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论框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52255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理论框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打球吧-0-4 12:58:2阅读(20459)评论(21) 民小编说: 要说这两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今天上午,北师大举办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体现、贯彻途径等做了具体阐释。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此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小编快马加鞭送上热腾腾的发布会内容及答记者问记录,帮你理解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新动态。 9月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本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

2、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出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与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要指学生应具有的,可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贯彻立德树人主线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高国内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究竟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

3、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体现规定。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本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后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如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本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本,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修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本、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重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涉及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科学精神。重要是学生在学

4、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原则、思维方式和行为体现。具体涉及理性思维、批判质疑、敢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主线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重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措施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具体涉及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健康生活。重要是学生在结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具体涉及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

5、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解决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抱负信念、敢于担当的人。5责任担当。重要是学生在解决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涉及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重要是学生在平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体现。具体涉及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重要体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

6、心素养具体涉及哪些要点呢?小编也较好奇。仔细一看,本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拟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本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结识措施和实践措施等。、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措施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体现和创意体现的爱好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

7、基本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措施;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结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引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敢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摸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谋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等。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对的结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爱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措施;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

8、力等。、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可以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节学习方略和措施等。3、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积极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措施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2、健全人格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对的结识与

9、评估自我;根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派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到目的的持续行动力等。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她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

10、播弘扬中华优秀老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老式,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别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积极参与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11、中,具有改善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导致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爱好和热情;能根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爱好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善与优化等。 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有哪些重要指标,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Q:社会各界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分

12、关注,请简介一下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关立德树人的规定落到实处,,教育部研制印发有关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主线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 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要有三个背景。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立德树人主线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的,对于国内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引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当具有的核心素养,更有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贯彻。 二是适应世界教

13、育改革发展趋势,提高国内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世纪的学生应具有哪些核心素养才干成功适应将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剧烈的国际竞争,国内要进一步实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核心问题。三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获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合适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的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单薄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核心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

14、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原则,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的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规定,明确学生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从中观层面进一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主线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Q:开展核心素养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重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环绕立德树人的主线规定,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措施贯穿研究

15、工作全过程,注重理论支撑和实证根据,保证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足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规定,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保证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老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定,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足体现民族特点,保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Q:核心素养研究的专业性很强,请简介一下研究过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识,采用科学的程序和措施。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构成。研究过程重要涉及: 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课题构成立以来,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基本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构造,精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