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达中贾爱希定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362990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达中贾爱希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达中贾爱希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达中贾爱希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达中贾爱希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达中贾爱希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达中贾爱希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达中贾爱希定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葫芦的秘密课外阅读推荐课一、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益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品德塑造,更是引导孩子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激发孩子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孩子自己静静阅读精彩片段来感受作品的魅力。通过看封面、看插图、设疑、猜情节、矛盾处设疑等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施引导,让学生学会读一本书。同时让学生在与小组同学同读的过程中,体会读书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 教学目标1、通过对书中内容的略读,设置悬念,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读整本

2、书的欲望。2、了解作者张天翼和宝葫芦的秘密出版情况,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3、阅读插图、有关章节,感受宝葫芦的神奇。 4、教给学生几种读书的方法:看书名、看封面、猜情节、矛盾处设疑等,学会读一本书。5、指导学生阅读交流精彩片段,感受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断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6、通过与同桌合作猜情节、表演读,感受阅读的快乐。7、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猜、所感、所获写下来,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三、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 、

3、视频 宝葫芦的秘密片段、书籍插图、背景音乐。 2、学生准备:书签纸。五、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 师出示学校图书室的照片。2、 师:来到图书室要注意什么?3、 生交流,师引导总结:要注意安静和爱护书籍。4、 师:在图书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故事人物,让我们认识认识他们?5、 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故事人物。6、师:图书室是书籍的海洋,而书中的主人公,则是海洋中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今天,有两位书籍中的人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先来认识认识他们。7、师出示:王葆和宝葫芦的简要介绍。王葆:大家好!我姓王,叫王葆,现在上二年级了。从小,奶奶就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哎在学校老师总批评我,同学总笑话我,我多

4、么希望能够出人头地,但最好连一点脚趾头的力气都不用。宝葫芦:大家好!我是宝葫芦,别看我小,我呀,什么都能变出来。吃的,玩的,用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飞上天空、潜入海底,甚至可以帮你实现奥运冠军的梦想,更不用说学习了。有了我,你一定会高枕无忧。8、 学生表演读,师指导:把自己当做书中人物来读,激发阅读兴趣。9、 师:读了人物的自我介绍,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0、 学生交流。11、 师:刚刚我们认识的王葆和宝葫芦就出自老师手中的这本书,让我们跟随王葆和宝葫芦一起走进他们的秘密故事。12、 师板书书名,学生齐读。(二)导读封面,了解作者及故事主人公。1、师出示书的封面和实物。2、师:看看这本书

5、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随机指导:封面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用粗读法来读。4、师随机出示张天翼的照片、作者简介、宝葫芦的秘密出版情况简介。5、指名读、师范读,了解作者、了解书籍。6、教师总结:孩子们真了不起,从封面上读懂了这么多,这也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那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宝葫芦的秘密吧!(三) 精读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A、宝葫芦之初体验。1、 师出示宝葫芦给王葆变出食物的图片。2、 学生交流:图片中神奇的地方。3、 师出示图片文字:我这个人的思想挺活泼的,很容易联想。所以我手心上陡地又涌出了一堆花生仁儿。一眨眼功夫,忽然又有两个苹果滚到了我的脚边。我刚要捡起苹果来,地里猛

6、地又竖起两串冰糖葫芦,迎风晃了两晃。4、学生交流:哪些文字吸引了你?(带领学生感受书籍中文字的魅力。)5、指名赛读,读出宝葫芦的神奇。6、师:像“我刚要捡起苹果来,地里猛地又竖起两串冰糖葫芦,迎风晃了两晃。”这样生动、有趣的文字,书中还有很多,我们不妨去读一读,找一找,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它们摘抄下来,做成精致的读书卡、书签,那是多么高雅的事情。7、师:那如果你有一个宝葫芦,你想要什么?8、指名学生交流。9、师:你喜欢宝葫芦吗?为什么?10、指名学生交流并板书喜欢的理由。11、师:哇有了这个宝葫芦,真的是要什么有什么!你甚至都不用说话,只想一想所有的愿望就满足了。那么,王葆的生活得多幸福呀,他

7、也一定会和你们一样喜欢宝葫芦吧?B、甩不掉的“家伙”。1、 师:看看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2、师出示文字: 我把宝葫芦使劲儿往河里一扔。可它在空中划了半个圈,落到了小路上。又一蹦,就往我身上扑过来。我拿手把它拍开。它又蹦跳了几跳,终于跳到我的脚边。它说:“反正你没法把我甩掉。随你往哪扔,我都不在乎。” 真是!我怎么踢它,摔它,它总是要滚回我这来。它老是跟着我。除非拿刀子来劈、3、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4、同桌合作:猜一猜为什么王葆要劈了宝葫芦?5、学生汇报交流,找一位读过宝葫芦的秘密的同学当裁判,评出谁猜测的情节最接近书中的内容。C、吃“马”。1、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葆想甩掉宝葫芦呢?只有

8、我们阅读了这本书,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这里老师可以给大家提供点蛛丝马迹,我们一起来找寻找寻线索。2、出示文字:我和姚俊下棋时,又发生了一件事。姚俊的棋不如我,这是大家公认的,连他自己也这么说。不过他有一个奇怪的毛病-他最爱走“马”。他把“马”这么一跳,那么一拐,不但害得我的“炮”不能按计划办事,而且还闹得我的“车”都不自在了。好像一个“车”还该怕一个“马”似的。“我非得吃掉他那个马!”我打定了主意。“我该想一个巧着儿,叫他意想不到。这可并不容易。嗯唔,我来这么一招行不行?然后又这么一来。我正这么想着,正想得差不多了,忽然我嘴里有了一个东西-我虽然没瞧见,可感觉得到他是大外面飞进来的,几乎把我的

9、门牙都打掉了。3、学生默读,思考:“马”去哪了?你从那些文字中找到了线索。4、学生交流。5、师:恭喜大家,你们都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是的,“马”飞进了王葆的嘴里,这该多难受呀!四人小组交流交流:王葆嘴里含着“马”不能说话,心里会想些什么?6、学生汇报交流。7、师出示: 那么老大的一颗棋子、也许他就卡在什么地方,哪也不肯去。那可更不好对付了。这玩意儿挺不好消化,我知道。要是它顺顺溜溜跑下去、那,它就得老实不客气地钻进我的胃里,待会儿还得跨进小肠里一步一步往下走,想个小”卒“儿过河似的-那也不是什么可喜的事。这个”马“-你想不到它的味道多么古怪-吃下去一定不大卫生。我越想越不是味儿。

10、8、指名赛读,读出王葆的难受。9、师:你还喜欢宝葫芦吗:10、学生交流:不喜欢的原因并板书到黑板上。11、师:一件事不足以让王葆想甩掉宝葫芦,甚至要劈了它,那我们再猜猜宝葫芦还可能干了哪些让王葆不喜欢的事,还请班里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当当裁判,谁和作者张天翼想到了一起?12、学生猜故事情节,“裁判”评判,师及时发放书签纸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猜测的故事情节写下来。13、师:老师这有三张插图,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多的线索,看看你对哪幅图的能容感兴趣。为什么?14、师出示图片。15、学生交流,师赠送插图并鼓励学生精读与图片对应的内容。16、师引导小结: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四)留下悬念,推荐阅读1、师:

11、交流到这里,我们应该都很期待最后的结局,让我们先来看看电影版的宝葫芦的秘密的结局。2、师播放视频。3、师:书中的结局会和视频中的结局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去书中找一找吧!4、师:我们一起认识了宝葫芦的秘密,你喜欢这位新朋友吗?5、学生交流,板书喜欢的原因。6、师整理板书,总结,提升阅读兴趣。(五) 闯关借书,激发阅读兴趣1、 师:现在我手里只有一本宝葫芦的秘密,你们想借吗?那你得先闯关。谁顺利过关,我就把书借给谁。2、 师出示有关宝葫芦的秘密知识问答题(都是课堂中学生学到的基本知识点),学生闯关。3、 师将书借给学生。(五) 推荐同一作者的书籍1、出示笑话: 从前有一个很穷很穷的农人,生了两个儿

12、子。 取个什么名字呢?老头儿可没了主意。他想,翻学生字典罢,翻到什么字就取什么。 一,二,三!一翻,是个“菜”字。大的叫“大菜”,小的叫“小菜”么?“哼,我们饭都吃不上,还菜呢!”老头自言自语。第二次翻,是个“肥”字,也不合适。翻来翻去总找不到适当的字。这老头儿就这么翻了一晚。到快天亮的时候,这老头拿着锄头走出门去。外面太阳照着树林,这老头儿高兴地叫:“好了,就取个树林的林罢。”名字就给取定了:大的叫大林,小的当然叫小林。2、 生自由读。3、 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4、师:这可不仅仅是则笑话,这是张天翼的另一本代表性的书籍,它也藏着很多秘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探究探究。老师相信除了故事本身,你们一定还能读出更多。(六)诵读诗歌,爱上阅读。1、 师总结:阅读如涓涓溪流,滋润我们的心田,阅读如芬芳花香,甜蜜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从此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快乐。2、 师出示诗歌:阅读的快乐。3、 配乐师生合作诵读。课外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 单位:达坂城中学姓名:贾爱希年级:三年级时间:2014-04-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