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097942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一、重症监护一般护理(一) 工作目标。完成生命体征监测及患者生活基础护理。(二) 工作规范要点。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中心静脉压、意识、瞳孔等,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疼痛患者见疼痛护理。2.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24h输液维持者每日更换输液器。长期输液者,应预防静脉炎发生。3. 使用微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时,应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尤其血压的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调整输液的速度和药物浓度。4. 定时根据医嘱监测血糖、尿糖、尿比重等,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5.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严格呼吸道管理,及时吸痰,保持呼道通

2、畅。6. 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固定、无菌、标识清晰,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情况。7. 病情允许时,给予半卧位或遵医嘱。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根据病情定时翻身、拍背(一般Q2h),鼓励清醒患者深呼吸、咳痰,对患者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8. 对行胃肠外营养者,应严格无菌操作,并作好相应的观察护理。9. 遵医嘱使用约束带患者见约束护理。10. 有专科特殊治疗和护理的患者,按各专科护理常规要求。11. 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1) 保持床单位整洁,一旦污染,及时更换。(2) 若病情许可,每日床上沐浴或擦身1次,包括洗脚及会阴护理。(3) 口腔护理每日23次,洗脸和头发

3、护理每日2次。(4) 协助进食、服药。12. 按时认真书写危重护理记录单,正确记录出入量,各种化验数据和用药情况,准确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13. 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的各种因素,给予心理,进行健康教育。(三) 结果标准。1. 患者安全。2. 护士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3. 基础护理落实到位。4. 护理操作规范、准确。5. 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二、多发伤(一) 工作目标。完成各脏器功能监测,确保患者安全。(二) 工作规范要点。【病情观察】1. 呼吸系统监护 呼吸变化:应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方式及困难程度,以及其与体位、

4、病情的关系。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神志变化:患者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不安、嗜睡等,提示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1) 肤色变化:缺氧可使肤色暗淡、发绀。2. 循环系统监护 (1) 意识:颅内轻度缺血缺氧时,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随着病情加重: 脑灌注不良,可出现表情淡漠、反映迟钝、意识模糊甚至昏迷。(2) 皮肤色泽:皮肤色泽可反应外周循环状况。微循环灌注不足时患者口唇、甲床发绀,皮肤色泽暗淡。皮肤干燥、皱褶提示脱水,而表面张力高、发亮则提示水肿。(3) 体温:体表温度和中心温度相差较大时,一般认为是微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体表温度监测的部位是体表皮肤,中心温度监测部位

5、是直肠,也可通过漂浮导管在血中直接测得。(4) 尿量:排除肾性或者肾后性原因后,尿量2.66kPa(20mmHg)提示左心功能不全,肺动脉楔压1.064kPa(8mmHg)提示相对血容量不足。(3) 动脉内置管连续监测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动脉压和平均动脉压可以迅速而直观地反应瞬时动脉压力,较无创伤压力监测更精确。【专科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立即给氧吸入,以减轻组织缺氧状况,严格无菌操作,定时翻身、拍背,给雾化吸入,促进排痰,防止肺部感染。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 严密观察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多发性损伤早期由于肾上腺皮质类固

6、醇分泌急剧增加,血钾常排泄过多,大量失血,不能进食和脱水剂的应用,使血钾丢失,为防止电解质紊乱,见尿补钾。必要时测尿比重。3. 使用升压药者,正确给药并加强观察,及时记录。4. 注意保暖,根据病情给予适宜体位。神志淡漠或昏迷者,见昏迷护理。5. 根据患者受伤的不同部位,密切观察相邻脏器的功能变化,对严重威胁生命的损伤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抓紧时机积极治疗;6.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三) 结果标准。1. 患者安全。2. 护士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3. 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积极抢救。4. 护理操作规范、准确。5. 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

7、项,对护理服务满意。三、多脏器功能衰竭(一) 工作目标。完成各脏器功能监测,及时救治,挽救生命。(二) 工作规范要点。【病情观察】1. 体温:MOSF多伴各种感染,当严重感染合并脓毒性休克时,口温可达40以上而皮温可低于35以下,提示病情十分严重,常是危急或临终表现。2. 脉搏:了解脉搏快慢强弱,规则与否和血管充盈度及弹性常反映血容量、心血管功能状态,应注意交替脉、短绌脉、奇脉等表现。尤其要重视次数和缓慢脉象其提示心血管衰竭。3. 呼吸:注意快慢、深浅、规则与否等。观察是否伴有发绀、哮鸣音、“三凹征”(即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内陷)强迫体位及胸腹式呼吸变化等。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呼

8、吸困难。4. 血压:常发生心功能不全,使血压下降,造成微循环淤血,动静脉短路开放,血沉分布异常、外周组织氧利用障。5. 意识:时出现脑受损时表现为 嗜睡、意识朦胧、澹妄、昏迷等,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和睫毛反射,注意识别中枢性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征象。6. 注意尿量、色、比重、酸碱度、尿蛋白和尿肌酐的变化、警惕非少尿性肾衰。7. 皮肤: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弹性、皮疹、出血点淤斑等,观察有无缺氧、脱水、过敏、DIC等现象。8. 观察有无胃肠胀气、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及时记录。【专科护理】1. 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护理:(1) 保持良好的通气,维持足够的气

9、体交换,有效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以呼吸机辅助呼吸。(2) 呼吸道充分湿化的基础上,应作好体位引流,定时翻身、叩背、吸痰,预防各种吸入性肺炎。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 严格无菌操作, 呼吸机管道每日更换消毒,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4) 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见机械通气护理。2. 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的护理:(1) 持续床边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加强循环系统基础监测,重视心肌保护,防止心肌缺氧,确保心肌氧供需平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2)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成功后,观察导管外露部分的长度,做好记录;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遵医

10、嘱用肝素液冲洗管道,预防堵管;按时更换敷料,若敷料有渗血及污染应及时更换;观察穿刺处有渗血、感染,检查导管有无滑脱等。(3) 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因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损害导致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创伤后4872h是发生应激性溃疡的高峰,因此,在此期最好常规放置胃管,以便于观察胃液及出血情况,观察胃液量、色、pH值的变化,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食物。控制高糖血症,加强胰岛素的治疗和护理。3. 肾功能障碍的护理:(1) 准确严密记录出入量,肾功能障碍时,患者的饮食及进水量,输注液体量,呕吐物及大小便量均应正确记录,严格控制入液量。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立即停用甘露醇及

11、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2) 观察腹水、水肿消退情况,每d测体重、量腹围,以量出为入,宁少勿多为原则,特别是用于利尿剂还无尿量增加,应减慢输液速度和控制输液量。4. 若患者出现循环系统衰竭时,需及时调整药物浓度和输注速度,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保护心肌。有计划完成每d输液量,防止输液过多加重心力衰竭,适量使用强心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如西地兰、多巴胺、酚妥拉明等,提高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并注意用药后反应,如洋地黄毒副作用等。5. 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介质平衡。(三) 结果标准。1. 患者安全。2. 监测各脏器功能并记录。3. 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12、积极抢救。4. 护理操作规范、准确。5. 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四、挤压综合征(一) 工作目标。缓解急性期症状,确保生命安全,增加患者舒适度。(二) 工作规范要点。【病情观察】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等的变化。2. 加强神经系统的观察:如神志及瞳孔的变化。3. 尿量,观察尿液的色、质、量。损伤肌肉渗出变性肌红蛋白与氧合肌红蛋白均自肾脏排出,发生肾微循环障碍导致肾功能衰竭时,可表现为急性功能性少尿。4. 注意肿胀肢体的观察,检查足背或桡动脉搏动情况。【专科护理】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 患肢外固定处与身体受压处皮肤有无红肿、水疤、破溃,有无胶布过敏反应,骨牵引针孔有无红肿、脓液渗出,外固定装置是否有效,夹板松紧度是否适宜,石膏有无断裂、石膏筒内肢体是否松动或挤压、牵引重量是否适宜、牵引滑轮是否灵活、牵引锤是否落地等。 2. 肢端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者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检查局部包扎有无过紧、牵引重量是否过大。若局部出现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运动障碍以及脉搏细弱时,应详细检查、分析原因并及时通知医师。注意评估“5P”征:疼痛(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