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基础保温作业7(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56534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基础保温作业7(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基础保温作业7(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基础保温作业7(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基础保温作业7(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基础保温作业7(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基础保温作业7(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基础保温作业7(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保温作业7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一、语用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当前,很多电视文艺批评者,或对电视文艺脱离生活的现状,迎合电视文艺中的某些怪相、乱象,甚至不惜以“广告式”标签进行恣意吹捧,或受制于网络习语、商业思维,再加之、思想品味不足、美学视界狭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达到扣准时代现实、审视时代脉搏,从而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要旨。同时,也有些批评者失却了不断创新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动力,、蹈常习故的分析犹如,实难入肌理,或在外来电视作品和影视理论的冲击下,过度崇尚西方式话语形态,对西方理论的学术热情高于理性思辨,甚至借云山雾水般的术语、概念等展

2、开批评,却无意在电视文艺作品、批评理论如何走本土化路线方面做系统、全面、科学的探索,使电视文艺批评在建构民族话语体系时产生了方向上的摇摆和迷离。面对这样的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要适时发现、深入思考、全面解剖创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从理论上引导电视文艺实践朝着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视而不见末学肤受墨守成规隔靴搔痒B视而不见才疏学浅固步自封浮光掠影C熟视无睹末学肤受固步自封隔靴搔痒D熟视无睹才疏学浅墨守成规浮光掠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视而不见:强调的是看见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突出的是不注意。熟视无睹:强

3、调的是经常看到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突出的是“熟视”。句中强调的是对“电视文艺脱离生活的现状”不注意,应用“视而不见”。才疏学浅: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不合语境。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用来形容“很多电视文艺批评者”的专业素养较低,非常恰当。墨守成规:侧重于死守旧的事物,不允许其改变。与后面的“蹈常习故”正好照应。固步自封:侧重于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合语境。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合乎“实难入肌理”这一语境。浮光掠影:形容印象不深刻。不合语境。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达到审

4、视时代现实和时代脉搏,从而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精义的理论高度。B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达到审视时代现实、扣准时代脉搏,从而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要旨的理论高度。C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扣准时代脉搏、审视时代现实,从而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要旨。D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精义,进而审视时代现实,扣准时代脉搏。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达到”缺宾语;“审视时代脉搏”搭配不当。A.搭配不当,“审视”与“时代脉搏”不搭配。C.语序不当,“扣准时代脉搏”与“审视时代现实”互换位置。D.不合逻辑。电视文艺批评应先审视时代现实,扣准时代脉搏,然后揭示电视文

5、艺的要旨。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必须强调,电视文艺批评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B电视文艺实践很难朝着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C我们有必要重申的是,创作和批评是电视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两翼D我们要坚决反对重视电视文艺创作而轻视电视文艺批评的做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材料谈论的是电视文艺批评的不足之处,突出了有价值的电视文艺批评的意义,并没有提到只重电视文艺创作而不提倡甚至轻视电视文艺批评的情况,据此排除A、D两项。B项存在两个不足,一是与后面的“引导电视文艺实践朝着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重复,这是行文的大忌;二是与后面的议论“批评要适时发

6、现、深入思考”缺少必要连贯。而C项强调了“创作和批评”的重要性,与后面的议论“批评要才能从理论上引导电视文艺实践朝着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完全吻合。4下面是一则应用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五处错误,请把错误的序号及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5分)公告全校同学:因与各年级考试时间冲突,经校方领导讨论决定,本次校园歌手大赛时间推迟,具体时间、地点暂定,给您带来的诸多不便,望谅解!请相互转告!2019年3月10日某校团委、学生会答: 答案(1)公告通知;(2)“全校同学”顶格;(3)校方学校;(4)暂定待定;(5)时间和单位互换。(改对一处1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的能力。处“公告”是指

7、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此应用文是校团委发出的,应该是“通知”。处通知的称呼应该顶格写。处自己的学校不能用“校方”,应改为“学校”。处“暂定”意思是暂时定下来,此句要表达的意思是还没确定,应改为“待定”。处通知的落款应该先写单位再写时间。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材料:心境复习谦逊不管风吹浪打温故可以知新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心如止水查缺补漏不耻下问充耳不闻亡羊补牢答: 答案(示例)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查缺补漏,亡羊补

8、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句子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仿句式,二是仿修辞,三是仿句间关系。分析题干要求可知,本题要求仿句式。分析例句句式,所仿句式为:四字短语四字短语名言,道出了的真谛。先将所给四六字短语按“心境”“复习”“谦逊”分为三类,然后按句式根据逻辑关系组合即可。二、古诗文小题(21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宰夫胹(r)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又称宣子)、士季(又称会)见其手,问其故

9、,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ch n)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左传宣公二年)(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置诸畚诸:兼词,“之于”B宣子骤谏 骤:突然C寝门辟矣 辟:开D贼民之主 贼:杀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骤:多次,屡次。(2)对下列

10、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相同,与也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也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担忧。讨厌、厌恶。名词,过错。动词,犯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晋灵公不君”中的“君”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与题干中的“君”都是名词用作动词。鼓,击鼓;君,行君道。B项,名词作状语,向上。C项,使动用法,使弯曲。D项,意动用法,以为鉴。(4)下列句子与“则莫之继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未之有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子何恃而往 D而今安在哉答

11、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A项与例句均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B项以“之”将宾语“句读”“惑”提前。C项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D项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参考译文晋灵公不行君道:重重地征税用来雕饰墙壁;从高台上用弹弓打人而看被弹射的人躲避弹丸的情形;厨子烧熊掌不熟,就杀了厨子,并把他放在畚箕里,让妇人们抬着走过朝堂。赵盾和士季看到死尸的手,问起杀人的缘故,感到担忧。正准备进谏,士季对赵盾说:“您进谏而君王不听,就没有人接着进谏了。请允许我先去进谏,如果君王不听,那您再接着进谏。”士季三次跪伏向前到达屋檐之下,晋灵公这才抬眼看士季,说:“我知道过错了,打算改

12、正。”士季叩头回答说:“人谁没有过错呢,犯了过错而能够改正,没有比这再好的了。”晋灵公(尽管口头上说要改正过错,但)还是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就派鉏麑去杀害他。鉏麑一清早去赵盾家,看见赵盾的卧室门已经开了,赵盾穿得整整齐齐准备上朝。时间还早,赵盾正跪坐着闭目养神。鉏麑退了出来,叹口气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人啊。杀害百姓的主人,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这两件事情有了一件,不如死了好。”于是鉏麑撞在槐树上死了。7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

13、教学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C在古代地理术语中,“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两都”指东汉的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又叫“两京”。D“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贬”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除”指拜官授职。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饮酒中陶潜用自问自

14、答的方式,表明自己高洁志趣的句子是:,。(2)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3)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答案(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三、作文审题(9分)9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 审题提示(1)立足于漫画整体: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找准自己的位置;位置与价值;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目标决定高度;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立足于左边一幅漫画:志存高远;永不满足;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贵有自知之明;凡事要量力而行。(3)立足于右边一幅漫画:敢于迎接挑战;要有自信;不要拈轻怕重。-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