硬件各接口资源分配AT89C51共有I/O口共32个,实验所用开发板各类I/O采用开放式管理,可有由户自定义使用,本设计需要用到的I/O口及分配如表3-4所示:136P0口P0.0LED数码管A段P3口P3.0LED数码管W1位选端P0.1LED数码管B段P3.1LED数码管W2位选端P0.2LED数码管C段P3.2LED数码管W3位选端P0.3LED数码管D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