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培训考试题汇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77331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培训考试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院前急救培训考试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院前急救培训考试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院前急救培训考试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院前急救培训考试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培训考试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培训考试题汇编(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第一部分心肺复苏考题一、选择题I.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A)80-100 次 /分;(B)100 次 /分;(C) 120 次 /分;(D)60-80 次 /分2.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A)30: 2;(B)15: 2;( C)30: 1;( D)15: 13.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4.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C(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 2-3 cm ;( C) 4-5 cm ;( D) 6-7c

2、m5.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A(A)500-600ml ;( B) 600-700ml ;( C) 400-500ml ;( D) 800-1000ml6. 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A)超过1秒;(B)小于1秒;(C)与呼气时间等同;(D)快速用力吹气7.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B(A ) 6-8 次/分;(B) 8-10 次/分; (C) 10-12 次/分; ( D) 12-15 次/分8.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D(A ) 5分钟;(B) 3分钟;(C) 10分钟;(D) 2分钟9.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

3、电击能量选择为:C(A)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10.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II. 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A )仰头举颏法;(B)双手推举下颌法;(D)托颏法;(D)环状软骨压迫法12. 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A ) 1 次;(B) 3 次;(C) 2 次;(D) 4 次13. 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A )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D)电-机械分离1

4、4. 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D(A )胸外按压;(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静脉推注胺碘酮;(D )立即除颤15. 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A(A )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B)呼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C)马上寻找自动除颤仪;(D)先开始生命体征评估,再进行心肺复苏16.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B(A )心前区叩击;(B)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C)不需要其他处理, 立即进行电除颤;(D)先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再除颤17. 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A(A )先给予约5组(或

5、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B)行12导心电图检查;(C)建立深静 脉通道;(D)准备电除颤18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后应:B(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先行胸外按压,在 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 行心跳检查;(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19. 成人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用法为:A(A) 1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 5分钟重复一次;(B) 1mg-3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 每5分钟递增;(C) 5mg,稀释后静脉推注, 每5分钟重复一次;(D) 1mg-3mg-5mg-5mg , 稀释后静脉推注,每 5分钟重复一次20. 成人心肺复苏时血管加压

6、素的用法为:A(A ) 一次性静脉推注 40U ; ( B) 40U,每5分钟重复一次;(C)一次性静脉推注20U ;( D) 20U,每5分钟重复一次21. 推荐对房颤心脏复律时初始能量值为:B(A) 50-100J ;( B) 100-200J;( C) 200-300J;( D) 300-360J22. 对于房扑和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推荐初始复律能量值为:A(A) 50-100J ;( B) 100-200J;( C) 200-300J ;( D) 300-360J23. 救治者对有脉搏婴儿和儿童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的频率为:A(A ) 12-20 次/分; ( B) 8-10

7、 次/分;(C) 10-12 次/分;(D) 6-12 次/分24. 救治者对有脉搏成人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成人的频率为:C(A ) 12-20 次/分; ( B) 8-10 次/分; ( C) 10-12 次/分;(D) 6-12 次/分25. 医护人员对于婴儿和儿童及两个现场救助者的心肺复苏应当使用按压呼吸比为:A(A) 15 : 2;( B) 30: 2;( C) 15 : 1;( D) 30: 1二、是非题1. 偶然的喘息不同于心跳呼吸骤停,对有偶然喘息的受害者进行救治时不需要进行人工呼吸。(X)2. 在心肺复苏中较正常低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也能维持恰当的通气血流比值。(对)3

8、. 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因为其能够增加胸内压力,减少心脏的静脉回流,减少心 搏出量,降低生存率。(对)4. 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室颤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下降7% -10%。(对)5. 心肺复苏延长室颤存在时间,而除颤可以结束室颤,从而使心脏恢复有效节律维持机体 灌注。(对)6. 颈动脉搏动不能正确评价心肺复苏中冠状动脉,心脑血流的恢复情况。(对)7. 氧饱和度可以评估组织灌流,因为心脏骤停时它快速下降,而在自主循环建立后即恢复 至基线。(对)8. 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对于生存率的任何改善均小于在社区内成功推广非专业急救者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对)9. 初级救助者

9、不需要确定正常的呼吸,而医务人员如果不能在10秒钟内确认呼吸是否正常,那么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初级救助者如果不愿意或不会进行人工呼吸,那么开始胸外按压。(对)10. 初级救助者对于创伤和非创伤的受害者都应该用仰头抬颏手法开放气道。(对)11.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非专业急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要求进行生命体征评估。(X)12.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应超过10秒钟,如果在10秒钟内没有脉搏,那么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对)13. 对成人复苏的胸外按压为 100次/分钟,按压的幅度为 4至5厘米,每次压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的时间与压下基本相等。(对)14. 救助者胸外按压时应该把手掌放在胸部正中双

10、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只手平行重叠压在其手背上。(对)15. 所有救助者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在检查脉搏、分析心律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对)16. 成人心肺复苏时,不管单人或双人进行复苏,胸外按压与通气比均为15: 2。( X)17. 当有两个或更多施救者在现场的情况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激活和心肺复苏必须同时进行;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减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生存机会。(对)18. 旁观者可以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人员到达之前,没检查心脏节律没除颤的情况下,对有目击的院外成人心跳骤停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心肺复苏(例如5个循环或者大约 2分钟)。(对)19. 对有目击的院外成人心跳骤停患者,如

11、果自动除颤仪已经配备并且可用,或院内患者,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人员目击心跳骤停,救助者应该尽快实施除颤。(对)20. 任何施救者在院外目睹心脏骤停并且现场有自动除颤仪可用,那么应该尽可能的使用自动除颤仪。(对)21. 当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工作人员没有目击院外心脏骤停,则在检查心电图并试图除颤前应该先进行约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对)22. 急救者除颤后应立即开始胸部按压,尽量避免因节律分析和电击造成胸外按压中断并随 时准备重新心肺复苏。(对)23. 当出现室颤或无脉室速(室颤)时,急救者应该首先进行胸部按压,然后予以1次电击并立即恢复心肺复苏。(对)24. 如果一次除颤就终止室颤但后来又出现室颤,那

12、么以后的电击应该选择比先前成功除颤大的能量值。(X)25. 在心脏骤停治疗中,基础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为第一位,药物为第二位,没有强烈的证据支持药物的有效性。因此可在心肺复苏和除颤之后再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高级呼吸通路。(对)26. 胺碘酮可应用于对电击心肺复苏、血管升压素无反应的室颤和无脉性室颤,首次剂量 300mg静脉注射,可追加 150mg/次。(对)27. 急救者应有急救白金10分钟”的理念,避免因打电话或呼叫人们帮助而 耽搁时间,应边呼叫边实施心肺复苏。(对)28. 在婴儿患者,非专业人员和单个复苏者应该用2个指头按压胸骨,按在紧贴乳头线的下方。(对)29. 在婴儿患者,双手环绕胸

13、部一两个拇指按压的技术是最好的,它产生较高的冠状动脉灌注压、更持久的合适的按压深度和力量、并且可以产生更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30. 儿童复苏时,将一手或双手手掌跟部置于胸骨下段,注意避免压迫剑突和肋骨,胸骨按压的深度是胸廓前后经 1/31/2。(对)31. 成人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60-100次/分。(X)32. 单人心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为30: 2,而双人时按压/通气比则为15 : 2。( X)33. 单人院前心肺复苏的步骤为:激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系统 (呼救)-取出自动除颤仪(如果有自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一除颤(如果可能)。(对)34. 双人或多人院前心肺复苏的步骤为:一

14、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心肺复苏,另一名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系统,同时取出自动除颤仪,如果可能对患者进行除颤。(对)35.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X)36. 成人心肺复苏中除颤的能量依次为200J、300J、360J。( X)37. 成人心肺复苏时电极板的放置位置分别为心尖部(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和右胸上前壁(锁骨下方)。(对)38. 对有目击的院外成人心跳骤停患者开始进行复苏时,必须同时进行人工呼吸。(X)39. 对心搏暂停病人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而对有症状心动过缓病人则考虑起搏治疗。(对)40. 由于新双向波除颤仪的首次电击高效率,因此推荐单次电击+立即心肺复苏,取代先前在室

15、颤 处理上推荐的连续 3次电击。(X)41. 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就可假定为心脏停搏;对于专业急救者,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在10秒内不能确定脉搏,就开始胸外按压。(对)42. 对儿童患者立即提供心肺复苏和的原因是窒息猝死(包括早期呼吸猝死)比儿童突发心脏骤停更常见,而且儿童更可能对早期心肺复苏有反应或获益。(对)三、简答题1. 成人心肺复苏生命链的组成有哪几部分?答:成人生存链组成如下:(1)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或联系当地急救反应 系统。(2)早期由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使室颤的心跳呼吸骤停者 生存率增加2-3倍。(3)早期进行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加3-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使生存率增加49% 75%。( 4)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2. 儿童心肺复苏生存链的组成有哪几部分?答:儿童生存链组成如下:(1)心肺骤停的预防。(2)基本心肺复苏。(3)及时送至急 诊医学服务系统。(4)及时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