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分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592604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的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感器的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感器的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感器的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感器的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的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的分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感器的分类_传感器的原理与分类_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1)按被测量分类,可分为力学量、光学量、磁学量、几何学量、运动学量、流速与流量、液面、热学量、化学量、生物传 感器等。这种分类有利于选择传感器、应用传感器(2)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光栅式、热电式、压电式、红外、光纤、超声波、激光传 感器等。这种分类有利于研究、设计传感器,有利于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3)按敏感材料不同分为半导体传感器、陶瓷传感器、石英传感器、光导纤推传感器、金属传感器、有机材料传感器、高分子 材料传感器等。这种分类法可分出很多种类。(4)按照传

2、感器输出量的性质分为摸拟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其中数字传感器便干与计算机联用,且坑干扰性较强,例如脉冲 盘式角度数字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等。传感器数字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5)按应用场合不同分为工业用,农用、军用、医用、科研用、环保用和家电用传感器等。若按具体便用场合,还可分为汽车 用、船舰用、飞机用、宇宙飞船用、防灾用传感器等。(6)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又可分为计测用、监视用,位查用、诊断用,控制用和分析用传感器等。主要特点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 改造和更新换代,而且还可能建立新型工业,从而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微型化是建

3、立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 基础上的,已成功应用在硅器件上做成硅压力传感器。主要功能常将传感器的功能与人类5大感觉器官相比拟:光敏传感器一一视觉声敏传感器一一听觉气敏传感器一一嗅觉化学传感器一一味觉压敏、温敏、传感器(图1)流体传感器一一触觉敏感元件的分类:物理类,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通常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 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还有人曾将敏感元件分46类)。1)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技术是随着光导纤维实

4、用化和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技术。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 相比有许多特点,如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绝缘性好,结构简单,体积小耗电少,光路有可挠曲性,以及便 于实现遥测等.光纤传感器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光纤本身的某种敏感特性或功能制成的传感器称为功能型传感器;另一类是光 纤仅仅起传输光波的作用,必须在光纤端面或中间加装其他敏感元件才能构成传感器,称为传光型传感器。无论哪种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被测量的变化调制传输光光波的某一参数,使其随之变化,然后对已调制的光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得到被 测量。光纤传感器可以测量多种物理量.目前已经实用的光纤传感器可测量的

5、物理量达70多种,因此光纤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2) 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将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传感器,又称为红外探测器常见的红外探测器有两大类,热探测器和光子探m 器.热探测器是利用人射红外辐射引起探测器的敏感元件的沮度变化,进而使有关物理参数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有关物理 参数的变化来确定红外探测器吸收的红外辐射.热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响应波段宽,可以在室沮下工作,使用方便。但是,热探 测器响应时间长,灵敏度较低,一般用于红外辐射变化缓慢的场合如光谱仪、测温仪、红外摄像等。光子红外探测器是利用某 些半导体材料在红外辐射的照射下,产生光子效应,使材料的电学性质发生变化,通过测最电学

6、性质的变化,可以确定红外辐 射的强弱。光子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响应频率高。但一般需在低温EL作,探测波段较窄,一般用于 侧温仪、航空扫描仪、热像仪等。红外传感器广泛用于测温、成像、成分分析、无损检测等方面,特别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 广泛,如红外侦察、红外雷达、红外通信、红外对抗等。3) 气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是指能将被侧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气敏传感器的性能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 能够检渊易爆炸气体的允许浓度、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和其他基准设定浓度并能及时给出报薯、显示与控制信号;(2 )对被侧气体以外的共存气体或物质不敏感;(3) 长期稳定性好、重复性

7、好(4) 动态特性好、响应迅速;(5) 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等。4)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或生物物质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的传感器。生物或生物物质是指酶、微 生物、抗体等,被侧物质经扩散作用进人生物敏感膜,发生生物学反应(物理、化学反应),通过变换器将其转换成可定量、可 传输、处理的电信号.按照所用生物活性物质的不同,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生物组织传感器 等。酶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实用化的商品达200种以上,但由于酶的提炼工序复杂,因而造价高, 性能也不太稳定。微生物传感器与酶传感器相比,价格便宜,性能稳定,它的

8、缺点是响应时间较长(数分钟),选择性差,目前 微生物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环境监测和医学中,如测定水污染程度、诊断尿毒症和搪尿病等。免疫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免疫反 应,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免疫传感器达儿十种以上。生物组织传感器制作简便,工作寿命长,在许多情况下可取代酶传感器,但 在实用化中还存在选择性差、动植物材料不易保存等问题。目前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正向着多功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半导体生物传感器是将半导体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生物传感器的多功能化、小型化、微型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5) 机器人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是一种能将机器人目标物特性(或参量)变换为电量输出的装置,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实

9、现类似于人类的知觉 作用。机器人传感器分为内部检测传感器和外界检测传感器两大类。内部检测传感器是在机器人中用来感知它自己的状态,以调整和控制机器人自身行动 的传感器。它通常由位置、加速度、速度及JR力传感器组成。外界检测传感器是机器人用以感受周围环境、目标物的状态特征 信息的传感器.从而使机器人对环境有自校正和自适应能力。外界枪侧传感器通常包括触觉、接近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等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是机器人研究中必不可缺的重要课题,需要有更多的、性能更好的、功能更强的、集成度更高的传感 器来推动机器人的发展。6)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是一种带有微处理机的,兼有信息检测、信息处理、信息记忆、逻

10、辑思维与判断功能的传感器。本书第9章 将对这种传感器进行详细阐述。3. 数字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是指能把被测(模拟)量直接转换成数字徽输出的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是检测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数字式传感器可分为三类:一是直接以数宇量形式输出的传感器,如绝对编码器可以将位移鳍直接转换成数字量。二是以 脉冲形式愉出的传感器.如增量编码器、光栅、磁栅和感应同步器可以将位移量转换成一系列计数脉冲,再由计数系统所计的脉冲个数来反映被侧量的值;三是以频率形式输出的传感器,能把被测量换成与之相对应的、且便于处理的频率输 出,因此也叫做频率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

11、器在机床数控、自动化和计量、检测技术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传感器的原理与分类一、传感器的定义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 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 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二、传感器的分类目前对传感器尚无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但比较常用的有如下三种:1、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霍尔、光电、

12、光栅、热电偶等传感器。2、按传感器的物理量分类,可分为位移、力、速度、温度、流量、气体成份等传感器。3、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可分为:输出为开关量(“1”和0”或“开”和“关”)的开关型传感器输出为 模拟型传感器;输出为脉冲或代码的数字型传感器。关于传感器的分类:1. 按被测物理量分:如:力,压力,位移,温度,角度传感器等;2. 按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如:应变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等;3. 按照传感器转换能量的方式分:(1) 能量转换型:如:压电式、热电偶、光电式传感器等;(2) 能量控制型:如:电阻式、电感式、霍尔式等传感器以

13、及热敏电阻、光敏电阻、湿敏电阻等。4. 按照传感器工作机理分:(1) 结构型:如:电感式、电容式传感器等;(2) 物性型:如:压电式、光电式、各种半导体式传感器等。5. 按照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形式分:(1) 模拟式:传感器输出为模拟电压量;(2) 数字式:传感器输出为数字量,如:编码器式传感器。三、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对静态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所具有相互关系。因为这时输入量和输出 量都和时间无关,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可用一个不含时间变量的代数方程,或以输入量作横坐标,把与 其对应的输出量作纵坐标而画出的特性曲线来描述。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参

14、数有: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和迟滞等。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所谓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变化时,它的输出的特性。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它对某些标准 输入信号的响应来表示。这是因为传感器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容易用实验方法求得,并且它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与它对任 意输入信号的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往往知道了前者就能推定后者。最常用的标准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两种, 所以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也常用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来表示。五、传感器的线性度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实际静态特性输出是条曲线而非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使仪表具有均匀刻度的读数,常用一条拟合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的特性曲线、线性度(

15、非线性误差)就是这个近似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拟合直线的选取有多种方 法。如将零输入和满量程输出点相连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或将与特性曲线上各点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 直线,此拟合直线称为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六、传感器的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量变化Ay对输入量变化Ax的比值。它是输出一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如 果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显线性关系,则灵敏度S是一个常数。否则,它将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灵敏度的量纲是输出、 输入量的量纲之比。例如,某位移传感器,在位移变化1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200mV,则其灵敏度应表示为200mV/mm。当传 感器的输出、输入量

16、的量纲相同时,灵敏度可理解为放大倍数。提高灵敏度,可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但灵敏度愈高,测量范 围愈窄,稳定性也往往愈差。七、传感器的分辨力分辨力是指传感器可能感受到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输入量从某一非零值缓慢地变化。当输 入变化值未超过某一数值时,传感器的输出不会发生变化,即传感器对此输入量的变化是分辨不出来的。只有当输入量的变化 超过分辨力时,其输出才会发生变化。通常传感器在满量程范围内各点的分辨力并不相同,因此常用满量程中能使输出量产生阶跃变化的输入量中的最大 变化值作为衡量分辨力的指标。上述指标若用满量程的百分比表示,则称为分辨率。八、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如位移、形变、力、加速度、湿度、温度等这些物理量转换式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