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习报告-物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49406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习报告-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研习报告-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研习报告-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研习报告-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习报告-物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言】教育研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期间,认识教育实习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完善 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师教学技能。本文就是以对自由落体的视频材料和一个文本材料进行分析,找出教育实习中出现的教师教学问题和缺陷,增强自身的教师素养,为以后走向教师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正文】我实习的学校是温州市第五十八中学,授课的班级是高二(6)班。播放的视频节选自萧山五中一位物理老师的示范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这一节课,截取的片段长度约10分钟,内容主要为对实验课的讲解。之所以选择这部分内容,是因为这是我自认为与其他实习老师不同的

2、地方。这节课本身的知识内容较为简单,但是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具有启发性的地方。(一) 引课阶段在引课阶段,老师主要说明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1、分析下次实验课的实验操作当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2、用剩余的时间分析习题。由于不是新课,所以也不需要特别多的引课设计,直奔主题。(二) 分析环节在对实验课的分析中,又可以分为两部分:1、电路的设计;2、实验注意的事项;3、电表的读数。这三方面都是高二物理教学中重点,几乎每年在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多的分值。所以,在实验课之前,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实验操作中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老师首先回顾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同:IrUE,并明确各个物理量的意义:E为电源

3、电动势,U为路端电压。I为回路电流,r为内阻。然后,引导学生设计电路图。包括一个电流表、电压表、电源、滑动电阻和开关元器件。并问底下的学生,需不需要把滑动变阻器化成电阻箱。让学生们思考了10秒左右然后讲解,因为公式中不包括外电路电阻,只需要测量出路端电压和电流即可算出电动势和内电阻。 分析完毕整个实验电路后,老师提出如果在实验过程中电压表出现问题怎么办?学生一边在下面思考了15秒左右,老师主动解答到,公式中的U又可以用IR来表示,即可以用电流和外电路的乘积来代替。底下学生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叹声,可以看出学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然后提出现在需不需要电阻箱,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冲突。并告诉学生,这时候需要

4、知道电阻的阻值,计算出路端电压从而和之前提到的内容相互对应。之后,问学生如果没有电流表该如何改装。有了之前的改装电压表的背景,学生很快地就能指出电流I可以用U/R来表示。老师主要顺着学生们的思路,画出了电路图。知道了测量电路的原理之后,老师开始讲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在挑选电源时,使用的是干电池,尽量使用较新的电池这样实验的效果更好些;电表的量程应该如何选择?老师提出问题:在知道电动势是干电池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底下学生回答3V和0.6A,体现出学生对量程选择上基本掌握。知道了具体元器件的注意事项之后,开始讲解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对于第一个电路时,连接电路前滑动变阻器要达到最

5、大值,保护电流表(电流表示数最小,但是电压表示数会达到最大)。对于第二个电路(没有电压表),也要将电阻调到最大。第三个电路(没有电流表),老师主动问学生电阻箱应该怎么调?学生回答不统一,有些人说最大,有些人说最小,又一次引起了学生们的认知冲突。调节电阻的主要原因是保护电表,不足以超出量程。所以,电阻应该调节到最小,让路端电压最小。紧接着,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具,演示电表的读数,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量程的大小来估读。这个过程中,老师主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估读屏幕上的示数。习题讲解包括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前几章的练习卷内容。讲解形式主要是针对学生问题多的题目进行讲解。(三) 整体分析和其他同学的视频

6、相比,这位老师的上课过程充分体现了教态的大气和语言基本功。虽然,普通话不能说是非常标准,但是没有多余的口头禅,以及“是不是”、“啊”、“哈”之类拖沓用语和无效疑问。教态上也没有任何的多余动作,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没有出现倚靠在讲台上、单只脚撑地,或者是盯着电脑屏幕看这些不合适的教态。在整节课堂上的把握也是非常到位(讲练习的视屏没有播放)。实验基本原理的讲解用了大约15分钟,后半个小时则是讲解题目,没有出现拖堂或者是提早的情况。在内容的衔接上,也用了大量的引导词,将基本原理的几方面的内容串在一起,比如利用现有的电路图提问:刚开启电源时电阻箱应该如何调节。将电路设计引导注意事项中去。在停顿和语速上,

7、让人没有特别不舒服的地方。虽然她说话的语速较快,但是停顿较多,不至于学生跟不上老师的速度,并且预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简单地思考问题。在研习过程中,通过观看其他同学的视频,我在他们身上也发现了很多我自身也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很有借鉴意义。比如上课的时候容易摇头晃脑、手不知道该放哪里、精神状态不够饱满、存在不合适的口头禅等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习是提升我们师范技能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将所学的理论付之于实践的过程。同时我们也知道“学而不思则罔”,单单一次实习还不足以让我们产生质的飞越,我们更需要在实习之后的总结,充分地认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同学指出的不足和老师给出

8、的肯綮的建议,并且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纠正错误、完善不足、保持有点、发展特点。让自己的物理课堂表明上生动,内容上严谨、设计上巧妙,真真正正地深入学生的心中,而不懈努力。【结论】在这次的对于视频材料的研习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教学不是简单的上课和批改作业,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包含许多的知识,比如教学教法、教学内容、学清分析、教学工具等等。遇到的问题每天都不一样,即使上同一节课,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你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知识点,并会运用。这位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1、上课教态非常好,肢体语言丰富;2、语速较快,但是

9、停顿得当,给学生留了足够思考的时间。3、虽然在课堂上没有较多的互动,但是这样的处理也是合理的。本节课前半部分内容,本身就是讲解实验原理,为下一节实验课做好铺垫,并不是上新课。4、老师在认知冲突的设计上很有用意,在短短的10分钟内,设计了两次认知冲突,让学生们对电路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5、上课所将的内容,逻辑性较强,围绕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公式展开成三个电路图,知识点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内化。以后要是我走上教学岗位,我多多研究教学视频,采用“同课异构”模式,或同一教师形式,再或者研习自己视频等多种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自我总结】首先,我认识到了我离一个合格的教师,还有

10、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在做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学校设施环境等方面,综合的考虑,设计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安排,而不是盲目的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随时观察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再或者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收获最大。在课后,需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并记录下来以便反复查看防止在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和错误。 其次,在近两个月的实习中,通过自己上课和对比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堂,我发现两者很大的不同点在于:老教师更懂得结合生活实例。另外,老教师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在讲完一道题之后,也往往能补充一些生活实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作为一新教师,还需要多听优秀教师的课。从他们那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到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为我所用,同时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