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366459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重难点专项练(三)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 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 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D.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2. 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 海陆间的水循环 B. 跨流域调水C. 水库 D. 地下水补给湖水【答案】1. C 2. A【解析】试题分析:1. 水库建成后,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库区水汽蒸

2、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气温高于陆地,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夏季温度低于陆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故C项符合题意。2. 海水淡化工厂,将海水进行淡化然后用于工农业生产或者提供生活用水,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循环,故A项正确;跨流域调水、地下水补给湖水都是在陆地上进行的循环,类似于陆上内循环,故B、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类型,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名师点睛】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所示。2、影响因素。蒸发受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水汽输送、降水受大气环

3、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地表径流受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渗与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等因素有关。(2016浙江杭州期中)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雨水花园首先直接影响水循环的()A. 降水 B. 水汽输送 C. 蒸发 D. 地表径流4. 图中暗管的作用是()A. 及时吸收下渗的雨水B. 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C. 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D. 加速地下水的净化【答案】3. D 4.

4、C【解析】4. 根据图中信息及题意“暗管”可知,暗管的作用是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读某一河流的某一观测站在某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水量和径流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 观测站附近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的()A. 9小时 B. 18小时C. 27小时 D. 36小时6. 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A. 观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B. 观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C. 观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D. 观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答案】5. B 6. C【解析】试题分析:5. 读图可知,测站附近降水结束语18日12时左右,而

5、水位超过满水位出现洪峰是在19日6是,计算可知,泛滥洪峰出现在降水结束后18小时。故选B。6. 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向左移动,说明洪峰提前。测站下游修正提防,引水灌溉对上游流量没有影响,A、B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会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汇水速度快,导致洪峰提前,C对。上游修建水库会导致下游地区的洪峰推迟,及“洪峰”点向右,D错。故选C。【考点定位】水循环【方法总结】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河,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读北半球某河

6、流上、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7. 该河上、下游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A. 雨水、雨水B. 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 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 高山冰川融水、雨水8.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夏汛冬汛位于地中海气候区 位于季风气候区可能分布在南欧可能分布在东亚A. B. C. D. 【答案】7. D 8. B【解析】试题分析:.8. 由上题推知,该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有冬汛,可能分布在南欧,夏汛、位于季风气候区、分布在东亚,都不属于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选项A、C、D都错,所以选项B正确。考点:该题考查地中海气候区河流的补给图判读。(2016浙江瑞安月考)下图为

7、世界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某月平均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甲处所处的国家可能为()A. 俄罗斯 B. 澳大利亚C. 马达加斯加 D. 秘鲁10. 乙处洋流可能是()A. 东澳大利亚暖流 B. 马达加斯加暖流C. 秘鲁寒流 D. 千岛寒流【答案】9. A 10. D【解析】9. 根据等温线分布可知,气温由北向南递增为北半球,俄罗斯位于北半球,其他均位于南半球。10. 根据海水等深线和等温线分布特征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的东岸,乙处可能是千岛寒流。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A. 西北寒流 B. 东南暖流C. 东南寒流 D.

8、西北暖流12. 甲附近海域()A. 与同纬度相比海水蒸发更旺盛B. 因北部石油泄漏海水污染严重C. 分布有寒暖流交汇成的大渔场D. 沿岸观赏到茂密热带雨林景观13. 与刚果河相比,尼日尔河()A. 径流量更大B. 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大C. 结冰期更长D. 水能资源储藏量更大【答案】11. A 12. D 13. B【解析】11. 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是寒流,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所以洋流方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方向,A对。B、C、D错。12. 甲附近海域是寒流,水温低,与同纬度相比海水蒸发较弱,A错。洋流向西北流,北部石油泄漏对西欧海水污染较轻,B错。甲地分布只

9、有寒流形成的大渔场,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C错。北部沿岸是热带雨林气候,可以观赏到茂密热带雨林景观,D对。13. 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尼日尔河流经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地区,降水较少,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B对,A错。位于热带地区,没有结冰期,C错。尼日尔河水能储藏量较小,D错。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 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为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A. 湖泊

10、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B. 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C. 太湖水循环最活跃D. 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15. 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B. 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C. 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D. 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答案】14. D 15. C【解析】14. 由材料可知,“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洞庭湖的面积较大,但是换水周期短,A错。滇池的贮水量小于

11、太湖,但是换水周期长,B错。太湖的换水周期长,水循环不如洞庭湖活跃,C错。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D对。故选D。15. 面积等于贮水量除以平均深度,青海湖面积大主要是由于贮水量与水体深度决定的,A错。青海湖换水周期长,B错。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C对。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D错。故选C。(2017浙江名校联考)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 所代表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A. B. C. D. 17. 甲、乙、丙、丁四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A. 甲、乙 B. 乙、丙C. 甲、丙 D. 丙、丁18. 对沿岸地区陆地环

12、境而言,洋流乙的影响是()A. 加剧了干、冷状况B. 增加了湿、热程度C. 减轻了湿、冷状况D. 降低了干、热程度【答案】16. C 17. D 18. B【解析】16. 据图可知,所构成的环流圈为大洋中低纬度环流,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大洋东岸为寒流,即,其余都是暖流。17. 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存在上升流的地方,常会形成渔场。丙处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的北海道渔场,丁为上升补偿流(秘鲁寒流)所形成的秘鲁渔场。18. 洋流乙是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19.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

13、0毫米,而濒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日本山河(局部)分布示意图(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

14、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答案】(1)日本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大量降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于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冬、夏季节降水都比较少。(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且是季风气候,据此可得出其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速、流量季节变化等河流主要特征。第(2)题,从河流特征可综合分析:航运价值低是由于河流短小,流速快造成的;流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太平洋沿岸为偏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雨量大;而日本海沿岸为背风坡,降水少。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