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495059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参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内力计算步骤(仅供参考,配筋计算不在内)一进行结构方案比较,选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布置1. 结构选型: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从抗震要求方面、房屋总高度、层数、柱最大间距等,说明 为何选用框架结构,而不采用框剪结构、内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砖混结构。2. 楼盖结构方案比较:确定承重方案,进行结构布置,比较选用现浇板及预制板的不同点,画出 三种以上结构平面布置草图,比较后全组共同确定一种方案,画出结构平面布置图,进行编号对框架负 载面积基本相同的编同一个号:“KJ-X”;连续梁用“L-X”表示;现浇板用“B-X”表示;构造柱用“GZ-X” 表示;预制板放在选板后再补画,其他见结构参

2、考图。二初步选择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1确定梁柱剪力墙截面尺寸(1)梁1)框架梁:衰(2扭h =(丄丄)b 812按抗震要求:b1h 4bb 200mmbb1b b 2clnhb4荷载大(一般指活荷大或负荷面积大),取大值。2)连续梁:h = G1 -1)lb = (! 1)hb 12 18 b 2 3 b另外,确定梁宽时,尽量与填充墙厚度相同,可使室内不见梁棱角,纵向框架梁还要考虑 下皮最好与窗上口标高相同,以免再设过梁。2)现浇板及预制板现浇板厚:工业建筑: h 80mm; 连续单向板:llh ;双向板:h -;40503)柱截面尺寸:b 300mm;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一n 4 ;

3、chc截面积A ;式中N为首层柱根估算轴力设计值,计算方法如下:对于中柱c (0.45 0.55) fc与边柱,分别找出负荷面积最大的柱,算出一层楼面的面荷载,假设屋面荷载同楼面荷载,用此荷 载乘以层数再乘以负荷面积,即为所求N。柱自重略去不计,各层Ac宜相同。2 确定材料强度等级钢筋:按抗震要求,确定纵筋与箍筋级别; 混凝土:按抗震要求,并考虑现浇板砼质量,经济确定砼强度等级,考虑首层较高,变形较大 可适当提高砼强度等级。三分层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1. 确定地震作用计算简图 首层计算高度: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板顶面标高之间距离;其他层取层高。2.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屋)面

4、自重标准值;上下各半层窗、墙高标准值;50%楼面活荷载;50% 雪荷载。(查GB50011-2001第5.1.3条)首层墙自重按室外地坪至板顶标高之半计算;板墙自重先求出面荷载,再求总重;梁柱可先求出每 米长自重,再求总重。1 )板:每平方米上的荷载屋面: 恒载钢筋混凝土板厚X25=kN/m2保温层厚X容重=kN/m2防水层 =kN/m2抹灰厚X20=kN/m2恒载小计kN/m2活载雪载 S=MS0=1.OXO.4kN/m2使用荷载不与活载组合0.5kN/m2活载小计kN/m2楼面(1)楼面(2)2)梁:b Xh X2.5+(b+2h )X2.0=1 11 1bXhX2.5+(b+2h)X2.

5、0=2 22 23)柱:b Xh X2.5+2(b +h)X2.0=1 11 1bXhX2.5+2(b+h)X2.0=2 22 24)墙: 300 混凝土空心砖外墙200混凝土空心砖内隔墙kN/m (包括抹灰重)kN/m (包括抹灰重)kN/m (包括抹灰重)kN/m (包括抹灰重)kN/m2 (包括内外抹灰)kN/m2 (包括两面抹灰)四框架刚度计算(一)框架刚度计算1 梁柱线刚度计算梁的线刚度计算层 号截面 bXh(m2)梁跨度l(m)截面惯性 矩I0=bh3/12(m4)砼强度E边框架梁中框架梁惯性矩Ib=1.5I0(m4)Kb=E Ib/l(kNm)惯性矩Ib=2.OI0(m4)Kb=

6、E A (kNm)柱的线刚度计算层 次柱 号混凝土强度等级柱截面BXh (m2)层咼H (m)惯性矩IC (m4)线刚度KC=EIC/h (kNm)2 柱抗侧移刚度 D 值计算 按层高、混凝土强度、柱截面将楼层划分为几个标准层,分别计算每一楼层柱的抗侧移刚度 首层柱抗侧刚度:柱编号E kK =kc0.5 + Ka =2 + KK囂d = aK 12c h2柱根数nED = nD楼层Di中柱边柱标准层柱抗推刚度:柱编号e kK = 2kcKa =2 + Kd = aK 12C h2柱根数nED = nD楼层Di中柱边柱工D=根数1XD值+根数2 XD2 +根数3XD3 +根数4XD4+根数5XD

7、5五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1顶点位移法按剪切型震动由顶点位移法确定自振周期,将 Gi 看作水平作用后求出层间剪力,除以楼层刚度得到层间相对位移及顶点位移A,并考虑折减系数0.6、0.7。T 二 1.8 x 0.6 x2经验公式T = 0.33 + 0.00069 竺3B六横向地震作用计算:底部剪力法:按地震作用7度(0.15g), II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按一组,则Tg=0.35,amax=0.12,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EK(T、0.9amaxx 0.85Gi作用在第i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HiiF (1-5 )n G Hjjj=1EK n顶点附加地震作用:A

8、F =5 Fn n EK(AF作用在主体的顶层,若T.1.4Tg时,就要考虑AF )n 1 g n突出屋面的第6层上的剪力:V =3F55(放大倍数 3 不往下传)各层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七变形验算:八,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一)不与地震作用组合的竖向荷载及内力计算1. 竖向荷载计算 画图表示所设计框架负荷范围; 梁板柱计算有前面的面荷载再求线荷载,集中荷载,先求标准值,荷载组合时再计算设计值 因活荷载较小,不考虑不利布置,先求标准值,荷载组合时再计算设计值; 梁上的活荷载折减问题见荷载规范第3.1.2 条; 画出计算简图,包括:计算高度、跨度、线荷载、集中荷载设计值,梁柱线刚度

9、。 注:1)挑檐、偏梁在结点处有一集中力偶作用;2)计算高度:首层取基础梁顶面至首层楼面距离,其他层取层高。2. 内力计算 用弯矩二次分配法3. 画出内力图考虑调幅,可参抗震教材。(二)与地震作用组合的竖向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及内力计算计算过程同上,只是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不同,可参抗震规范第4.1.3条,第 20页。梁柱的转动刚度计算表构件名称转动刚度S相对转动刚度s梁边跨4kb中跨(对称跨)2kb柱首层4kc其他层4kc分配系数卩=某杆的相对转动刚度S/交于一个节点上杆件的相对转动刚度工S|节点号Esi (抄自前面表格并求和)左梁上柱下柱右梁固端弯矩计算:M=ql2/12M对称=财调幅系

10、数=0.8弯矩二次分配法:最后画出竖向荷载作用下(恒载和活载)的弯矩图形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的剪力(由前面弯矩图中的数值求得)层次竖向荷载引起的剪力弯矩引起的剪力V剪力设计值V J2V 恒 +1-4V 活边跨中跨边跨中跨左右左右6恒活5恒活4恒活3恒活2恒活1恒活荷载引起的剪力:V A1=V Bi=qi2/2弯矩引起的剪力:v A左二-v B右=(M左+M右)/1竖向荷载作用下柱中的轴力层次截面楼屋盖恒荷载楼屋盖活荷载层间填充墙重梁自重柱自重恒载引起的轴力活载引起的轴力6顶底5顶底4顶底3顶底2顶底1顶底1. 活载引起的轴力由累加楼屋盖活荷载引起的轴力求得2. 6 层柱顶恒载引起的轴力等于楼屋盖

11、恒荷载引起的轴力加梁自重3. 6 层柱底恒载引起的轴力等于6 层柱顶恒载引起的轴力加柱自重4. 各层柱顶恒载引起的轴力等于上层柱底恒载引起的轴力加楼屋盖恒荷载加上层填充墙重加梁自重5. 各层柱底恒载引起的轴力等于该层柱顶恒载引起的轴力加柱自重 九框架地震内力计算(框架编号 KJ- )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1. 框架地震剪力在各框架柱间分配(取一榀框架)反弯点法计算2. 框架柱轴力与框架梁剪力计算注:内力图中,M, V, N要与同一地震作用方向一致,正负号自定,且在内力图中说明。(内力随地震 方向改变而变号)框架柱端弯矩计算柱层 次层咼h.1(m)层剪间力V1 (kN)(抄自前 面表格)层间刚度D.1(抄自前 面表格)框架柱 刚度D1k (抄自前面表 格)D IKDi框架 柱剪 力V1k=v.x1D.k /D.1k1K (抄 自前 面表 格)y(由K及 层数 m,所 在层n 查表)M =下Vh.ik1y。M 上=V1k h1(1- y。)边柱65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