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81317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聂江莲 信丰县虎山中心小学联系电话:15083773426邮编:341609【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展开,教育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装备各级各类学校,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犹如雨后春笋般装备起来,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服务平台也应运而生。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这些硬件和软件装备的效益。【关键词】深度融合;教学整合;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现代教育为什么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主要是因为当前信

2、息技术没有和教育深度融合,“浅融合”是有的,但是没有达到教育的本质需求和教育者的心理预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网络与网站建设层次不深,应用缺乏深度校园网大多数局限在校园范围内,服务师生;家长的校外应用很薄弱,这对家校沟通、师生应用移动终端办公学习产生了制约;各级各类网站内容以宣传展示和资源提供为主,似乎做到资源共建共享就是优秀的网站,这样的网站也是有限度地服务于师生工作学习的某一方面,对于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活动,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等主流活动,或者说对于学校主流学习和工作的主要方面,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因此,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建设的层次还不够深。但是,由于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又是教育深度应用

3、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的教育应用也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2. 对师生泛在学习、碎片时间学习和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引导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泛在学习”即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已逐渐成为常态,“碎片时间”,即日常工作和学习之余的闲散、零碎的时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使IT行业的厂商、运营商迅速抓住了人们的需求,捕捉到了市场商机,为人们提供了相应应用产品与服务,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常态。从教育角度看,IT行业的厂商、运营商出于商业利益给人们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更多的是考虑服务于人,不会基于教育要求,提供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产品与服务。如果要使教育内容更多地占领人们的碎片学习时间,特

4、别是充斥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碎片时间,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制定措施,正确引导。措施之一就是要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泛在学习的平台,把教育的触角伸向校内外的每个角落。可惜的是,在我们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中,这样的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3. 恰切应用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教师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基本上能用计算机备课,自制课件,课上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活动等。但是,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由于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反而束缚了教学行为的现象,比如:教师备课时进行了课前自我设计,课上利用课件教学,出现了按照课件设计教学,形成了“满堂灌”现象,这就违背了学习认知规律

5、。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地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屏的交互功能,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技术配合我们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与教育活动之中,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深度融合”说起来容易,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做起来更难。难就难在“有原则、无定法”。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1. 深度了解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服务的需求没有止境。出于自己学习、工作层面的需求,一线的师生、学校管理人员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技术上怎样实现就未必清楚,我们需要把他们的需求进行整合、归纳,提出有系统、有条理的教育需求体系。那么,怎样深度理解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

6、的需求,笔者认为,要把握三个原则:在应用需求上抓共性;服务针对性上抓主流;服务面上对全体。在学校的教书育人和培养社会合格公民中,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信息技术要在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2. 必须搭建满足教育需求的应用平台笔者在搭建怀柔区统一的教育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中体会到,要想实现信息技术深度满足教育需求,就必须搭建一个基础性的、综合性的应用平台系统,着重建设Web网页形式的“教育云应用”系统,这样的系统应用更方便、更广泛,更能贴近师生的学习与工作实际。信息技术要为日常教学服务,我们就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合理的应用信息技

7、术。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一、体现在教师备课中的融合教师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传统的教师备课模式是教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备,很少借鉴别人的先进理念和教法,思维显得狭隘,缺少活力。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有校园网,网上有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有办公计算机,把信息技术用于教师备课,开展网上备课、网络教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网上备课现在,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发展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各类学校都在充实自己的校本资源,把这些资源连到校园网上,或者下载到资源库里,分年级、分学科、分章节存放,备课教师可以轻松查找自己需要的视频、图片、声

8、音、优秀教案、习题等素材用于充实教案,提高教案的整体水平。迁安镇潘营中学多年来坚持网上电子备课,领导、教师反映良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效果非常明显。2.网络教研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针对一节课形成最佳教案。学校电子备课系统里有集体备课模块,多名教师集思广益,可以有主备教师、辅备教师、软件选择等不同分工,各自完成任务后生成一份整体教案。如果再对这篇教案进行网上传阅,交换分工加以改进,或者由几所学校共同完成一份教案,这样的结晶和升华过程,将对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偏远薄弱校师资等问题起到革命性作用。二、体现在师生课堂上的融合传统教学方式发展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西方第一次工

9、业革命的产物,根据当时的条件和要求,这种“上课满堂灌,学生一起听”的授课方法培养了大批机械型人才,符合当时的历史要求。但到了21世纪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设备不断涌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1)在多媒体教室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达到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效果,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度,提高记忆力、理解能力,信息技术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教授燕子一课时,我们用PPT展示大量图片,有冰雪融化和潺潺流水,有嫩嫩的绿草和树芽,有和煦的春风和绵绵细雨,

10、还有一群从南方飞回来的机灵可爱的小燕子再配上有关春天的音乐,简直如同进入了人间仙境。学生个个陶醉在美好的画卷里,他们欣赏着、描绘着、赞美着,不知不觉就领会了全文的意思,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在计算机教室课堂上,教师备课时准备好教学网站,上面有大量的图片、声音、视频、知识点、练习题等内容,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学习,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自己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课堂上,学生既学到了大量的知识,还获得了分析、加工、利用、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这无疑是新课改的具体体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讲授雅鲁藏布江这篇课文时,我们课前做好学习网站,收集了大量关于雅鲁

11、藏布江的地理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课上,学生任意点击各个版块自学,还要小组提问互学,结果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体现在学生课堂下的融合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是学习的必要环节,是学好各科知识的有力保障。传统方法是学生自己看书预习,很少有其他参考读物,目的性不强,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效果较差。课后巩固练习和作业也很单调,尤其是回到家里,学生可参考的学习资源很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研究的机会更少。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要求学生课下也要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手段来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1)现在,微课教学正在全国范围迅速发展,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制作或选好多个微课片段供学生

12、自学。学生需要利用移动或者固定网络终端下载微课来学习,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知识顺序的限制,学生还可根据知识掌握情况有主有次地学习。这是全新的教学模式,是课改的必然要求,它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培养的发展方向。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2)学生在自习课上或回到家里,总要消化一天的学习内容,完成一定的课下=后作业。这时,学生可以到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里遨游,既可以在里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合作探究、展示成果,也可以及时请教教师、研究探讨、拓展升华。教师还能在空间里及时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以全方位帮助孩子成长。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拓展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孩子们除了在空间里完成课业知识外,还在养成教育、品德培养、家校互动等方面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推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学习过程评价方式的变革,为师生创造生动的网络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哦让与发展趋势 信息化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