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49406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动物运动的方式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生物学八年级第一学期北师大版生物圈中的动物 和微生物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五单元第十五章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2第五单元第十五章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3第五单元第十六章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4第五单元第十六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5第五单元第十六章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6第五单元第十七章第一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7第五单元第十七章第二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

2、护8第五单元第十八章第一 节 第一课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9第五单元第十八章第一 节 第二课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0第五单元第十八章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关系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属于“第六主题 动物的运 动和行为”和“第八主题 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在神经系统和内分 泌系统的调节下, 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动物的行方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获得。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

3、性极为重要。 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具体内容活动建议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 的基本结构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观察动物的不同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以及它们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观 察 酵母菌、霉菌。1、知识框架2、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以北师大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和作业设计单 元。 本单元包含十五章“动物的运动” 、十六章“动物的行为” 、十七章“生物圈中

4、的动 物” 、十八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十五章第一节从学生熟悉的动物的生活环境入手,将动物运动的方式分为在水中的 运动方式、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和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三大类,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依据自己 的直接经验概括出不同动物运动方式,认识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第二节以人为例讲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运动的形成过程,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自觉养成坐 、立、行的正确姿势,并培养为预防老年人跌倒骨折等而特别关爱老年人的思想情感。第十六章第一节以科学家对涡虫的研究为实例,介绍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第 二节 列举了动物的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 群行为等

5、, 说明动物的大多数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重要性。第三节通过科学家们研究 动物行为的实例, 阐明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第十七章包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两部分内容。本章 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通过“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 作用” 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第十八章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身边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了解微生物与人 类的关系。本单元内容是学习生物技术,生态系统的基础。八年级学生喜欢小动物,生活中的食品,药品等和微生物紧密相连。学生学习动物和 微生物

6、有很大的兴趣。学生对动物和微生物有一些了解,这有利于学习生物学。但是学生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 作用,运动的形成,微生物的结构和作用认识不够具体,还会有很多的错误概念。在七年级 学习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步骤,但是“制定方案和实施方案”对于学生还是有难度,主要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不足。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阐述躯体运动的形成4、学会制作运动模型5、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6、初步学会探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7、学会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8、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9、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0、

7、举例说出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1、阐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2.制订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如下:( 一) 作业内容:1、写出生活中常见的 10 种动物的运动方式2、课堂上一位同学说出一种动物,另一位同学猜这种动物的运动形式,进行“我说你 猜” 活动。(二) 时间要求:10 分钟(三) 评价设计:1、教师批阅:学生能否正确的写出 10 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图:学生写出的 10 种动物的运动方式2、“我说你猜”活动实施过程:(1) 学生进行角逐分胜负。2 个人,互相提问

8、回答,首先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的一方是失败者,另一位是获 胜者,通过“我说你猜”的活动,分出胜负,结束后互相拥抱。图:正在进行“我说你猜”活动的两位同学(2) 教师评价。教师对参加“我说你猜”的选手进行表扬,鼓励全班同学参与活动。给获胜者发小红 花进行奖励,激发学习动机;对失败者进行鼓励,树立自信心。(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己写出 10 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没有限制写哪几种 动物, 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我说你猜”活动中,在比赛中,学生敢于挑战,相互 学习, 共同进度, 同时获得良好心理锻炼的机会。(3)

9、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对获胜者的奖励和对失败者鼓励,都有效的提高学生 学习的动力。( 一) 作业内容:1、基础题:(1)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骨的造血功能与黄骨髓有关 C.骨膜与骨长粗和骨折后骨的修复有关B.骨的硬度与骨中含有机物有关 D.关节软骨与骨的长长有关(2) 下面关于骨骼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C.骨骼肌受到的刺激正常情况下来自神经传来的 兴奋B.骨骼肌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D.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3) 关节既坚固又灵活,使关节具有牢固性的结构是( )A.关节软骨和滑液 C.关节头和关节面B.关节囊和关节软骨 D 关节囊和韧带2、拓展题

10、:制作“运动”模型并讲解演示。(二) 时间要求:15 分钟(三) 评价设计:1、基础题参考答案: (1) C (2) B (3) D2、“运动”模型实施过程:(1) 学生在向同学演示模型之后,和同学讲述和评价自己的模型。学生的自我评价 ,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评价:表扬每位同学的作品,点评个别同学模型的不足之处。教师的表扬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弱点,有利于提高自我。图:学生制作模型一图:学生制作模型二学生演示模型一 (手机扫码观看) 学生演示模型二 (手机扫码观看)(2) “运动”模型评价量表,教师

11、给每个学生的模型打分。维度评价指标得分科学性 (30 分)1、反应运动系统各部分组成2、结构设计合理3、合理解释运动的形成模型介绍 (30分 )1、介绍人语言流利2、介绍人思路清晰,完整的介绍模型的各个部分功 能3、介绍人阐明制作思路创造性 (40 分)1、通过化简的方式制作的模型,把抽象的问题具体 化2、取材符合各结构的特征3、 自主完成,独立思考4、模型新颖,独特总分(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次作业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三个简单基础的选择题涵盖了 骨、 关节、骨骼肌的结构,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躯体运动的形成非常抽象,学生 难以理解。 学生制作的模型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

12、体化,形象直观的了解躯体运动的形成 。在制作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和交流时,提高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和反思交流能力。( 一) 作业内容:1、基础题(1) 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蜻蜓点水 B.蚂蚁搬家C.青蛙冬眠 D.牛的肠胃蠕动(2)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大山雀偷喝牛奶 B.蚯蚓走迷宫C.猕猴做花样表演 D.母狼哺育刚出生的小狼(3) 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小鸟喂鱼 B.野鸭的迁徙C.鹦鹉学舌 D.蜘蛛结网2、提高:填写下列表格类别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形成获得途径适应特征行为方式行为意义实例(二

13、) 时间要求:10 分(三) 评价设计 1.作业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提高题提示类别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学习形成的行为获得途径遗传物质控制通过后天学习逐渐形成适应特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行为方式简单复杂行为意义有一定的局限性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实例出生的婴儿吸吮乳汁小狗做算术2、教师评价:教师批阅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的问题,督促学生订正。有利于提高 学生学习动机。(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动物有很多行为,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动物行为。填写表格,可 以培养学生知识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 能力、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一) 作业内容:写出与 7 种行为相关的成语,诗句,谚语或者俗语,并进行讲解。(二) 时间要求:10 分钟(三) 评价设计: 实施过程(1) 教师批阅选择优秀作品,通过智慧课堂发送到每个学生的平板上,与学生进行讨 论评价。图:学生优秀作业图:学生使用智慧课堂平板查看优秀作业(2) 教师请同学们找出每个成语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