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345738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织金县苦李树煤矿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2014年12月1日织金县苦李树煤矿2015年度矿井动用储量计划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交通位置织金县三塘镇苦李树煤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8411052931,北纬263828263906。矿井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煤矿距织金县城约50km,距三塘镇约18km,距贵-昆铁路六枝火车站约98km,距在建中黄-织铁路织金火车站约40km,苦李树煤矿有简易公路通达其它地方,交通较为方便。第二节矿证相关情况矿井相关证照齐全,并合法有效,如下: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1111120121034,有效期:2011年7月至2017年11月,贵州省

2、国土资源厅2011年7月21日颁发。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520000000011498;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2011年6月17日颁发,有效限:2017年11月30日。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黔)MK安许证字【0397】,有效期:2014年2月25日至2017年2月24日,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205224250417,有效期:2011年4月26日至2020年4月26日,贵州省能源局。井田境界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划定的井田范围为界,井田拐点坐标为:矿井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XY02947958.76735547804.04812948238.7683554824

3、2.05122948819.76935548913.05732949096.77135548771.05742949142.77235548396.05552948400.77135547525.04862948116.76935547557.047开采深度+2050m至+1820m开采面积0.8122km2开采煤层编号:6、7、16、30、32、35.矿井核定生产能力9.00万吨年。第三节矿井设计及生产情况一、矿井设计情况矿井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委托由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设计院资质属乙级,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负责审批,审批文号:黔煤规字2008403号。矿井获准开采一采区的6

4、、7号煤层,可采储量114.83万吨,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服务年限9年,煤矿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共有3条井筒,主平硐承担全矿井的煤炭运输、行人和进风,副平硐承担矿井的辅助运输、行人和进风,回风井兼作安全出口。采煤方法选用走向长壁式,采煤工艺为爆破落煤,刮板机、皮带机运煤,支护方式为11#矿用工字钢及锚喷。二、矿井生产情况煤矿于1996年开始建井,1997年建成投产。设计产量为3万吨,主要开采7号和16号煤层,至2007年6月,矿区范围内7号、16号煤层已基本采空,范围外7号、16号煤层已有一定量开采。根据黔府函2007105号,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由原织

5、金县苦李树煤矿(3万t/a)、双羊煤矿(3万t/a)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的织金县三塘镇苦李树煤矿(整合)于2008年11月依法取得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08年11月至2017年11月),生产规模为9万t/a。第四节矿井储量、储量变动及审批情况根据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苦李树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交的矿井总资源量为718万吨,其中保有资源量574万吨(122b类13万吨,333类189万吨,334?类372万吨)。地质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审批机关: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审批时间为2007年12月10日。截至2013年底矿井保有储量为512万吨。无储量变动情

6、况。第二章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地层及构造煤矿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永宁镇组及第四系。地层走向总体为南西北东向,倾向东南,倾角1029,一般1525左右,西南段地层倾角比东北段小。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茅口组(P2m):煤矿区内未出露,主要分布在煤矿区外西北面较远处,岩性以灰岩为主,分上下两段。上段:底部为薄中层状燧石灰岩及硅质灰岩夹燧石层,为上下段的分段标志;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相变明显;上部为浅灰微带肉红色厚块状生物灰岩,隐晶质,本段总厚约125150m。下段:以灰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为主,多含白云质斑块及少

7、许燧石结核,下部夹白云岩。本段总厚约220255m。峨嵋山玄武岩组(P3):煤矿区内未出露,为晚二叠系早期的基性火山喷发物,仅出露于煤矿区北部边界外围,厚约307.37347.16m。为灰绿色玄武岩,块状,致密坚硬。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顶部常为一层厚度1.1912.00m(一般6.50m左右)紫色、灰绿色凝灰岩,与上覆龙潭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二叠系龙潭组(P3l):为煤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以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碳酸盐岩和煤层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厚度251.80285.07m,一般厚度260m左右,厚度较稳定。含煤层2032层,一般2326层。煤矿区范围内含主要可采煤层6层,为6

8、、7、16、30、32、35号煤,其余均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该组分布于煤矿区西北部,与下伏玄武岩地层呈假整合接触。龙潭组是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都十分丰富。常见腕足类、瓣鳃类、海百合、螺等动物化石,代表浅海或滨海沉积;常见大羽羊齿、栉羊齿等植物化石,代表一种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二叠系长兴组(P3c):以浅海相燧石灰岩为主,夹钙质粉砂岩及泥岩,上部含一薄煤层(1号煤层)。富含动物化石Enteletinasp等,本组厚度10.1241.31m,一般厚度35.00m左右。大隆组(P3d):黑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石灰岩夹数层高岭石泥岩组成,上部硅质岩为灰深色,薄中厚层状,隐晶

9、质结构,水平层理,厚度5m左右,坚硬性脆,菱面体节理发育。富含动物化石Psendotirolitessp等。高岭石泥岩颜色鲜艳,为鸭蛋绿或黄绿色,呈鳞片状,单层厚0.050.10m。下部为石灰岩,厚度3m左右,产菊类化石Pleurondocerassp等。本组厚度3.4010.20m,一般厚8.00m左右。飞仙关组(T1f):出露于煤矿区东南部,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以岩石的颜色、夹灰岩或泥灰岩的层数、灰岩发育程度等将飞仙关组分为五段,其中第一、三、五段以粉砂岩、泥岩为主,第二、四段以灰岩为主。一段厚度140m,二段厚度140m,三段厚度90m,四段厚度100m,五段厚度100m。总厚

10、度约570m。永宁镇组(T1yn):煤矿区内未出露,岩性以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分上下两段,其中,上段为黄色、灰色薄层状泥岩、泥灰岩夹泥质灰岩,厚度不详;下段为灰色薄中厚层状泥灰岩,具水平层理,底部为数米灰岩,部分灰岩具鲕粒结构,中上部多为白云质灰岩,厚度250m左右。第四系(Q):主要为坡积、崩积、残积亚粘土、粘土、冲积砂、砾石等松散沉积物。苦李树煤矿范围位于三塘向斜北西翼三坝勘探区西段15勘查线之间的浅部。煤矿区内浅部发育有F20、F21、F22共3条断层,无大的褶皱发育,井下见个别小褶皱及小断层。F20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东北浅部含煤地层内,为一走向断层,切割了2号煤标五之间地层

11、,延伸长度约0.30km,断层走向北西30,倾向南西,倾角约5065,断距小于5m,在地表上,断层附近表现变岩层破碎。F21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中部含煤地层中,为一走向断层,切割了6号煤及其上下地层,延伸长度约1.45km,断层走向北东45,倾向南东129,倾角43,断距约5m。地表显示地层缺失,牵引现象明显,破碎带宽12m。F22逆断层:分布于煤矿区东北部含煤地层内,切割了32号煤及其上下地层,延伸长度约0.25km,断层走向北东35,倾向南东,倾角约67,断距小于3m。矿井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第二节煤层与煤质一、煤层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P3l),岩性主要为灰、浅灰、灰黑色薄层状

12、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块状泥岩,中厚层状细砂岩,夹灰岩及煤。厚度251.80285.07m,一般厚度260m左右,厚度比较稳定。共含煤2032层,有编号的20余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35号,含煤平均总厚约24m,含煤系数8.4%,可采煤层6层,为6、7、16、30、32、35号煤层,可采总厚度7.2312.65m,一般厚度9.76m,占该组总厚的3.8%,6层煤采用总厚度7.88m,占该组总厚度的3.0%。(注:苦李树煤矿及原化验结果称14、16、23、33号煤,经分析对比后认为应是6、7、16、32号煤层)。6 号煤层位于上煤组的下标三石灰岩与标四石灰岩之间,上距下标三9.

13、00m,下距标四13.00m,为区内最上一层主要可采煤层,采用厚度1.722.20m,平均1.93m,含夹矸02层,结构较简单,属较稳定煤层。号煤层位于上煤组标四石灰岩与标五菱铁岩之间,上距标四6.00m,下距标五13.00m,为煤矿区最上第二层主要可采煤层,大部分为块煤,强度高,采用厚度0.931.90m,平均1.65m,含夹矸02层,一般01层,结构较简单,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16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中下部,采用厚度1.251.59m,平均1.36m,含夹矸01层,结构简单,全区可采,属稳定煤层。30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中上部,采用厚度0.811.12m,平均0.92m,全区可采。含夹

14、矸02层,一般01层,结构简单,属较稳定煤层。3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上部,采用厚度0.911.43m,平均1.14m左右,煤矿区东北部(225及226号孔)不可采,含夹矸04层,一般01层,结构较简单,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35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中上部,采用厚度1.291.76m,平均1.49m,含夹矸14层,一般13层,结构较复杂,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见下表。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煤层厚度(m)煤层间煤层倾煤种顶板岩性底板岩性名称平均最小最大稳定性角(度)距(m)61.931.722.2较稳定22无烟煤泥岩泥岩、粉砂质泥岩2071.650.931.90较稳定22无烟煤泥岩或泥质粉泥岩砂岩87161.361.251.36稳定22无烟煤泥岩深灰色泥岩65300.920.811.12较稳定22无烟煤砂质泥岩或泥根土岩质粉砂岩21321.140.911.43较稳定22无烟煤泥岩根土岩22351.491.291.76稳定22无烟煤黑灰色泥岩或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