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专升本习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68295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专升本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生理学专升本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生理学专升本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生理学专升本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生理学专升本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专升本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专升本习题(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考纲要求: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殖、兴奋性、阈值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的概念和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功能活动调节的方式及其特点;正反馈、负反馈、非自动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 2、刺激: 3、兴奋性: 4、兴奋: 5、阈值: 6、内环境: 7、阈电位: 8、强直收缩: 9、反射: 10、反馈: 11、体液调节:12、前馈:二、填空题 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包括 、 和 。 2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 、 和 。 3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维持 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4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有两种表现形式,即 和 。 5

2、生理学习惯上将 、 和 称为可兴奋组织。 6机体对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 和 ,其中 起主导作用。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称为 。 8反射弧的基本成分包括 、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 B揭示生命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C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D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2关于兴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B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C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D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愈大其兴奋性愈高3阈值

3、指的是A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C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 E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4在维持机体稳态的自动调节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 B反应速度慢 C作用广泛和持久 D调节的敏感性差 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6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B血液pH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E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

4、流量维持相对恒定7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闭环系统 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 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D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E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8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分娩过程 E减压反射9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是指 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 B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 C外界干扰的情况 D调定点的改变情况 E中枢的紧张性 四、简答题 1. 举例说明体液调节的过程和主要特点? 2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 3机体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五、论述

5、题 1试述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有机体在求得生存过程中,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称新陈代谢。 2、刺激:能被生物体感受的各种体、内外环境变化。 3、兴奋性:机体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4、兴奋:机体受刺激后其活动状态由弱到强,或者由相对的静止到显著的变动状态。 5、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或阈强度,简称阈值。 6、内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作机体的内环境。 7、阈电位:是指刚能引起细胞膜上某种离子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 8、强直收缩:在连续给予刺激的作用下,肌肉产生的单收缩复合,包括不完全强直

6、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9、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10、反馈:受控制部分的效应器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即中枢的过程。 11、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称为体液调节。12、前馈:不由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是指控制部分发出指令信号使受控部分进行某种活动。同时或预先通过某种监测装置给受控部分发出信号,直接作用于受控部分。使其及早做出适应性反应。如条件反射;冬泳时,下水前机体的机温调节等。二、填空题 1细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2新陈代谢 兴奋性 生殖 适应性 3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4兴奋

7、抑制 5神经组织 肌肉组织 腺体组织 6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 7反射 反射弧 8感受器 传人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三、单项选择题1 、A 2、D 3、E 4、E 5、E 6、E 7、B 8、E 9、B 四、简答题1体液调节主要调节与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有关的功能活动。可有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两类:全身性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分泌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对其进行调节的。例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入血,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的细胞使它们的代谢增强,产热增多。局部性体液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

8、变附近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例如组织细胞的酸性代谢产物CO。、乳酸等增多时,可引起局部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导致真毛细血管开放,使过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带走,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括约肌又收缩,使真毛细血管关闭,如此周而复始,使局部血流量与该组织代谢水平相适应。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潜伏期长,反应缓慢、作用持续时间长,并且作用广泛。2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稳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平衡。稳态的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可以认为机体的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稳态。稳态被破坏,必然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活动,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9、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机体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方式。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短暂、范围精确、灵敏性高;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广泛、调节精度较差;自身调节的特点是局限性较大、灵敏性和稳定性较差。五、论述题1根据控制论的原理,人体的机能调节系统可以看作是“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其中由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发出活动的信号,而受控部分则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人体各种机能调节系统中的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部分,可以看作是控制部分;而各种效应器、靶器官

10、、靶组织及靶细胞,则是受控部分,其所产生的效应可称为输出变量。来自于受控部分的反映输出变量变化情况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它在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信息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对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考纲要求: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载体、通道、离子泵的概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和产生机制;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的概念;阈电位的概念;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特点;骨骼肌收缩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和钙离子在收缩过程中的作用;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超射 2跳跃式传导 3出胞 4单纯扩散 5易化扩散 6被动转运 7主动转运 8继发

11、性主动转运 9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10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11G蛋白耦联受体12静息电位13极化 14去极化 15超极化 16复极化 17动作电位 18阈电位 19横桥周期 20兴奋收缩耦联21局部兴奋 22绝对不应期 23终板电位 24前负荷 25初长度 26后负荷 27等长收缩 28强直收缩 29.最适初长度 二、填空题:1、生理学是_的科学。2、自从十七世纪_出版了_标志着生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3、刺激按其性质可分为_、_、_。4、刺激只有_并达到能为_ 的程度时,才具有_。5、刺激的质和量决定机体反应的_和_。6、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统称为_。反应的两种形式是_和_。7、机体内的可兴奋组织是_、_、_。8、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标志是_。9、组织一次兴奋后,其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两次兴奋间的_。10、不管给组织的刺激频率有多快,组织依其_在单位时间内只能产生_的兴奋。11、组织细胞兴奋性一般用_衡量,它与兴奋性呈_关系。12、产生反应的必要条件是_。13、反应产生的基础是_。14、刺激三要素是_、_、_。15、要引起组织兴奋,一次刺激的强度必须_该组织的阈值。16、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有_、_、_、_。17、易化扩散包括_中介的扩散和_为中介的扩散。18、纸胞在静息状态下,其膜电位为内_外_,这种状态称_状态。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